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时效性
2013-08-15赖兰静韩亚翠张慧张祥伟黄小嫚
赖兰静 韩亚翠 张慧 张祥伟 黄小嫚
(广东省河源市中医院 河源 51700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中医属“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它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腹胀、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为主要症状,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未分型,其中以腹泻型最为常见[1]。笔者对其中符合肝郁脾虚证者,用经典名方痛泻要方进行了治疗,并观察分析其用药时间与腹泻、腹痛及腹胀改善的情况。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门诊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其中男12例,女3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0±10)岁;最长病程60个月,最短病程9个月,平均病程(28±16)个月。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罗马III诊断标准[2]。最近3个月,每个月至少有3次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或 2项以上:(1)排便后症状改善;(2)伴随排便频率的改变。下列症状可支持IBS-D的诊断:(1)每日排便>3次;(2)松散便或稀水便;(3)排便紧迫感或排便不尽感;(4)排出黏液;(5)腹胀。中医诊断标准:参考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3]中肝气乘脾证:主要证候:(1)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常因恼怒或精神紧张而发作或加重);(2)少腹拘急;(3)胸胁胀满窜痛;(4)脉弦或弦细。次要证候:(1)肠鸣矢气;(2)便下黏液;(3)情志抑郁,善太息;(4)急躁易怒;(5)纳呆腹胀。具备主要证候2项加次要证候2项,或主要证候第1项加次要证候3项。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诊断与中医辨证标准;入选前2个月内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器质性病变;入选前2周内未使用任何止泻药及抗菌药物。1.4 排除标准 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引起反复腹泻者;合并有其他疾病者;服用其他药物可能影响治疗者;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者;妇女妊娠及哺乳者。
1.5 治疗方法 痛泻要方组成:白术15 g、白芍15 g、陈皮15 g、防风10 g,腹泻甚者加大白术用量至30 g;腹痛甚者加大白芍用量至30 g;腹胀甚者加大陈皮用量至30 g。7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6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每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腹泻、腹痛及腹胀三大症状减轻百分比(症状减轻例数/总观察例数×100%)、症状明显减轻百分比(症状明显减轻例数/总观察例数×100%)及症状消失百分比(症状消失例数/总观察例数×100%);(2)每个疗程结束后同一患者三大症状消失百分比(三大症状全部消失例数/总观察例数×100%)。
1.7 数据处理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用药时间与三大症状减轻百分比、症状明显减轻百分比及症状消失百分比统计结果 治疗1周后,约40%患者腹泻减轻,20%患者腹泻明显减轻;约50%患者腹痛减轻,30%患者腹痛明显减轻;70%患者腹胀减轻,40%患者腹胀明显减轻,约5%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治疗3周后,约85%患者腹泻减轻,50%患者腹泻明显减轻,20%患者腹胀完全消失;约90%患者腹痛减轻,60%患者腹痛明显减轻,30%患者腹痛症状消失;约95%患者腹胀减轻,67%患者腹胀明显减轻,40%患者腹胀症状消失。治疗6周后,约85%患者腹胀症状消失;70%以上患者腹泻、腹痛症状消失。
2.2 用药时间与同一患者三大症状全部消失百分比统计结果 治疗3周结束后,同一患者腹泻、腹痛及腹胀三大症状全部消失者约占15%,并且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治疗6周后,约60%患者三大症状全部消失。
3 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与中医肝气乘脾型“泄泻”病最为接近。中医认为,中医治疗需紧紧围绕“肝郁脾虚”这一基本病机。《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痛泻要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脾虚;白芍酸寒,柔肝缓急以止痛;陈皮苦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以除胀;防风辛温,与术、芍相伍散肝郁、舒脾气,胜湿以止泻:四药相合,切中病机。对于痛泻要方的临床应用,笔者根据患者三大症状临床表现侧重的不同,对方中诸药用量灵活加减,腹痛甚者重用白芍以柔肝,腹泻甚者重用白术以健脾,腹胀甚者重用陈皮以理气,同时兼顾年龄、体质等综合考虑,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1]熊理守,陈昱湖,陈惠新,等.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78-281
[2]刘新光.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III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06,12(11):736-738
[3]陈治水,张万岱,危北海,等.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