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言据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3-08-15杨林秀

关键词:语言学语篇理论

杨林秀

(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1911年美国人类学家Franz Boas首先发现美国印第安语中有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一个命题的信息来源和肯定程度。[1]之后,研究者对这一语言现象的关注和研究由此开始,并把这一语言现象称为“言据性”(evidentiality),把能够体现这一语言现象的形式叫作“据素”(evidential)。

国外对言据性的研究可谓方兴未艾,尤其是近30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有:(1)1981年春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市召开了关于言据性研究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并在1986年出版了该会的论文集《言据性:认知的语言编码》(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正是这本论文集使言据性问题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从而确立了其在语言学领域中的牢固地位[2];(2)国际著名的语言学杂志《语用学学刊》(Journal of Pragmatics)于2001年汇编专辑出版了第六届世界语用学大会专门对言据性研究的讨论结果,说明了此研究在国际语言学界的规模已经形成。(3)2001年Mushin出版了其专著“Evidentiality and Epistomological Stance in Narrative Retelling”[3],这部著作在言据性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通过此著作,作者为我们揭示了如何在一个特定的语篇类型中研究这一语言现象,强调了言据性在语篇研究中的作用。(4)Aikhenvald基于对世界上500多种语言的语料的研究,于2004 年出版了其专著“Evidentiality”[4],对言据性的语义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与差异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也使得Aikhenvald成为言据性研究中不得不提的代表人物。以上这些研究体现了国外对言据性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这些研究对国内的言据性研究功不可没,起到了引领方向的作用。

在国外言据性研究的影响下,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04年后,从论文数量到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都日趋丰富,但在好的发展趋势下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在综述国内言据性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言据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从研究方向到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 研究现状综述

(一)论文的数量上升势头明显

国内言据性的研究起始于胡壮麟[5-7]于1994和1995两年发表的三篇文章,可以说是胡先生最早把国外言据性的研究介绍到了中国。这三篇文章不仅开创了国内学者对言据性的研究,而且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从此之后,国内言据性研究就步入发展状态。笔者以关键词evidentiality为检索词,对中国知网收录的1994年到2011年的期刊和博、硕士论文进行检索,对国内的言据性研究从数量上做了一个统计分析。这里要说明为什么用英文词evidentiality而不是相应的汉语词作为检索词:这是因为目前对evidentiality的中文翻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比如有:言据性,实据性,可证性,传信语,传信范畴,等等。本文选择的译文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言据性”。

经过检索,笔者获得43篇文章,其中期刊论文24篇,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13篇。

从年论文数量可以看出,从1994年到2011年国内言据性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研究主要集中在2004年之后,尤其是近三四年研究的数量突飞猛进,2011年达到了近10篇。可以说,言据性的研究在国内已逐渐走热。

(二)研究内容从理论的引介走向多样化

最初国内的言据性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国外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成果,如胡壮麟主要是对20世纪80年代国外语言学界言据性研究的代表人物的最新成果做了介绍,主要包括 Chafe[8]、Anderson[9]和 Willett[10]对言据性的研究成果。严辰松[11]主要介绍了Chafe传信范畴的五个基本要素:(1)知识;(2)可靠程度;(3)知识获取方式;(4)知识来源;(5)知识与期望的差异,然后详细说明了Chafe研究成果中关于英语传信语的各种类型。牛保义[12]比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外传信范畴研究的简史,说明了国外传信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房红梅[13]综述了国外传信范畴研究的现状,之后提出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综述性和介绍性的文章引起了后来研究者对言据性的浓厚兴趣。

从2004年之后国内言据性研究的上升势头明显,经过笔者对这些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统计,发现研究的数量不仅逐年增加,而且研究的内容趋于多样化,有对理论的探讨,如房红梅[14]的《言据性·主观性·主观化》一文探讨了言据性与主观性的关系问题,继而从“历时”的角度来具体阐释一些据素的主观化过程,以此说明言据性也存在着主观化的演变过程;王天华[15]《论言据性的语义范围》尝试了运用“范畴”和“原型”的概念解释言据性语义现象。

除了理论介绍和阐述之外,国内许多研究者开始研究言据性的各种功能,如言据性的人际意义、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等等。汉语言据性的研究以及英汉语言类型学的对比研究,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内容。可以说研究的局面已打开,不再拘泥于最初的引介和简单的据素描写。

