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2013-08-15周牡丹余爱慈张翠花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胸痛溶栓心电图

周牡丹,余爱慈,张翠花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时,发生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支架内血栓的风险很高。与不稳定性斑块碎屑和血栓造成心肌微循环的阻塞,无复流现象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高,临床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就显的尤为重要,对我院2011年收治的39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35~65岁;其中前壁心肌梗死19例,下壁心肌梗死15例,合并左室心肌梗死5例。临床表现为心口疼痛,心绞痛一旦发作持续时间长,疼痛主要发生在胸骨后、心前区,少部分患者腹部会出现疼痛,临床上经常被误诊为胃病;患者时常无征兆地突然晕阙、窦性心动过缓、高度心室传导阻滞、血压降低等[1]。

1.2 方法

1.2.1 溶栓治疗与监护 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收入到特护病房,并给予持续的心电图监护,连续性带电除颤。在监护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应当及时告知医生,如果发生室速和心室纤颤等现象,应当立即进行电除颤处理。严格观察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变化,0.5h记录1次;若病情好转可改成40min或1h记录1次。若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心泵血下降的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溶减少,甚至可能出现休克,所以应当严格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等[2]。在观察过程中,患者很可能出现休克的早期表现,如:出冷汗、面色苍白、烦躁等,应密切观测。

1.2.2 心电图观察 在溶栓前的 0.5、1、1.5、2、2.5、3h为患者分别作心电图,观察心电图的ST段,Q波等的变化,观察确认有无冠状动脉再通的特征。

1.2.3 胸痛的观察 持续性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再梗患者的主要症状,胸痛的明显消失或缓解是溶栓复通的主要评价标准。所以,患者胸痛的性质、程度、部位和变化等是护理人员临床观察的主要内容,应当及时询问患者的感觉,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2.4 有无出血现象 在溶栓治疗过程中,定时查看凝血酶原时间、出血凝血时间、严密观察皮肤和黏膜的变化,尤其是手术切口部位和穿刺部位,一旦有出血现象应当立即进行止血处理,病情严重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另外,护士还应当观察患者的大便、尿色、意识和血压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变化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心口疼痛、心绞痛的症状明显减轻,胸骨后、心前区的病痛开始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少部分出现腹部疼痛的患者症状开始消失,患者无再出现突然晕阙的情况,窦性心律开始恢复正常,心室传导阻滞的症状有效减轻,血压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心口疼痛、心绞痛的症状开始出现减轻,胸骨后、心前区的疼痛开始减轻,少部分出现腹部疼痛症状者疼痛开始有所缓解,患者突然晕阙的情况明显减少,血压开始恢复正常;无效:所有症状均未减轻,甚至恶化。

2 结果

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死亡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6%。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中断,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的紧急缺血,严重者可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多是病危、病急和病重的患者,这种患者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有50%的患者在发病后死于来医院的路上,发病初期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医护人员应当尽量安抚患者,尽量多与患者沟通,增加其治疗的信心[3]。让患者去枕平卧,尽量把患者安置在安静的病房内,以消除其不良心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有效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3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缓解,治疗总有效率达84.6%。

1 邓爱皎,谭晓娜,刘艳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电监护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J].齐鲁医学杂志,2010(9):172-173.

2 胡维静,于莉,杨贵凤.121例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J].中外医疗,2009(7):12-13.

3 张萍,齐颖,徐艳,等.急性心梗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98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5):82-83.

猜你喜欢

胸痛溶栓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有些胸痛会猝死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