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默生思想与中国儒道思想相契合的主客观因素

2013-08-15马庆霞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儒道爱默生儒家思想

马庆霞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1100)

一、引言

被林肯誉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的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是十九世纪新英格兰杰出的超验主义思想家和实践家,其超验主义理论和思想成为美国文化和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美国文艺复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依据。以孔孟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以老庄学说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道家思想提倡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共同奠定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共同构成了东方文化的主干,对东方尤其是对东亚各国的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儒道思想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爱默生思想与儒道思想看似处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下的产物,但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和不解之缘。关于爱默生思想和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内在联系,国内外研究较多,主要从性本善、天人观以及自然观等方面论及,而本研究另辟蹊径,着重探究其内在联系的主客观因素。

二、两者相契合的主客观因素

据统计,从1936年前后,爱默生就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默生曾先后研读过包括《论语》、《孟子》以及《大学》在内的先秦儒家典籍。他在作品中也多次引用儒家典籍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儒家思想的某些因素对爱默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并成为其思想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爱默生曾经在《日记》中给予孔子很高的评价:孔子是民族的光荣,是绝对的东方圣人,是哲学中的华盛顿和仲裁人。爱默生在构建他的超验主义学说时,放眼东方,积极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中吸取了许多有益成分。在“欧洲中心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背景之下,这种探索弥足珍贵。

第一,东西方在对待自然的观念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中国,儒家和道家比较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古人将自然与人类看成一个生命整体,其中的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感应、相互贯通。天人合一观还把认识世界与认识人自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推出了人的情操、理想、品格与自然精神、自然规律的合一,即人道和天道的合一。老子的《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总体法则。“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是难以言说的,是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天道自然。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当老子把天和人放到一起研究时,发现天和人都遵循着同一原则,就是纷纭变化的事物都要回归到他们的出发点,并且是一种永恒现象,所以叫做“常”。人们应该认识“常”的存在,应该包容一切,处事公平,这样天下才会归从,才能长久。人们应该效法天道,做到包容万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在西方,自然和人都是上帝的造物,自然并不比人更圣,人能够征服自然。依据西方传统,宗教和伦理与其它较低的文化一样,都起到了贬低自然的作用,自然从属于精神,它们都把自然踩在脚下。爱默生所在的西方尤其是北美,其早期的殖民史就是人类征服荒原的历史,典型地代表了西方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欧洲移民在短短的两百年内彻底地改变了北美的地貌,将它从一个印第安人的自然狩猎场改为布满阡陌篱笆的打满了补丁的殖民地。人类以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快的速度征服了大自然,其宏伟和残忍都毋庸置疑。在这种背景之下,爱默生看到东方自然观中的积极方面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就是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将上帝赶下神坛才能真正地确立人的核心地位。爱默生公开否定了传统基督教中那个上帝的存在,渐渐背弃了曾经在美国居于统治地位的清教及其神学加尔文教。但是,爱默生并没有停止对世界的形而上的追问,并没有否认超自然的力量的存在。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有一颗正义之心,他便因而是上帝。上帝的平安,上帝的不朽,上帝的权威随着正义进入他的身体。实际上,在爱默生看来,人本身就是上帝。爱默生心目中的上帝就是道德、伦理和正义,因而人和上帝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爱默生思想的转变是美国社会,特别是新英格兰从宗教社会转向世俗社会的一个反映,他代表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转变,同时也为这一历史性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爱默生否定一个上帝的同时就否定了重新再去接受另外一个上帝的可能性。儒家思想中这种基督教式的上帝的空白以及对于人性的肯定都与他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使得爱默生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产生了天然的亲近感。关注人和现世是否定传统的上帝和来世的必然结果。据记载,爱默生曾于1832年3月29日在日记中写到:他打开了亡妻艾伦的棺椁。此时艾伦下葬已经14个月了。艾伦18岁时与爱默生结婚,但不幸的是她20岁那年死于了肺结核。爱默生夫妇的感情异常深厚,在妻子离开人世之后,爱默生几乎每日都要散步至妻子的墓前。这一天,爱默生终于难耐思念的折磨,打开了棺椁。当如此近距离地一个人直接面对妻子的遗骸时,神学的圣殿在他的思想中彻底地坍塌了。如果说爱默生的思想像骚动的岩浆在宗教的重压之下翻滚的话,那么此时此刻岩浆终于喷涌而出。加尔文教的弊病在于把来世说得完全不同于现世,乃至为了来世而丧失了对现世的准备。 当爱默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现世人生时,他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在关于神的问题上的最基本的方面取得了契合。这为他进一步了解、研究和借鉴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第三,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爱默生思想和儒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同的。但爱默生主张讲求个体本位主义,在儒家和道家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倾向,只不过这种倾向常常被理想化,被认为是读书人的德行或常态。庄子视富贵如粪土,主张“无欲而天下足”(P208)。即便是注重现实功名的儒家,也从不提倡过分地追求物质利益,儒家也表现出强烈的安贫乐道的精神情操。爱默生十分欣赏《论语·雍也》中孔子称道颜回的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至于孔子,爱默生也不止一次地引用《论语·述而》:“子曰,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爱默生崇尚灵魂,但它继承了清教传统,并不贬低财富。也许他真诚地欣赏到了东方文化中的安贫精神,至少他在这种语言里找到了对泛滥于他周围的物质崇拜的某种抗衡。在美国历史上,杰克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此时共和国早年以杰斐逊天然贵族理论为依据的精英统治已经让位于大众统治。民众中爆发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要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以物质主义为特征的个人主义成为时尚,经济成功成了衡量一个人的标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总结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P75)。宗教的衰落又加剧了这种世俗的倾向,爱默生对当时社会上疯狂追逐物质主义的行为和道德上的无所顾忌持强烈的批判态度。爱默生感到,“这一代人无原则和希望可言”(P75)。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爱默生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那些语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结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教育理念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道家恬静的心境,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与完善,这与爱默生批判过分的物质享受和提倡超越自我、超越人世的精神是相一致的。而爱默生思想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之间的种种契合与一致,是有其形成的主客观因素的。爱默生秉承西方文明的优秀传统,融合了东方异域文明,一方面是真理在历史中的重复,是哲人智慧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东西方思想文明与文化交流的结果。东西方思想之间的这种相似的文化遗产必然促进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所以,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建立一个东西方达成共识的和谐世界不仅有其可能性而且有其必然性。

[1]Richardson, Robert D.Emerson: the Mind on Fire.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2]Zhang, Congyi.et 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s.Changsha: 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4.

[3]Keping, Wang.The Classic of the Dao.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98.

[4]Legge, James.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Confucius Analects, The Words of Mencius.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1983.

[5]Tu Wei-ming.Confucian Thought: Selfhood a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5.

[6]Ralph Waldo Emerson, The Essential Writings of Ralph Waldo Emerson, edited by Brooks Atkinson, Princeton: Princeton Review, 2000.

[7]陈绍燕.庄子的智慧[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8]周立升.老子的智慧[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9]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曹顺庆.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爱默生文集:不朽的声音(张世飞、蒋旭东译)[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12]杨金才.爱默生与东方主义[J].南京社会科学,2005,(10).

[13]老子.道德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儒道爱默生儒家思想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微言大义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360岁
爱默生的“尊严”
儒家思想与书法
“老孔同源”与儒道互通——宋翔凤解《老子》思想的文化审视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