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高效猕猴桃园标准化建设技术
2013-08-15刘发虹
□刘发虹
(通联:四川省沐川县农业局经作站 614500)
生态高效猕猴桃果园是指以猕猴桃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农业的要求建设起来的果园。建设生态高效猕猴桃果园,可以提高生物圈内生命体间相互促进的能力,为猕猴桃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猕猴桃对温、光、水等良好自然环境的利用率,促进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加快生态高效猕猴桃果园标准化建设,是我县猕猴桃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沐川建设生态高效猕猴桃果园的自然优势条件
沐川猕猴桃种植区域分布在海拔350~800m之间,主要以山地的早阳坡和晚阳坡、背风坡及山坡中下部为主,土壤以微酸性紫色土、黄土为主,pH值5~7,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沐川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山涧泉水清澈透明,地下水水质优良;境内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立体气候变化明显,年平均气温17.1℃,常年日照时数884.7小时,年降雨量1246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71.5%;空气清新、无大中型工矿、化工企业,空气、水、土完全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的指标要求,是生产绿色和有机食品的理想区域,为我县生态高效猕猴桃果园建设提供了理想的生态保障。
二、产业发展概况
自2008年以来,沐川县坚持科学规划、连片推进,促进猕猴桃规模迅速扩展。2011年,猕猴桃产业基地3.5万亩,其中投产果园1.2万亩,有机绿色基地1.3万亩,产量3500t,产值2100万元,种植农户户均收入2851元。“沐川猕猴桃”取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登记证书编号:AGI00333)。沐川县富和猕猴桃万亩示范区获得四川省农业厅首批授予的四川省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称号。1.3万亩猕猴桃基地通过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认定,实现从基地到市场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建成省、部级示范合作社1个,注册商标4个,“旭峰”牌猕猴桃获得市级知名商标称号,产品先后荣获四川省首届旅游纪念品金奖,旅游特色商品品牌称号。
三、猕猴桃园建设的关键技术
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优化了生态高效猕猴桃果园标准化建设主要技术措施:
1.改进定植方法,提高成活率 在遵循猕猴桃植物生理特性的同时,结合我县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的特点,从2010年开始采取“深沟高厢+起垄+覆膜+厢面瓦背型”的栽植模式。使用这种栽培模式后,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极大地降低了建园成本,适宜在山区示范推广。
2.重视修剪,平衡树势 对成年果园在原有修剪方法及修剪量上进行优化调整,加大冬季枝条修剪量,即在常规修剪的基础上增加10%~15%修剪量。对枝条选留的原则是:猛攻春梢,选留夏梢,严控秋梢。幼年果园要求定植后在3年内完成地上部份至少12个分枝、地下部分“根系满园”的基本目标。
3.科学施肥,平衡养分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以及苗木长势情况对果园进行配方施肥。重施有机肥,重视磷钾肥施用,减少化学肥料用量。针对具体乡镇、村组土壤化验指标分析,配出合理的施肥配方。
4.严控单产,重视品质 对投产果园严格控制结果枝数量及挂果量,从植株现蕾开始就要合理地、分阶段地疏蕾、疏花、疏果。以平均每株挂果120~140粒为基准,平均单果重量约95g左右,亩产量控制在1t以内。
5.实施绿色防控及专业化防治建设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5000亩,建立项目区病虫监测预报和检疫网络,推广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糖醋液诱杀、诱饵诱杀、人工捕捉、黄板诱杀、优选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搞好果园生态建设,实施“猪-沼-果”生态种植模式,改善果园生物群落,提高益害比,控制猕猴桃病虫害。组建植保机防专业队,采取“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时间、统一药物”四个统一的专业化防治,确保防治效果、药剂质量和用药安全,保证猕猴桃产品的质量安全。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2012年通过调查,采用标准化技术管理的果园,在投入相同的情况下,比传统管理的果园品质明显提高,每亩增加收入900元以上。
2.社会效益 基地建成后将全面带动猕猴桃包装、储运和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剩余劳动力1万余人。
3.生态效益 全县推行猕猴桃标准果园后,不仅减少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还将调整优化我县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必将推动沐川生态经济强县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