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认知视角下的汉英“山/mountain”概念隐喻对比*
2013-08-15邱银香
邱银香,方 伟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隐喻研究在西方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语言学的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语言中可有可无的非正常现象,因为如果说话人想要表达什么,他总可以选取不用隐喻、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而隐喻的使用只是为了制造特殊的修辞或交际效果。[1]Lakoff 和Johnson K 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的提出,开创了一条新的从认知视角来研究隐喻的途径,隐喻更是明确地被认为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本质上是认知现象。“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就是隐喻的。”[2]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处不在,不用隐喻来思考和推理是很难想象的,它是人类正常认知世界的方式,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隐喻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是概念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映射的过程,也被认为是人类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工具(Ungerer & Schmid,1994)。[3]
整个世界多元文化共存。每一种文化中都有一些文化关键词是隐喻的,它们为我们开启了认识不同文化的窗口,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下面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等该文化整个概念系统(Conceptual System)。束定芳、汤本庆指出:对这些不同文化中隐喻性的关键词的对比和分析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同时,对素未熟悉概念隐喻系统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研究,是检验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在何种程度上存在的试金石,因为隐喻映射的普遍性有所不同,一些似乎是共性(universal)的,还有一些似乎是文化特有的(culture-specific)。[4]
地理环境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石。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和发展存在着深远影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们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词汇也会成为直接认知事物手段,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民族也将形成各自的文化和语言现象。自然地理环境中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往往是语义形成过程中的隐喻理据来源。尽管汉英民族分别属于“大陆型地理环境”和“海洋型地理环境”,但山脉在两种地理环境中都是共同存在的。本文依据概念隐喻理论,尝试对比分析英汉语言在“山”隐喻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并从体验认知的视角分析其共性和差异的理据。研究所用的汉英语料分别来自于汉语语料库CCL 和英语语料库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及COCA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
根据Lakoff 和Johnson 的观点,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认为人类概念的形成依靠人的身体和心智的体验,语言的意义源自人的身体体验。在其合著的《体验哲学—体验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中系统地阐述了“体验哲学”,将体验哲学的思想概括成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无意识性和抽象思维的隐喻性。其中,心智的体验性是体验哲学最重要的原则,构成了整个体验哲学的核心。心智的体验观认为概念、范畴、推理和心智都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形成。Lakoff&Johnson 指出:“概念是通过身体、人脑和对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5]由此可见,人类语言都依赖具体的体验感知,人类对于世界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语言的形成是基于经验感知和主体和客体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角度入手来研究语言才是可行的途径。Lakoff &Johnson 也指出: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我们日常经验中的相关性将引导我们获得基本隐喻,它们是我们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而这些隐喻也只能通过人类体验获得意义,这样就把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起来。我们能自动和无意识地获得这些思维隐喻模式,而且一定要利用隐喻进行思维。
一 汉英“山”隐喻的共性
概念隐喻是指基于相似性的不同域之间的映射,隐喻性语言则是概念隐喻的表层表现。“人类不会有相同的文字,也不会有相同的发音,但是这些文字和声音所代表的心理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所反映的事物,对大家都是共通的。”[6]对所收集语料进行分析,发现汉英“山/mountain”的概念隐喻主要有以下三类:
1.数量大是山
地理环境中的山具有高耸、体积庞大的物理特征。基于此特征的共同体验,汉英中都有[数量大是山]的概念隐喻表达。汉语中如“山响”“山呼万岁”“人山人海”“恩重如山”“文山会海”等,都是比喻数量众多。
(1) 从清晨到夜幕降临,通向白宫和国会的宾夕法尼亚大街一带,人山人海,呈现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2) 过去常听说,做父母的如何为子女受苦、奉献、牺牲,似乎恩重如山。
英语中也有类似的隐喻表达,如large surplus of stock,The butter mountain,i.e.large unsold amount of butter in the EEC 指欧共体中大量的积压未售完的黄油。
(3)Doping officials banned him for life last year and stripped him of all his race wins after producing a mountain of evidence,including sworn witness accounts,that he cheated his way to victory.
(4)Indeed,the battle for Illinois comes as Obama's campaign builds a mountain of campaign cash and organization in key states.
2.困难是山
山高陡峭,很难征服,人们生活中的困难也是如此。基于此相似性的体验,山和困难在汉英语中都存在隐喻关系。如:
(4) 她会很爽快地回答道:“毛主席领导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穷人翻了身得了解放。
(5) 她原不是什么悲壮人物,竟也想到,这一脚迈出去,前面纵是有刀山火海,地也不能回头。(“刀山火海”意指极其困难的地方。)
英语中也有类似的隐喻表达。例如,remove mountains 移山倒海,创造奇迹(来自《圣经》)英文中有句形象的俗语:make a mountain out of a molehill,意思就是“小题大做”,其中molehill:(由鼹鼠打洞扒出的泥土堆成的)鼹鼠丘,可喻指“无意义的小事,小困难(或障碍)”。英语谚语If the mountain will not come to Mahomet,Mahomet must go to the mountain.大山不肯向穆罕默德走来,穆罕默德只好向大山走去。其隐喻意义为事不迁就人,人就迁就事。更多例句如下:
(6)A person has a brilliant idea,and suddenly a problem is solved;a mountain can be moved,a barrier overcome.
