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内重症婴儿动脉导管未闭亚急诊介入治疗经验
2013-08-15易容松曾红军廖燕玲
易容松,曾红军,廖燕玲
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1998年Masura等[1]首次报道使用Amplatzer蘑菇伞形封堵器治疗PDA成功以来,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为特征,已逐步取代外科开胸手术,成为治疗PDA的首选方法。婴儿期即出现严重症状的PDA患儿,多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落后、肺动脉高压、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常需要较长时期在重症医学科治疗,住院时间长、花费大、效果欠佳,严重者甚至因肺炎、心力衰竭无法控制而不能迁出重症监护室 (ICU)。本文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18例在我院ICU内治疗的PDA合并肺炎、肺动脉高压、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进行亚急诊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ICU治疗的PDA合并肺炎、肺动脉高压、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儿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6~12个月;体质量5.5~8.6kg。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PDA 直径 0.32 ~0.77cm,平均 (0.52 ±0.17)cm;合并右房室瓣轻、中度反流4例,合并卵圆孔未闭3例;心电图示左心室增大2例,双心室增大1例;X线胸片均有肺血流量增多,心胸比率为0.56~0.75,平均 (0.61±0.08)。18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根据右房室瓣反流速度按公式推算肺动脉收缩压为36~68mmHg(1mmHg=0.133kPa),平均 (54.0±5.8)mmHg;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7例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18例术前均有下呼吸道感染,肺功能提示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高。术前18例患儿经改良Ross评分评估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12例,Ⅳ级4例;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有支气管狭窄2例,使用过呼吸机3例,带呼吸机行介入治疗1例。18例患儿均在感染控制、心肺功能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直接由ICU送入导管室治疗。
1.2 围术期治疗 (1)抗感染:本组患儿均因呼吸道感染合并不同程度心肺功能不全而入住ICU病房,术前均按病源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疗程13~27d,使用至体温正常3d以上,痰、血细菌培养 (-),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时进行介入治疗;(2)改善心功能:使用地高辛、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强心,呋塞米、螺内酯利尿等治疗,力争使心功能恢复至Ⅱ~Ⅲ级,术前1d停用血管活性药物; (3)呼吸支持:均给予不同方式氧疗,2例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3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2例撤机后第2天治疗,1例由于心肺功能改善不佳,未撤离呼吸机情况下,急诊送入导管室行介入治疗;(4)支持疗法:给予小剂量血球、血浆、清蛋白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每日热量,注意维持内环境的稳定;(5)术前肺功能评估:肺顺应性下降,潮气量降低,小气道阻力增高;术前心功能评估:心功能Ⅱ~Ⅲ级;(6)术后处理: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继续给予抗生素24h,有发热者使用至体温平稳后48h。
1.3 介入治疗 在全身麻醉下穿刺腹股沟动静脉,用6F端孔导管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评估Qp/Qs、肺动脉高压程度及肺血管阻力。用5F猪尾导管行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1例由于主动脉右弓,行右斜30°造影,观察PDA大小、形态,测量其肺动脉端最窄径,主动脉端壶腹部内径及PDA长度。建立从股静脉-下腔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未闭的动脉导管-降主动脉的输送轨道,将输送长鞘沿轨道经未闭的动脉导管送至降主动脉处,选择比最窄径大3~6mm的蘑菇伞封堵器通过输送长鞘进行封堵,释放封堵器前重复测量肺动脉压较前下降,主动脉压无降低,经主动脉造影及床旁心脏B超检查证实无残余分流或仅有少量分流,降主动脉及左肺动脉血流流速无增快,封堵器的形态、位置良好,即可释放封堵器,撤出所有导管,局部压迫止血,送回ICU病房。
2 结果
18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心肺功能恢复快,胸片提示心影较术前缩小,肺血减少,肺部啰音消失,多汗、气促等症状改善。9例术后1d迁出ICU病房,术后3d出院9例,5d出院6例,2例有发热1周出院,呼吸机治疗者,术后第2天撤离呼吸机,10d后出院。所有患儿出院前心功能评估为Ⅱ级,肺功能提示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改善。术后随访3个月~2年,仅1例左肺动脉流速稍增快 (2.3m/s),其余患儿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营养不良改善。
3 讨论
PDA是小婴儿常见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多见,小婴儿直径较小 (<2mm)的动脉导管尚存在自然闭合的可能,是否关闭动脉导管存在争议[2]。较大PDA常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患儿大多存在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感染,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等。PDA患儿一旦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常病情严重,易造成呼吸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此类患儿常需要入住重症医学科治疗,且常规抗感染、强心、利尿、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等治疗方法效果欠佳,病情易反复,住院时间长,花费大,有甚者在血流动力学异常未获得纠正前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无法改善,甚至死亡。因此,需要对该类患儿进行急诊、亚急诊治疗。
