APP下载

浅析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保障体系

2013-10-22李伟凯赵清华

关键词:教务处保障体系教学管理

赵 达,包 军,李伟凯,赵清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

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与该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目标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可以在明确教学管理方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目标保障体系是一个与多种因素相关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障其高效、有序开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评估、检查、监控制度,这也是实现目标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工作。

一、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目标

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目标即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总目标,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达到合理的分配教师力量、合理的安排教学活动时间,充分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从而使学校的教学总目标得以实现而形成的一个各部门间协调配合、权责明确的,能够切实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管理体系。

二、教学管理目标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来促成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保障体系即通过有效措施和机制对教学工作的领导、组织、计划、控制和监督的过程进行指导,从而促使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目标保障体系与教学管理目标密切相关。

图1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目标保障体系结构图

三、教学管理目标保障体系结构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了教学管理目标保障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从学校、部门、学院到各系及岗位进行教学管理目标的制定,从各系、学院、部门到学校来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整个保障体系是一个双向而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过程。它包括纵向分解和横向分解两个方向。纵向分解体现自上而下的层次性,横向分解体现目标的部门性。如教务处根据学校的教学管理总目标制定本部门的目标及需要各学院完成的目标。各学院再根据教务处的目标和下设目标来制定本学院的教学管理目标。然后再将学院分目标落实到各系部及个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高效优质地达成高校教学总目标。目标分解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最终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保证这两个过程的顺利实现则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四、教学管理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

1.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机构

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组织,配备业务过硬的专业人员,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为教学质量建设和教学管理规范化提供保证。其次,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教学委员会,负责学校教学重大事宜的审议与决策,避免教学管理走弯路。委员会下设教学质量评估与督导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指导与咨询。教学质量监控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由教务处负责。及时对教师教学、教学管理、学生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进行意见收集和反馈。最后,各院 (系)要 建立教学督导小组,实施基层单位的教学管理监控。督导小组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听课和查课等能够更为直接迅速地指导和反馈教学管理工作。

2.教学管理工作目标与学校总体目标要统一

学校是以教学工作为主的,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是由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的。教学管理部门要遵照国家的方针、政策,根据上级的要求,根据学校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教学管理的总目标,教学管理总目标要与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学校自身定位、学校长远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各个时期的阶段性保持一致。

教学管理工作通常由教务处负责,教务处各科室必须要承担起各自的教学管理责任。要实现教学管理总目标,从教务业务上,我们可将其横向分解为教研管理目标、教学管理目标、教材管理目标、实验管理等部门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项具体工作直至落实到个人。纵向分解教学管理总目标,必须依据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各院系的特点,要理论联系实际,目标要合情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目标的高低要适度,目标太高了可望而不可即,会让人丧失信心,从而放弃。目标太低了容易达到,也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所以目标要实际、具体、可操作,避免空洞无效。

3.要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价值和在教学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未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职称评定相对较困难,个人进修通道不畅通。怎样为教学管理人员的发展创造条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管理人员成长也是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需要。

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和高速、高效、高质的工作能力对于其在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培养和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呢?第一,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第二,定期进行校内培训,组织人员集中学习。第三,选送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校际交流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以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为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4.实行目标考核制度,激励与惩戒并举

目标逐层分解,将学校教学管理的总目标细化到流程中的各个个体,有利于激发各个环节的工作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总目标的达成。从图1来看,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分解目标各环节都要签订教学管理目标责任书和考核标准。责任期完成后要依据事先确定的考核标准和责任书内容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对于合乎制度、符合规范、表现突出的行为要予以肯定与鼓励;对于违反制度、不合规范行为要予以否定与惩戒。

[1]李晓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

[2]李曼.试论高校教学管理构成要素与教学管理体制制约因素[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

[3]吴永荣,张巍平.高校教学目标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5).

[4]黄金莲,龙飞,莫艳云.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9).

[5]柳亮.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2).

[6]李颖.高等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于雪.普通高等学校院系教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猜你喜欢

教务处保障体系教学管理
服务现代警务新体系 构建“新公科”专业平台(顾国达等摄影 教务处报道)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好处费
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