(7)Even if those figures are reduced by the two million each year that leaves a very large financial mountain to climb in the years ahead and I apologise for beginning with that gloomy prognosis but it does get better,thanks to our proposals.English is his mountain.
上句中“英语”和“高山”形成映射的基点是:人们要越过高山,就必须费劲艰辛。高山上没有坦途,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到达顶峰;英语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也充满艰辛。
3.力量是山
巨大的力量是一个难以描述的抽象概念,但人们对于高山的威力总是能够体会和理解的。汉语中的相关隐喻表达如“排山倒海”“力可拔山”“山呼海啸”等表达了这一概念隐喻。更多例句有:
(8) 跟在你们身边,波罗莫这时正好赶上来:“不是我自夸,我们还是力可拔山的角色;不过,如果是一群普通人拿著铲子,可能成绩会好多了。”
(9) 一个团的集体歌唱,气势磅礴,排山倒海。
英语中有一谚语:The mountain had brought forth a mouse.(亦作The mountain in labor)隐喻意义为费力大,收效小;相当于雷声大,雨点小。
(10)Herbert operated the mountain as a labor of love until,tiring of the day-today responsibilities and wanting more time with his grandchildren,including Hannes,Jr.,who was just beginning to ski,he sold Cranmore in 1996 to Booth Creek Holdings.
二“山”概念隐喻在汉语中特有隐喻投射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关“山’的隐喻表达,通过收集整理,总结如下:
1.学术、技艺是山
山和学术、技艺属于不同的概念域,在汉语“开山祖师”中,“山”用来隐喻“学术和技艺”。但是由于动词“开”的使用,使得“山”和“学术、技艺”具有相似性,因为 开山和创立一门学派需要勇气,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相关汉语表达有“开山鼻祖”“开山老祖”“开山始祖”“开山祖师”。
(11) 目前介绍的接受美学概貌发出一点小小的质疑,即:接受美学的真正开山鼻祖究竟是谁?
(12) 共事的三年中,他是搞摄影美术的,我是刚出校门的理论编辑,隔行如隔山,缺少共同语言,无从交往。
2.重要人物是山
山和人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相似性,在 汉语“泰山北斗”中,“山”用来隐喻“重要人物”。因为泰山作为中国“五岳”之首,在所有的山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重要人物通常在某一个领域里也拥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山和人之间便自然地形成了隐喻关系。
(13) 这些人自然更具有名望,在武林中已具有泰山北斗的声望。
(14) 蜜糖笑起来:“那天看见祖师爷,都把他拒绝门外,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不识泰山”通常指由于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其英语意义为be unable to identify a person of great ability。
3.主题是山
山和主题属于不同的域,二者之间具有相似性。山是凸起来的,通常是一个地方比较显眼的部分,同样主题也是一篇文章最凸显的地方。因此,人们用山来隐喻主题。
(15) 找他汇报工作,开门见山,说完就走,一句闲话、客气话也不说。
4.稳固、长久是山
高山具有坚固、很长时间难以改变的物理特征,基于此特性,在“坚固”这个物质域和长久这个时间域之间形成了隐喻。如“寿比南山”“执法如山”“铁证如山”“山盟海誓”。
(16)94 岁寿辰之际,我在此向她老人家表示祝贺,并祝老人健康长寿,寿比南山。
(17) 《悲惨世界》里有一个检察长的形象给我的印象很深,他忠于职务,执法如山,不畏危难劳苦,对于他认定了的捕获物锲而不舍,绝不放松……
5.政权、地位是山
山是一个国家疆土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了江山就赢得了政权和地位。汉语中通常用“江”和“山”一起来指代一个国家的领土,这也是由转喻而来的隐喻。相关汉语隐喻表达有“江山如故”、“铁桶江山”“打江山”“半壁江山”。
(18) 一时间,股份合作制林场,异军突起,占据了半壁江山。
(19).这几年来,村里别的干部虽然调换了几个,而他两个却好像铁桶江山。
6.得以依靠的人或物是山
这一隐喻用法,来源于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由于人们常常在山中寻找野菜或狩猎或者采摘药物来治病,山用来指山中人们可以用于维持生活的来源,也用来隐喻人们可以赖以依靠的事物。在这一经验基础之上,形成了“靠山吃山”“坐吃山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隐喻表达。“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英语中对应的隐喻表达是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s out of it。
(20) 一些行业不正之风泛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21) 们有靠智慧和汗水起家的,也有靠背景和靠山起家的,还有靠投机和诈骗起家。
7.品德高尚是山
高山具有坚硬、刚毅等特征,人的高尚的品质也包括这些特征。汉语中的表达如下:
(22)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此时刻,格外地引起我对他的怀念之情和敬仰之意。
8.具体情况是山
由于地理环境中山脉众多,各座山上的艰难险阻也各有不同,需要人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山上的具体情况便映射到了日常生活中事件的不同情形。如“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生活在山区的中国劳动人民经常喜欢唱山歌来得以休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后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该谚语翻译成英语为The grass i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英语环境中,汉语中的“歌”被译为“grass”,因为西方海洋性气候适宜于绿草生长,从而也使得西方国家畜牧业相当发达。类似的隐喻表达举例如下:
(23) 我还是那句话,好合好散。山不转水转,今后不定因为什么事儿,咱们还在一块儿共事儿呢。
三 分析和讨论
本文中,笔者共总结出了汉英语中11 个“山”的概念隐喻,其中3 个“山”隐喻是汉英共有的,8个“山”隐喻是在汉语中特有而在英语中是空缺的,而且英语中没有“山”的特有隐喻。很显然,汉英语中山的隐喻投射分布表现出“同异并存,异大于同”的特征。汉英语中为什么会共享“山”的隐喻投射呢?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隐喻映射的基础是人体的体验。也就是说,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根植于人体、人的日常经验及知识。李福印指出:这一点也是Lakoff 等人将概念隐喻理论置于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原因。[7]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能够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理解隐喻现象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具有相似的身体构造和感知器官,所以,隐喻映射能够超越主体之间的界限,使人们达到异中存同的认知共识。因此,尽管不同民族使用的语言系统大不相同,但基于共同的认知结构和体验,扎根于不同文化中的隐喻便出现重合。在汉英“山”隐喻认知过程中,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思维过程及某些共享的地理环境中的知识和经验是相同的,因此,汉语中和英语中都会有相似的“山”的隐喻表达。
然而为什么“山”的概念隐喻在汉英语中又会呈现出异大于同的趋势,而英语中也没独特的“山”的概念隐喻呢?山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祟高而沉重的角色。中国地域辽阔,各种地形皆十分丰富,高山在中西部多见,东南部亦有不少丘陵,构成一种气度非凡而又深刻隽永的高山耸立、千峰竞秀的山水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也使中国人获得深刻的人生启迪,因而在汉语中也出现了大量与山有关的隐喻表达。
另外,中西方人们如何理解天人关系,即人们如何认识宇宙、自然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也是造成隐喻表达不同的原因。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即人与外界之间没有绝对明显的界限。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整个世界是由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构成的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人对自然的认识旨在发现其运转的规律即道,以达到顺其自然的目的,由于主体和客体相混融,人和自然达到合而为一。因此,在中国古代,诸多文人因不满当时封建王朝等级制度,为远离功名而遁入深山,脱离世俗,追求悠然自得之态,崇尚人与自然的一体境界,过着“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汉语中也出现了如“山谷臣”“山谷之士”和“山巾”等表达。
英国是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岛上,东边濒临北海,西边靠近大西洋,南部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如此的地理环境,有利其形成发达的海洋渔业文明,使得渔业、造船业、航海业曾经在英国占有特殊的地位。这些行业的发展,表现在语言上便使英语中出现了丰富的与航海或捕鱼有关的隐喻习语表达,它们是人们与海洋奋勇斗争的过程中悟出的一些人生道理,语言简洁却意义深远,反映了浓厚的海洋文化特征,如“know the ropes (懂行,在行)”“have an oar in every one’s boat (多管闲事)”“get into deep water (陷入困境)”“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have other fish to fry (有其它重要的事要做)”等等。这种海洋或蓝色文化中,山很多时候即是山,仅为一种自然景观,人们没有赋予其很多的隐喻意义。可见,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民族在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山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丰富的隐喻表达,而在英语文化中却显得平淡无奇,隐喻意义远没有在汉语中丰富。
汉英中有关“山”的概念隐喻的投射,不管共有还是汉语中特有的,都是建立在人们对山的显著特征的体验认知的基础之上。不同民族的概念系统之所以有共性是因为相同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会让不同民族产生基本相同的体验认知,所以都会用对这一事物的感觉经验来理解或构建基本相同的抽象概念。英汉民族在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认知过程中发挥的主体能动性会存在差异。具体到“山”这一概念上,英汉民族必定会反映出较大的认知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隐喻投射,通过折射出各自不同的文化色彩,特别是汉民族所处的大陆型的地理环境使得汉语中国拥有更多的关于“山”的隐喻表达。认识到这些,我们更能深刻地认识这两种语言以及各自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1]蓝 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11-113.
[2]Lakoff George,Johnson 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Ungerer F,Schmid H.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6:114.
[4]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1-6.
[5]Lakoff G,Johnson M.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
[6]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54.
[7]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