早期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可中止左向右分流,减少肺滲出,从而改善心肺功能。王咏等[3]认为:合并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反复呼吸道感染和难治性心功能衰竭和呼吸功能衰竭者,是早期治疗的指征。由于患儿年龄小,各器官发育未成熟,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长期在ICU治疗的患儿,内环境紊乱,心肺功能较差,对外科手术耐受性更差,且大型PDA有时需要在体外循环下结扎动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介入治疗以其安全、创伤小、无需体外循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4-5]。本组患儿术前均经临床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诊断,符合介入治疗手术指征[6]。由于合并呼吸道感染,在介入治疗前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积极给予强有力、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通过肺功能仪、改良Ross评分,常规评估心肺功能,心功能Ⅲ级以上者均给予地高辛、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强心,呋塞米利尿等处理改善心功能。存在呼吸功能不全者则积极给予呼吸支持,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治疗。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少量输血、血浆、清蛋白保证热量等。力争在患儿一般情况改善、内环境稳定、感染控制下行亚急诊手术。
少数患儿由于PDA直径巨大,心肺功能始终不能纠正,但心肺功能不全不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可进行亚急诊或急诊手术。我们的体会是,心功能控制在Ⅲ级或Ⅲ级以下,呼吸衰竭与肺部原发病无关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且封堵后心肺功能可迅速好转,有望短期内出院。婴幼儿血管小、管壁薄、穿刺困难,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穿刺,减少穿刺时间,避免手术时间过长,术中注意保持患儿体温可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选择小的穿刺鞘管,根据PDA大小,选择尽量小的封堵器及输送鞘可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术后应密切观察下肢血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封堵前行心脏彩超、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精确判断PDA的位置、形态及肺动脉端最狭窄处直径非常重要,可根据PDA最窄径、肺动脉高压程度、主动脉壶腹部形态选择相对型号的封堵器。由于婴儿动脉导管血管壁弹性大,对合并明显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壶腹部较大的患儿,可选择相对更大型号的封堵器,我们的经验是对此类患儿选择较PDA最窄径大4~6mm的封堵器进行封堵可取得良好疗效,可减少封堵器脱落的风险,且并发症少。
释放封堵器前需要重复测量肺动脉压力、重复降主动脉造影及床旁心脏彩超检查了解是否存在残余分流、肺动脉及降主动脉血流速度是否增快等,如有异常应调整封堵器位置或更换更大、更小型号的封堵器,避免发生残余分流、医源性降主动脉、左肺动脉狭窄等并发症。术后注意充分按压股动脉穿刺部位,防止血肿,术后6h内及术后第1天复查B超,了解有无慢性心包积液,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情况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必要措施。本组12例患儿均治疗成功,术后即刻心肺功能改善明显,B超提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于术后1d显著缩小,胸片提示肺血减少、心影缩小。术后均很快转出ICU病房并短期内出院。随访3个月~2年仅1例患儿存在左肺动脉流速稍增快,所有患儿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态好转、呼吸道感染减少。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婴儿PDA安全、有效、创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合并呼吸道感染及心肺功能不全,在ICU治疗的重症婴儿PDA,只要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进行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充分的围术期处理、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娴熟的导管技术是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保证。
1 Masura J,Walsh KP,Thanopolous B,et al.Catheter clousure of moderate-to large-size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using a new amplatzer duct occluder:immediate and short term results[J].J Am coll Cardiol,1998,31(4):878-882.
2 Fortescue EB,Lock JE,Galvin T,et al.To close or not to close:the very small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J].Congenit Heart Dis,2010,5:354-365.
3 王咏,肖颖彬,王学锋,等.急诊外科治疗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23):2381-2383.
4 郑可,金梅,王宵芳,等.经导管介入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分析 [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5):375-378.
5 Bilkis AA,Alwi M,Hasri S,et al.The amplatzer duct occluder:experience in 209 patients [J].J Am Coll Cardiol,2001,37:258-261.
6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委员会.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3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