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源县树河片区烤烟发展de思考

2013-08-15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烟农烤烟片区

树河片区在凉山州委、州政府“两烟战略”的倡导下,从1997年开始发展烤烟生产,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的烤烟农户依靠种植烤烟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尽管如此,该区的烤烟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该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使该产业顺利健康发展,让其成为该片区重要支柱产业,笔者就树河片区烤烟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如下粗浅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探讨,希望能对该片区发展烤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一、树河片区烤烟发展现状

树河片区自1997年开始发展烤烟生产到2012年的15年间,累计种植烤烟283334亩,生产烟叶772502担,农民增收3.09亿元,收购环节上缴利税1.684亿元,仅烤烟一项就实现年人均增收785元。如果在这15年的时间里,将这些土地用来种植玉米,则只能生产出1.4亿元的玉米,按60%的商品率计算,农民能得到的可支配收入仅有8500万元,还将减少1.684亿元的财政税收。2012年底,全区5乡1镇,共有33个村,4138户农户,10268个劳动力投入到烤烟生产中。目前已形成年种植烤烟3万亩,产烟叶9万担,农民增收6480万元,收购上缴利税1962万元。尽管如此,仍然还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可用于发展烤烟生产,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树河片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烤烟生产,完全可以实现年产15万担优质烟叶的规模,将使该片区农民每年增加收入1.125亿元,年人均增收3431元,增加地方财政税收7726万元。而今,坝区乡镇的烤烟生产逐渐兴起,如果树河片区在现有的规模上停滞不前,在全州烟草产业结构调整中无所作为,生产规模不再扩大,烟叶质量不能进一步提高,那么几年过后,树河片区将有被逐渐取消烤烟种植计划的危险,就有可能葬送一个发展农村经济的黄金产业。

二、树河片区发展烤烟的优势

1.气候土质优势 树河片区地处雅砻江河谷地带,位于东经100°41′~102°04′,北纬 27°07′~28°17′,接近全球最佳烤烟生产区域纬度范围(29°~33°)。属于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温度在10~15℃,年积温大于4500℃,年降雨量800~1000 mm,无霜期大于300天。光热充足,降雨丰富,具有发展烤烟所需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海拔高度1200~2000 m。二半山以下地势较平,土质以红壤和沙质壤土为主。全区共有可耕种土地12万亩,已耕作熟化土地11万亩,适合种植烤烟的耕地9.5万亩,而目前种植烤烟规模仅3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2.技术优势 树河片区农民在1997年就有种烟历史,在这15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从苗床整理、营养土配制、播种、打顶抹杈乃至大田移栽后的管理,均由烟农自行负责,反复参与生产实践,熟练掌握了烟草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近几年,烟草公司采用漂浮育苗,积极动员群众参与,亲身实践,技术员指导,大大提高了烟农的生产管理水平。

3.发展烤烟的其它优势 全区5乡1镇,36个行政村,总人口32784人,农村劳动力21687人,为烤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保障。我县烟草市场非常稳定,行情很好,价格也由国家制定,烟农的收入有稳定的保障。在国家“北烟南移”的战略中,树河片区还可以逐年向州、县两级争取更多的指标。因此,大力发展烤烟生产,具有可靠的政策保障。

三、树河片区发展烤烟产业的思路

1.目前烤烟生产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推广不够深入,种植水平低,管理粗放,影响烟叶质量的提高目前,烟农的科技意识不强,没有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在每次召开的烤烟育苗、移栽现场会上,只有35%左右的烟农到会参加学习。生产中,烟农对幼苗锤炼不够,光处理不充分,幼苗的韧性差,修剪不到位,产生高脚苗,严重影响后期长势和产量;栽植时,预整地达不到沟伸路直、行向一致,株行距不均匀,通风透光性差;不采用地膜覆盖,因气候干燥,水、肥的蒸发量大,起不到保温、保水、保肥的作用;打顶抹杈的时间掌握不恰当,没有根据烟叶的长势和生育期,适时进行打顶抹杈。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上,烟农没有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没有完善的预防措施,甚至连该片区常见的野火病、病毒性花叶病、赤星病的发病时期和防治方法都不能掌握,很难对症下药,给烤烟生产带来严重损失,降低了烟叶品质,减少了农民收入。

