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学习模式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2013-08-15李浩明金国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基础课解剖学讲授

李浩明 金国华

(南通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江苏 南通 226001)

人体解剖学时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古老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何应对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高校解剖学教师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1]。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是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实验课教学将书本的文字描述转换为立体的影像,将抽象的理论转换为具体的形态,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动学习模式改变“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课程互动、理论实践互动”等四个方面紧密连接,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1 “师生互动”是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师生关系是上好每一堂实验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理论课的知识进行详细的归纳,熟悉教材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较好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略微概括要点和难点,而在学生对课堂内容还较生疏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强加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只会让学生感到更加“厌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再次归纳知识点,帮助学生回忆课堂内容,同时提出重点问题,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在初步了解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之后,教师应当有重点的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强,这时候可以适当补充相应的实践知识,引导学生对书本以外的知识进行检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学生理解能力稍欠缺时,则要求学生掌握好书本理论知识为主。良好的“师生互动”还要求学生能将学习状态及时的反馈给教师,这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学生之中,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使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流;此外还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风范,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着装朴素得体,语言生动,讲授清晰。总之,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整个实验教学的重点,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出一个和谐完美的课堂,为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奠定基础。

2 “学生互动”是补充

实验课与理论课不同之处在于实验课上有较多时间给学生自由支配使用,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弥补理论课教学的不足。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生的求知欲望密不可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实验课上,学生间通过互相提问,互相帮助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会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例如,一位学生动手观察尸体标本,另外一名学生则查阅书本或图谱予以指导,这种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弥补教师教学的不足,还能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所以“学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学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不能不闻不问,要对学生间的情况有目的的进行了解。学生之间如有不懂的地方教师也应当及时指导,不可松懈马虎。

3 “课程互动”是纽带

医学课程的安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在学完“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等形态学课程之后,再逐步开展“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机能课程,最后为临床课程。这样从“基础”到“临床”的安排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但同时也增加的学生记忆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临床课的过程中往往对对其在基础课中涉及的知识点记忆模糊。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临床课的学习,更会让学生觉得基础课无足轻重。学生因为基础课程学习不扎实而影响后面的临床课程,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解剖学实验课中,教师有较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支配教学过程,在大纲规定的要求下,可以适当的增加解剖与临床的互动环节。在教授解剖学的同时,指出所授知识点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解剖课的认同感。不仅如此,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中的基础,还可以和其他基础课程进行互动。例如,在讲授完胃的结构并带领学生观察完胃部标本后,可以引导学生对组织胚胎学中胃壁的结构和层次进行回顾,这样既增加的学生对其他课程的理解,也强调了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不会感到课程的枯燥。总之,课程之间互动的目的就是作为纽带将临床课和基础课联系起来,将基础课和基础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4 “理论实践互动”是目的

“课程互动”强调了人体解剖学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理论重要性,“理论实践互动”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体解剖学的实践重要性,是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例如在讲授肱动脉是可以教授学生测量血压的知识;在讲授消化腺时可以结合肝功能指标一起讲解;在讲授心脏传导系统时可以初步介绍心电图的基本组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开拓学生思维,教师传授的知识要“源于书本,高于书本”,理论充分联系实践,合理拓展学生知识,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为了更好的传授临床相关知识,要求实验课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医学素养和积极学习的心态;也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要求上进。总之,一切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一切基础课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临床课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理论到实践”是一切教学的最终目的,从理论教学到实践应用的转变也是课堂教学的最终升华。

国家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教学模式转变。但是不论教学模式如何改进,人体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基础地位不可改变和动摇[2-4]。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具有特殊的地位,实验课的互动学习模式将改变传统“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实验课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课程互动、理论实践互动”等四个方面紧密连接,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得到学生的充分认识,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1]李金莲,李云庆.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06):57-58,86.

[2]贺生,王海鑫,胡庆甫.新形势下人体解剖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01):24-26.

[3]杨忠华,杨海芳.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06):57-59.

[4]马丽萍,苗莹莹,付升旗.对于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的思考与体会[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2(01):82,84.

猜你喜欢

基础课解剖学讲授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