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疗法治疗肛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8-15徐美玲袁伟超赵昂之江西中医学院0级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
徐美玲 袁伟超 赵昂之(江西中医学院0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6;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1](1)自觉肛周瘙痒,如虫爬、蚁走、火灼等,夜间遇到高温或食辛辣食物、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心烦不安,精神萎靡,影响休息和睡眠;(2)肛周皮肤散在干性抓痕血痂、皲裂或肛周皮肤潮湿、水肿、肥厚;(3)长期不愈可见肛周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深、色素减退及苔藓样变;(4)实验室检查及皮肤活组织检查排除继发性肛门瘙痒症,如糖尿病、肛门湿疹等原发疾病引起。
1.2 一般资料 共收集我科5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女17例,男13例;年龄30~64岁;病程1~15年。对照组25例,女14例,男11例;年龄21~62岁;病程1.5~12年。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部分皮瓣切除+皮瓣游离+亚甲蓝皮瓣注射+肛门洗剂坐浴。术前患者排空大便,侧卧位,肛门常规消毒,铺巾,取10 mL注射器,先局部麻醉肛周,在肛周1、5、7、11点分别做4个V字形切口,深度至皮肤外皮层,以切断肛周皮下神经为度,勿过深,向肛内可至齿线上0.5 cm,用10号线结扎四个切去的皮肤,以免剪去残端出血。向外超过肛周瘙痒和皮损范围以外,用4号针吸取1%亚甲蓝0.5 mL、1%利多卡因7 mL混合液,在肛周皮损边缘成15°进针,边推边进,呈扇形皮下注射。注射范围覆盖整个皮损区,以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为宜,总量不超过30 mL。注射结束后用血管钳游离四个皮瓣。术后第2天用肛门洗剂坐浴,方法同对照组。
1.3.2 对照组 采用肛周局部封闭亚甲蓝皮瓣注射+肛门洗剂坐浴[2]。患者取侧卧位,肛门常规无菌操作,铺巾,取10 mL注射器,4号针吸取1%亚甲蓝1 mL、1%利多卡因5 mL混合液,在截石位皮肤瘙痒边缘成15°进针,边推边进,呈扇形皮下注射,总量不超过20 mL,注射时不宜注入肌层,也不要注入齿线以上。封闭术后第2天,用我院自制肛门洗剂150 mL(1包),加开水3 000 mL,先熏,待水温适当时坐浴约15 min,每日1剂,早晚各坐浴1次。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局部皮肤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局部病变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局部皮肤病变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做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1.6 结果 治疗组30例,痊愈29例(97%),好转1例(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25例,痊愈1例(4%),好转 10例(40%),无效14例(56%),总有效率44%。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 讨论
肛门瘙痒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肛门皮肤粗糙、潮湿、皲裂等表现为主[3]。目前瘙痒的机理还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因为肛门皮肤比较薄,缺乏强韧的角质层,而且神经末梢丰富,这一区域对刺激有较强的敏感性[4]。皮肤浅层神经末梢受体受到理化等因素刺激而导致局部组胺、激肽、蛋白质分解酶等化学性介质的释放,作用于肛门表皮内及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末梢(痒觉感受器),产生冲动,痛觉神经纤维中无髓鞘C组织纤维传导,经脊髓丘脑束至丘脑,最后达皮质感觉区,产生痒觉[5],使患者产生难以抑制的搔抓,形成瘙痒-强迫搔抓-瘙痒加剧的恶性循环。
我们根据其发病机理,采用部分皮瓣切除、皮瓣游离而通过皮肤神经末梢发生可逆性坏死修复的过程,破坏感觉神经,使局部失去知觉而止痒;皮瓣注射亚甲蓝可阻滞皮肤感觉神经的传导,使肛周病变皮肤得以很好地休息,改善局部营养;配用我院研制的中药肛门洗剂坐浴,以清热除湿、消肿止痒、止痛、收敛止血。以上四种疗法相结合,共奏清热燥湿、止痒润肤之功,既能快速止痒,又能借助中药巩固疗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339-340
[2]刘玉珠.肛门洗剂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04,5(5):120-121
[3]周学明.综合疗法治疗肛门瘙痒症33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12(2):41-42
[4]张东铭.盆底与肛肠病学[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2
[5]李爵农.中华肛肠病学[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