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低碳经济研究进展

2013-08-15程全国于明华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能源经济研究

程全国,于明华,李 晔

(沈阳大学a.科学技术研究中心;b.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44)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极端天气和特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使人们意识到气候变化将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认为,与1980—1999年相比,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所评估的20%~30%的物种可能面临增大的灭绝风险.

2003年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的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立即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引起共识.该书指出,低碳经济的目标是降低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是通过人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使经济活动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生态化;其本质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同时也已出现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超常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亟需探索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低碳发展之路.

因此,以“低碳经济”为关键词的课题已成为国内外环境、经济、社会、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也有所不同.国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总结国外现有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定量研究,研究重点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碳减排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等;二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制度研究,集中在对碳税和碳交易、能源政策制度等的效果研究,成本-效益研究,以及改进方法;三是低碳社会建设研究.

由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阶段不同,加之我国政治体制及市场机制的特殊性,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有别于国外研究.本文从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经济低碳、能源低碳、低碳城市、技术低碳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等六方面对国内低碳经济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现阶段研究进展,以期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1 低碳经济的专题研究

1.1 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对关键概念的清晰理解和明确定位是有效开展该领域研究的基本前提,但当前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有学者偏重于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定位,冯之浚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其基本特征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2].也有学者从环境影响、能源效率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总结,潘家华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一定碳排放的约束下,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具有“低碳排放”“高碳生产力”和“阶段性特征”三个核心特征[3].

还有部分学者以全面系统的观点对低碳经济进行了阐释,认为低碳经济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①综合性,即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②战略性,即低碳经济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进行一次全新变革,是人类调整自身活动、适应地球生态系统的长期的战略性选择,而非一时的权宜之计;③全球性,即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整体,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全球性,涉及人类共同的未来,超越主权国家的范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单独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低碳发展需要全球合作[4].

对概念和地位的准确界定,明确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各自特点,将是未来研究中亟需解决的基础问题.这将使政府工作者、企业和民众形成对低碳经济的准确认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低碳经济”,而不至于在诸多发展理念的名词中迷失方向,进而稳步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经济结构及产业低碳研究

经济低碳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多数国内学者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5],所以众多的路径建议中都会将调整产业结构放在首要位置.庄贵阳认为,我国在重化工业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实现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遏制奢侈浪费、发挥碳汇潜力以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6].

也有部分学者针对当前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的主流观点,提出不应只重视结构性减排,应同时关注传统产业内部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才能真正实现低碳经济.潘家华认为,中国要低碳化,靠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受当前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约束,空间有限[7].李健、周慧对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省域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联特征并不相同,即我国各省域产业结构变动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单一、精确的演变规律,因此,应尊重地方经济发展的异质性,统筹考虑各省域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不同的关联特征,制定适宜的低碳发展措施,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各地碳减排指标的量化分化等[8].

除经济结构的低碳化研究外,关于低碳产业这一新领域的发展也有一些研究.蔡绍洪、和思鹏提出了能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优化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 循环产业集群模式,研究认为,该模式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西部地区绿色增长极的最佳途径[9].卞继红从低碳经济的含义和特征出发,分析了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10].李健、徐海成从产业低碳化、低碳技术产业化和低碳产业规模化角度出发,研究了低碳产业的特征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11].总体而言,关于低碳产业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理念构想阶段.

1.3 能源低碳研究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能源部门具有关键作用.史立山认为,构筑低碳经济体系,应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做好能源运行管理等方面着手,从法律、政策、技术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统筹协调[12].刘琦对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研究认为,中国的清洁能源发展应统筹做好相关规划,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有序开展核电建设,积极推进水电开发,进一步提高火电高效清洁化水平[13].陈柳钦认为,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实现途径主要有: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的安全利用等[14].

张乃根从法学的角度指出,鉴于目前尚缺少有拘束力的国际技术转让协定,我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期,应根据国际惯例和国情,规制反竞争的专利许可做法;区分专利侵权与合理利用,保障专利技术的转让后续研发;制定太阳能和风能技术标准和相关专利许可规定;适当强制许可使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清洁能源技术专利;大力推进CDM项目开发,促进发达国家在我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15].刘卿等研究了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已取得的成绩及当前存在的政策性障碍及市场壁垒等问题[16].郑方能等提出制定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构想,从顶层设计和具体设想两个层面阐述了加强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若干建议[17].

1.4 低碳城市研究

“低碳城市”应当包括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两个层面,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不是后工业化的低碳发展,而是要探索一条工业化过程中的低碳发展模式[18].低碳城市作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城市减排和能源增效,而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作为其最终发展目标的[19].

付允、汪云林、李丁提出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化)等低碳城市发展路径[20].刘文玲、王灿认为,城市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总结出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所遵循的四种发展模式,包括综合型“低碳社会”目标模式和低碳产业拉动、“低碳支撑产业”、示范型“以点带面”三种过渡模式[21].毕军从城市系统物质流的角度认为,低碳城市建设应包括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排放低碳化四个方面[22].

城市规划视野中的低碳城市应具有如下特征:合适的规模、紧凑的形态、发展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能促进低碳技术和政策的实施[23].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问题是,确立合理的低碳发展目标,根据城市发展阶段选择降低碳强度目标或总量控制目标;明确重点领域,应着重关注空间布局、产业、建筑、交通和基础设施五大领域;建立适当的保障机制,通过目标考核机制、市场机制和舆论引导,保证低碳规划的实施[24].张京祥认为,对于规划界既要充分重视低碳城市这个新的议题,积极探索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但也要超越“低碳城市”,不停留在片面强调“低碳城市”的层面,更应去建立更大、更综合的生态观、可持续的发展观,过于片面、应景式地强调“低碳城市”有可能会迷失方向,影响规划师更加理性、综合的思考[25].