(三)研究层面从单纯的据素描写走向语篇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笔者发现研究者们越来越注重从语篇层面研究言据性语言现象,不再拘泥于脱离语境静态地对某一语言中的据素进行描写,而是致力于发现这一语言范畴在一个语篇中的体现形式、出现频率以及功能。其实早在1994年胡壮麟的文章中就已提出在语篇层面上研究言据性,他在《可证性,新闻报道和论辩语体》一文中分析了一篇英语辩论性质的新闻报道中言据性的使用情况,并结合Chafe对英语书面语和会话语体语篇传信表达的研究,通过定量统计,对比分析了英语书面语、会话、新闻报道和辩论四种不同语体语篇中传信语的类型、使用频率的异同。这篇文章推动了后来研究者在语篇层面对言据性的研究。

在胡先生研究的影响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言据性的语篇类型的研究,如对新闻语篇中言据性的研究有:高晴[16]对英语气候变化新闻中言据性的研究;汤斌[17]对英语疫情新闻中的言据性的语篇特征进行分析,等等。学术语篇也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一个语篇类型,如杨林秀[18]对科研论文中言据性的人际意义的探讨;孙自挥和陈渝[19]对大学生在论文中使用言语证据手段的考察;陈颖[20]对汉语学术话语中的言据性的多重功能的研究。除了新闻语篇和学术语篇,广告语篇也是言据性研究的一个领域,如谢文婷[21]和张敏灵[22]对英语广告语篇中的言据性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从语篇层面对言据性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此外,除了对单个语篇类型的研究,我们也发现了有论文对不同语篇类型中的言据性做比较研究,上文所提到的胡壮麟的《可证性,新闻报道和论辩语体》一文就开了此方面研究的先河。后来的张桂攀[23]则分析了言据性标记在四种不同语类(总统辩论,社论,访谈和学术论文)中的分布规律和使用差异,指出言据性具有很高的语类敏感性。

从以上综述我们可以看出,语篇层面的研究已经成为言据性研究的一大块内容,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向。

(四)形式和功能相结合

最初的言据性研究以描写据素为主要任务,但我们在目前的研究中发现,很多研究者开始注重在言据性研究中将形式和功能相结合,更多地去关注言据性在语言形式背后的各种功能。如汤斌的博士论文《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考察了言据性在此语篇类型中的语篇特征;杨林秀在《科研论文中的言据性》中在以往言据性分类的基础上考虑到科研论文的语类特点,提出自己的言据性分类,并考察其词汇语法形式,建立了一个多角度人际意义“三成分模式”,探讨言据性作为一种语篇策略在科研论文中的三种人际功能:作为评价手段的言据性;作为元语篇的言据性;体现作者身份的言据性。论文还讨论了言据性的使用和选择,以及言据性在科研论文中的人际功能之间的双向影响和制约关系。王丽[24]在《中文娱乐新闻中实据性词的语用分析》中,以关联理论为基本的理论框架,分析实据性词在交际中是怎样体现出自身独特的交际功能的,有助于新闻记者在撰写新闻时了解实据性词的功能,注意对实据性词的选择运用,从而准确地表达新闻内容。李健雪[25]在《论实据性策略对英语学术书评动态建构的制约作用》中,分析实据性策略对学术书评建构的影响及其影响的方式和程度,认为实据性策略一方面能充分体现书评作者与读者、原作、原作者、书评本身之间的多维度动态关系,另一方面能够反映作者介入以及介入度的实据性策略,并能预测英语学术书评的性质和类型。

由此可见,很多研究者已不满足于单纯的据素描写,而把言据性放置于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去探讨言据性形式背后所产生的多种功能。

(五)对汉语言据性的研究增多

国内言据性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本土研究,把汉语当作研究的语料,而不仅仅局限于英语。对汉语言据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汉语言据性据素的描写性研究。朱永生[26]在《试论现代汉语的言据性》一文中,首次对汉语传信范畴的分类和传信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说明了汉语传信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之后,张成福和余光武从言据性的功能入手,分析汉语言据性的语言表达形式,提出了汉语插入语传信功能的等级关系(陈实功能>总结功能>推测功能>阐释功能>转述功能)。

2.语篇层面及功能方面的研究。赖小玉[27]以汉语言语交际为语料,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提出汉语言据性可分为感知、推理和传闻三大类的观点,并概括其语言表达形式,分析说话者使用言据性表达所受语境制约的因素和顺应的过程,最后总结出汉语言据性表达的语用功能。陈颖从语篇的角度对汉语学术论文和历史教科书中的传信语的使用情况做了研究,提出可以通过传信语的使用情况来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差别:对学术论文中的传信语的研究着重于研究它的语用功能及其反映的学术社会意识,为学术论文的写作提供借鉴;对历史教科书的研究是从“传信范畴”的角度,揭示真理的相对性及教科书是如何运用语言来选择和反映客观世界的,提出在教科书中传信语有时会起到逆向的作用。