(2)基础设施落后,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给烤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带来障碍 树河片区主要是以山地为主,没有大规模的平坦土地及理想的灌溉条件。很多地方栽烟用水均靠人背马驼,没有固定的蓄水池,大田烤烟生产主要依靠天气降水,无法抵御干旱带来的灾害;道路交通十分落后,由于运输烟路多是烟农自筹资金、劳力修建的便道,以摩托车通行为主,到雨水来时,垮塌和冲刷严重,路面窄且滑,给烟叶运输带来严重障碍;烤房建设较差,层距矮,排湿性能差,给烟叶烘烤带来困难。由于层距矮,烟叶在烤房中交替部分多,排湿不畅,导致烟叶变黑,大大降低了烟叶的品质,从而严重影响了烟农的收入。

(3)服务落后,对问题的外理不及时 烤烟生产从育苗移栽到收购,需要建立跟踪服务体系,及时预测某一阶段可能发生的情况。在该片区,没有建立技术员巡查制度,多是以烟农的主观意识为主,认为烟叶黄了就要施肥,生了虫就要打药。没有使烟农能以科学的理论和依据来判定什么时候发生什么病、什么虫,要怎么样来预防。烟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处理问题,以致于给烤烟生产带来损失。

2.对树河片区烤烟生产发展的几点建议

(1)依靠科技,提高烟草种植水平和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进步。要加大对烟农的科学技术普及力度,认真组织好学习、培训,让先进的实用新技术家喻户晓,使他们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①培育壮苗。增强对幼苗的光处理,加强炼苗,提高幼苗的柔韧性。保持苗床用水清洁,适时换水,按时施肥,保证幼苗健康成长。②规范种植,高效管理,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作业。做到沟伸路直,整片烟地行向一致,窝距均匀,以保证通风透光良好;施足底肥、灌足定根水、实行地膜覆盖栽植,以做到保温、保水、保肥;适时进行打顶抹杈,一般以现蕾打顶为最佳时期,烟叶长势茂盛,则只打去花蕾,如果长势较差,则打去花蕾以下3~4片叶,用除芽通等药物及时抹去杈芽杈叶,确保顶部烟叶的质量;大田期要做好防涝防旱工作,干不怕旱,雨不怕涝;建立技术员巡查制度,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适时上厢除草,适时施肥,做到“沟无积水、厢无杂草、顶无烟花、腰无烟杈”,确保烟叶优质高产。③搞好试验片。由烟技员和政府工作人员,每人每年搞30~50亩的试验片,完全按照国家技术标准来做,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烟农种植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硬环境,确保烤烟生产发展的需要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克服现实困难,多方筹集资金,组织村民投劳,改善硬环境。认真争取通乡公路、通村公路的立项,依靠国家的专项建设资金,同时积极组织群众自筹,农民投工投劳,来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烟草公司划拔的统一扶持资金,切实改造不合标准的烤房,增大层距,改善通风排湿条件,提高烟叶烘烤品质;在水源条件差的地方,广泛建设微水窖,将雨季多余的雨水蓄存起来,以供最干旱的时候使用,这样既解决了生产用水,又确保了人畜饮水。通过各级政府长期不懈的努力,相信能够彻底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

(3)加强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在烟农心中的公信力 政府要认真协调组织烟草公司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实际,实行包片蹲点,每隔1天必须到烟地查看1次,提前为烟农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及药物的配用方法,为烟农提前积极主动地预防做好准备;搞好烘烤的技术指导,做好升温排湿工作,保证排湿系统通畅,提高烟叶品质;组织烟农做好分级扎把,做到不混级,同级烟扎同级把,避免烟农在售烟时遭到压级压价,以保障烟农利益。

综上所述,树河片区具备发展烤烟生产的优越条件,而且,烤烟生产已成为树河片区目前经济发展的“黄金产业”。但目前在该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关系到这一产业的兴衰。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深入分析研究,制定方案,切实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保障该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树河片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大发展、农民有效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烟农烤烟片区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
烤烟漂浮育苗不同育苗盘筛选研究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