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

2013-08-15刘小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3年1期
关键词:金钱草排石病证

刘小媛

(江西省永新县人民医院 永新343400)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132例,收到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2例均为本院门急诊患者,其中男75例,女57例;年龄16~57岁,平均35岁;病程1d~5年,平均2年;初发98例,再发结石者34例。132例均为急性发作期,均经B超检查、腹部X线平片或静脉尿路造影,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作肾系B超检查或X线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可明确结石部位,必要时作膀胱镜逆行造影。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 排石汤: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各30g,瞿麦、石韦各20g,王不留行、川牛膝各10 g,生黄芪 20g,知母、黄柏、赤芍、白芍各 15g,朴硝10g(另冲)。随证加减: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乌药、延胡索、川楝子;镜检或肉眼血尿者,加小蓟、白茅根、参三七;伴有发热、小便黄浊(尿检白细胞增多)者,加蒲公英、虎杖、鱼腥草、萆薢、荔枝草;肾盂积液者,加萹蓄、萆薢、车前子、杜仲;结石嵌顿病久者,加皂刺、三棱、莪术、穿山甲;肾阴虚者,加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肾阳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杜仲、肉桂、制附子,去知母、黄柏。水煎,1d1剂,三煎,用含矿物质少的磁化水煎药,约1800mL代饮,分4~6次服用。

1.3.2 针刺推拿手法 针肾俞、京门、三阴交、阿是穴为主,强刺激。推拿以指压法,以右手拇指按压患者背部肾俞、膀胱俞等压痛点,缓解疼痛,促进排石。

1.3.3 西药治疗 同时给予25%硫酸镁20mL、654-2(山茛菪碱)10mg,加入 5%GS500mL(糖尿病患者用0.9%NS500mL)中静脉滴注。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常规加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1.3.4 运动疗法 疼痛缓解后,鼓励患者适当增加腰腹、下肢运动,促进排石。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砂石排出,症状消失,X线摄片结石阴影消失。好转:症状改善,X线摄片结石缩小或部位下移。未愈:症状及X线检查结石无变化。

2.2 临床疗效 132例患者中,治愈76例,好转41例,未愈15例,总有效率88.6%。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中医谓之“石淋”,与“血淋”、“腰痛”、“癃闭”密切相关。该病因外感湿热,或恣食肥甘酒酪,酿生湿热,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日久形成砂石,阻塞肾系,不通则痛。《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石淋者,淋而石出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为淋……”戴慎等[1]认为,石淋的病位在膀胱,涉及肾、脾。湿热、气滞为石淋病发的关键,治疗时当分清虚实,实则通淋排石,虚则补益为主。排石汤中以鸡内金、海金砂、金钱草、石韦、牛膝消石涤石,清热通淋;药理研究证实,金钱草、瞿麦等中药对输尿管结石的机制,是由于利尿作用而致输尿管蠕动增强;《本经》中谓朴硝能化多种结石,以助消石排石,尤其适用于伴发热、便秘者,且其肾毒性小于硫酸镁;诸药皆消破之品,恐伤元气,加生黄芪以益气行水,气行则能运化药力;配合王不留行,取化瘀散结之意;知母、黄柏、赤芍、白芍解热解毒,凉血滋阴,消炎止血,并可防黄芪之热性与淋证不宜;芍药阴柔,既可缓急止痛,且善引诸药之力而达膀胱,为引经药也。针刺推拿(循经取穴,如肾俞、膀胱俞、京门、三阴交等)既可缓解疼痛,又促进排石。硫酸镁、654-2为平滑肌松解剂,静脉滴注能迅速有效地解痉止痛,为一般中药口服所不能;其缓解输尿管、尿道痉挛,利于结石排出。疼痛缓解阶段,应鼓励患者适当增加腰腹、下肢运动,可通过增强骨骼肌收缩,促进平滑肌收缩,有助于输尿管蠕动,并借助重力向下,也可促进排石。当然,运动量必须根据病情、结石的特点(大小、形状、部位等),因人而异。要避免过度运动,诱发或加重病情。

[1]戴慎,薛建国,岳沛平.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2-216

猜你喜欢

金钱草排石病证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金钱草醇提水沉工艺的优化
练习排石操助排石
施肥水平对金钱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金钱草外敷治腮腺炎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