3.英汉对比研究。王国凤和喻旭燕[28]突破目前言据性类型学研究的局限,探索了汉英新闻语篇在言据性这一特定文体特征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从认知和社会文化角度挖掘其共性和差异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阐述新闻语篇区别于其他语篇的独特言据性特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汉语为言据性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把汉语作为语料来研究言据性已成为言据性研究的另一大趋势。

(六)注重理论对言据性的解释

在检索到的论文当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很多研究者重视用现有的语言学理论对言据性做解释,这有助于揭示言据性现象的本质。其中,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来做研究的较多,房红梅的博士论文《言据性的系统功能研究》就是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出发,探讨了言据性的本质和人际意义[29]。系统功能语言学虽然没有把言据性作为独立的范畴来研究,但已从不同的角度,如及物性系统、情态、人际隐喻等方面对言据性语言现象进行了阐释,并认为言据性具有如下本质特点:(1)言据性揭示了语言、语言使用者、世界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世界的认知角度;(2)言据性在本质上是主观性的;(3)言据性是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语言现象;(4)言据性体现语言的人际意义,协调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之后,不少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言据性的解释力。事实上,韩礼德(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法导论》(2004年版)中就提到了言据性[30],可见这位世界语言学界的杰出代表也重视对言据性在系统功能中的研究。汤斌的《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一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探讨言据性在英语疫情新闻中的语篇特征。杨林秀的《科研论文中的言据性》也是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并基于此理论的基本概念,如语义与词汇语法的体现关系、语法隐喻、形式与功能等等,在全面展示了言据性在科研论文中的词汇语法表现形式之后,探究形式背后的功能,即言据性的人际功能。此外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做理论框架的还有高晴的《英语气候变化新闻中的言据性的人际功能探析》。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功能语言学确实对言据性的形式和功能都有较强的解释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外,还有三篇文章涉及其他理论,如语用学当中的顺应论,以及认知语言学当中的框架理论。如上文提到的赖小玉就是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分析说话者使用言据性表达所受的语境制约因素和顺应的过程。徐婷[31]在视角空间理论框架中探讨了言据性问题,认为大部分的据素都可以承担空间构建语的功能,构建出各种不同的空间,如时间空间、领域空间、视角空间,等等。据素不仅能够构建新的空间,而且还可以实现视角的四种表征形式,即直接、间接、自由直接和隐含视角。

二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1.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内研究言据性的近20年中,研究内容趋于多样化,但是缺少对理论的深入探讨,更多的只是对某一模式的简单应用,而忽略了对这一现象的本质层面的发掘。比如目前言据性研究很多有争议的问题,如言据性定义的界定,分类的标准,言据性与其他语言范畴,比如情态、特别是认知型情态的关系,据素的可信度问题及其与语境的关系等方面,很少有人去触及。而笔者认为,忽略了对基本概念的研究其实就是忽略了对此语言现象的本质的研究,这会使得言据性其他方面的研究有些立足不稳,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对此加以重视。

2.有很多研究者用现有的语言学理论对言据性问题做解释,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把我们对言据性的理解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但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的理论略显单一,大多数都集中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还有少数触及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这些研究都说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言据性现象的解释度。但今后的研究应该拓宽到其他理论和学科,如可以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探讨新闻语篇中言据性所传达的意识形态。其他的角度还有积极话语分析、会话分析、元话语理论、社会语言学、心理学等等,相信这种跨学科多理论的研究可以为言据性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

3.语篇层次研究趋势明显,但语篇类型过于单一。从统计的数据看,目前的研究从语篇层次和语篇类型的角度研究言据性已成为趋势,但语篇类型过于集中,如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新闻语篇、学术语篇和广告语篇的某些次语类,对其他一些次语类和语篇类型的涉及不多,如书评、社论、机构性话语、自然会话、课堂会话等等。因此,今后的研究在语篇类型上的拓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4.英汉对比研究出现了一些,但数量不多,挖掘不够。从数据看,笔者只找到一篇有关英、汉语在言据性使用方面的对比研究论文,即王国凤和喻旭燕对汉英新闻语篇在言据性这一特定文体特征上的共性和差异性的研究。其实从类型学的角度对言据性的研究国外并不鲜见,如Willett就比较了八种语言中的言据性系统,Palmer[32-33]和 Aikhenvald 也对不同语言中的言据性做了类型学研究,这些研究都表明了言据性在语言中的普遍性,但同时又存在差异,比如有些语言是用语法体现据素,有的是用词汇来体现,还有的是用语法和词汇共同来体现。英语和汉语的言据性系统区别到底在哪里,同大于异,还是异大于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研究去寻求答案。

