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
2013-08-15彭映民张才清吴光兰
□彭映民 张才清 吴光兰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蔬菜,它与稻、麦、玉米、高粱一起被称为全球五大农作物。马铃薯又叫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其营养价值曾经长期被忽视,而如今却成了营养学家青睐的蔬菜明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食物之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优质淀粉含量约为1 6.5%,还含有大量木质素等,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其所含的维生素A是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红柿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为蔬菜之最。专家们发现,在前苏联、保加利亚、厄瓜多尔等国著名的长寿之乡里,人们的主食就是马铃薯。因此,探索发展仪陇县马铃薯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现状及潜力分析
1.基本条件 我县地处川东北丘陵与大巴山系过渡地带,平均海拔5 5 0 m,以遂宁组成土母质为主。全县1 1 2万人,幅员面积1 6 9 0 k m2,播种面积6 7万亩,以水稻、玉米、油菜等粮经作物种植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2.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生产历史悠久但规模小 据调查,7 0%的农户常年都有种植少量马铃薯作为自给自足蔬菜食用的习惯,但播种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左右,全县总播面积仅为1.5~2万亩,根本未形成商品化生产规模。其总产量1 5 0 0万公斤,只占全县市场需求量的4 0%左右,6 0%的市场缺口要靠从外地调入补充。
(2)专用品种少 主要是秋播品种单一,这主要源于生产无计划性、前瞻性,生产用种临时调配,个别农户还使用自留种,导致种性退化,品种混杂。
(3)栽培技术不配套 高产栽培技术与其它大宗作物比差距较大,农民种植方式落后,耕作粗放,生产水平低。像选择适宜性良种,种子消毒,高产播期,合理密植,地膜覆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其它主要农作物相比差距甚大。由此造成产量表现差异巨大,有的农户亩产可达15 0 0 k g以上,而大多数农户亩产都在8 0 0~10 0 0 k g徘徊。
3.发展潜力分析
(1)生产潜力巨大 若能提高对发展马铃薯产业的认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纽带,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为保障,充分调动农户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积极性,将播种面积提高到2 0%,全县总面积即可达6万亩;大力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挖掘增产潜力,使亩平单产提高到1 5 0 0 k g,总产即可达9 0 0 0万公斤;
(2)市场潜力巨大 马铃薯作为蔬菜消费全县常年需求量为5 0 0 0万公斤,实现产业化生产后完全解决了县内市场所需;据了解,县内中卫、必喜、旺平三大食品生产企业用于食品加工所需马铃薯每年都在3 0 0 0万公斤以上,因此,农户根本不用愁市场销路。
(3)比较效益明显 以春洋芋为例,亩产1 0 0 0 k g,按最低价1.4 0元/k g计,毛收入1 4 0 0元,除去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5 0 0元,每亩净收益9 0 0元。据测算,同期所种植小麦亩净收益为4 5 0元,油菜为5 5 0元。通过比较,种植马铃薯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这也是调动农户发展产业积极性的最有效的因素。
二、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1.政府引导、市场调节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引导下,真正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为保障,以企业为纽带,以效益为目标”的良好格局,逐步实现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技术规范化,产品商品化。同时要加强市场管理,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办不好的问题。
2.加强监管,有序推进 要使马铃薯产业升级,健康发展,必须规范管理,保护农民、企业、市场的共同利益。只有用市场机制联络这些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确保各有所为,各有所得,才能真正做到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优化品种、增产增收 当前我县生产上使用的马铃薯品种9 5%以上都是临时从外地调入,品种杂乱,几乎未使用脱毒种薯,因其种性退化,单产水平低,从客观上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据调查,脱毒种薯一般可增产3 0%~4 0%,是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组织,统筹规划,建立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完善良种供应体系,以良种促增产,进而带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4.加大投入,加强扶持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疏导下,一是加大投入,引进推广高新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印发资料,做好宣传、示范、带动;二是加大生产投入,以大力推广高新技术,提高技术普及率;三是有计划、有目标的制定生产种植任务,培育产业大户,专业户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四是资金的倾斜,在物化补贴上与其它大宗作物同步;五是县政府制定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考核办法,督查实施,考核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