5.目前的研究中有很多已很注重语料库的使用,尤其是语篇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都是采用自建的语料库,按照自己的工作定义和分类,先对语料库进行标注,再通过检索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然后对数据呈现出的频率和趋势进行分析讨论。但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语料库的规模都不大,这影响到了数据结果的说服力,所以在规模上语料库有待提高;二是缺乏共用语料库的建设,研究者都是自己建语料库,未来如果可以的话应注重共用语料库的建设,那样就可以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方便,节省标注时间。

6.未来研究的新方向: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在检索结果中有一篇论文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即叶爱英[34]对汉语中语气词“吧”的言据性的研究。目前大部分研究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即从言据性的语义和功能出发,对语义的词汇语法进行描写,而这篇文章的研究顺序正好相反,是从词汇语法出发,即从“吧”出发,然后去研究它在不同语境下所体现的不同的语义和功能,比如最后就得出“吧”的言据性语义是多重的,如可以体现信度,也可以表示假设和预期,同时体现的功能也是多重的。笔者认为这样的研究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的某个特定的据素,这对自上而下的研究是个补充,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某个据素在不同语境下的多重语义和功能。

三 结论

从上文对言据性研究现状和特点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的言据性研究从最初的理论引介和阐述,到对言据性的各种功能,如言据性的人际意义、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等等的研究,研究的局面已全面打开,汉语言据性的研究以及英汉语言类型学的对比研究,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内容,研究不再拘泥于最初的引介性的文章和简单的据素描写,更注重的是对言据性本质和功能的阐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今后言据性研究的方向:对言据性的现象和本质的阐述;多理论多角度的解释;语篇类型的研究;汉语中的言据性;研究方法上的跨学科运用,等等。本文首次展现了目前国内言据性研究的状况,尤其是提出的研究方向对今后的言据性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可以说,未来的言据性研究大有可为的空间,但需要从多层面、多学科、多理论范式的背景下展开,可谓任重而道远。

[1]Boas F.Handbook of American Indian Languages Part 1[M].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11.

[2]Dendale P,Tasmowski L.Introduction:Evidentiality and related notion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1(33):339 -348.

[3]Mushin I.Evidentiality and Epistemological Stance:Narrative Retelling[M].Amsterst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1.

[4]Aikhenvald,Alexandra Y.Evidentialit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5]胡壮麟.语言的言据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6]胡壮麟.可证性,新闻报道和论辩语体[J].外语研究,1994(2):1-7.

[7]胡壮麟.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1995(2):1-11.

[8]Chafe W,Nichols J.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C].Norwood,N J: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6.

[9]Anderson L B.Evidentials,paths of change,and mental maps:Typologically regular asymmetries[C]//Chafe W,Nichols J.Evidentiality: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NJ:Albex,1986.

[10]Willett T.A cross- linguistic survey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evidentiality [J].Studies in Language,1988(12):51-97.

[11]严辰松.语言如何表达“言之有据”:传信范畴浅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1):4-7.

[12]牛保义.国外实据性理论研究[J].当代语言学,2005(1):53-61.

[13]房红梅.言据性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6(2):191-196.

[14]房红梅,马玉蕾.言据性·主观性·主观化[J].外语学刊,2008(4):96-99.

[15]王天华.论言据性的语义范围[J].外语学刊,2010(1):81-84.

[16]高 晴.英语气候变化新闻中的言据性的人际功能探析[J].外语研究,2011(2):323.

[17]汤 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的语篇功能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

[18]杨林秀.英语科研论文中的言据性[D].厦门大学,2009.

[19]孙自挥,陈 渝.大学生英语论文写作的言据性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4-48.

[20]陈 颖.汉语学术话语中传信语的多重功能研究[J].语文学刊,2010(2).

[21]谢文婷.英语广告语篇中的实据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

[22]张敏灵.语用视角下广告语篇的实据性分析[D].西南大学,2009.

[23]张桂攀.言据性的语类分布特征研究[D].燕山大学,2010.

[24]王 丽.中文娱乐新闻中实据性词的语用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

[25]李健雪.论实据性策略对英语学术书评动态建构的制约作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7(5):30-35.

[26]朱永生.试论现代汉语的言据性[J].现代外语,2006(4):331-337.

[27]赖小玉.汉语言语交际的言据性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3):85-88.

[28]王国凤,喻旭燕.汉英新闻语篇言据性类型学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2):30-33.

[29]房红梅.言据性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

[30]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 M I.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2004.

[31]徐 婷.视角空间理论框架中的言据性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2]Palmer F.Modality and the English Modals[M].London:Longman,1990.

[33]Palmer F.Mood and Modal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4]叶爱英.论语气词“吧”的言据性[J].文教资料,2008(7).

猜你喜欢

语言学语篇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