1.5 技术低碳及相关研究

低碳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科技支撑体系包括:知识研究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和技术传播系统、科技资金保障系统、科技监督与监测系统[26].我国低碳技术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产业发展超前压缩了技术创新空间;低碳技术系统性发展差;成本和信息障碍[27].

金涌等认为,科技创新推进CO2减排可以有以下方向:强化节能、优化工艺路线、优化替代产品、开发CO2捕集技术以进行利用和埋藏、发展CO2利用技术[28].

学者们对于政府在低碳技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很多研究,具有较为一致的结论,即政府在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扩散、转移中都具有关键作用.黄栋研究认为,我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要点为: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加强低碳技术平台建设与能力建设;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29].张发树、何建坤、刘滨运用博弈论方法,分别从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角度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研究认为,虽然技术转移的实施主体是企业,但国家在低碳技术国际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30].王靖宇等研究认为,政府对于低碳技术扩散的不同管理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单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低碳技术国际合作是发展中国家促进低碳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31].朱翠华研究了政府在企业研发及使用低碳技术中的作用,认为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先导性的作用,进行全面的低碳规划设计,通过政府干预使企业的低碳生产成为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最优选[32].

在专业技术的低碳研究领域,已有部分学者开始触及.殷素红等以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方法,界定了水泥产业的范围和边界,绘制了技术路线图边界范围链图,对水泥生产各环节的碳减排重要性进行了分级,并提出和分析了水泥产业低碳技术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目标的各阶段重要性要素及排序[33].袁建华等分析了低碳经济时代发电设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对降低CO2排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上海电气电站集团节能减排的战略举措[34].杨颖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验和数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降耗和减排措施,阐明了低碳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35].周光海介绍了深圳地铁在列车车辆、工程车辆、车站空调和通风、电扶梯、车站屏蔽门、车站及区间照明等系统中所进行的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指出在进行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过程中,要对各有关子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和建设,力求使整个轨道交通工程达到最佳的低碳状态[36].高富强等研究了陶瓷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应采用先进烧成技术、循环技术等方法实现陶瓷行业的低碳化[37].

技术进步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没有技术进步,只会发生能耗转移而不会有实质性减少.产业竞争力的最终来源是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38].能源供应、工业生产、交通运输、CO2捕集利用等各部门内技术的深入研究都将是很有意义的方向.此外,在相关的政府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方面也将是该领域的重点课题.政府是低碳技术发展的推动者,在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与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与低碳技术发展相关的公共政策驱动机制及发展策略方面将大有可为.其中,对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培育和管理等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1.6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39].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创造一整套有利于低碳经济生存发展的制度,形成配套的制度环境和制度保障.应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调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使其成为市场调控者和服务者,创造低碳产品优势竞争的市场环境,创造低碳经营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法律环境.应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引导作用[40].中国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如下难点:经济结构的特征与刚性;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定位;低碳技术研发不足;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成本很高[41].

付允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42].

刘鸿渊等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区域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43].刘慧针对武汉市当前面临传统重工业结构依旧较明显、工业成为重能耗主体、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的现状,构建并分析了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路线图,从政府、企业、高校和社会四个方面给出相关建议[44].

低碳经济的系统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取决于中观层面的地方政府及微观层面的企业的生产行为与消费者行为,既与纵向层面的部门协调有关,也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的竞争合作有关.因此,未来的研究视角应从当前宏观层面的方式与形式转向微观的内在运行机理,在内容上应开展对城市或区域的实证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2 讨 论

学者们近年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低碳经济的所有相关领域,包括低碳社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甚至碳金融和碳交易等,内容丰富,方法多样.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研究方法从定性开始转向定量分析,从理论性分析开始转向实证研究.但是目前对低碳经济尚未形成统一界定,研究方法上缺乏经济学理论的坚实基础,政策研究和实证研究缺乏可操作性建议,技术支撑体系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还停留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上,对其内在机理、运行机制及适用条件等的研究还不多见.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内容比较全面,但研究深度不足,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定性分析和政策性建议,缺乏相应的实践研究及定量研究作为支撑.

综观低碳经济研究现状,除了已经形成的研究热点需要继续深入探讨之外,结合国际研究进展与我国的发展实际,本文认为未来国内的重点研究方向为:①注重研究的实践性与数理模型应用.由于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对各种典型城市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碳减排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等进行实证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②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化理论研究.低碳经济是涉及经济、环境、社会、技术的系统问题,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学科理论,尤其是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将在低碳经济研究领域大有可为.③政策制度的构建及其效果与改进研究.金融系统、能源系统、技术创新或产业调整等方面实现真正的低碳发展,都将依赖于有效的政策制度及其执行.因此,公共政策的构建研究及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1]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R].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2003.

[2] 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13-19.

(Feng Zhijun,Niu Wenyuan.Low-carbon Economy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J].China Soft Science,2009(8):13-19.)

[3] 潘家华.经济要低碳,低碳须经济[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76-81,92.

(Pan jiahua.Economy Should be Low-carbon,Low-carbon Should be Economical[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1,25(2):76-81,92.)

[4]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84-87.

(Jin Leqin,Liu Rui.Low-carbon Economy and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J].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2009(1):84-87.)

[5] 胡春力.实现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产业结构升级[J].开放导报,2011(4):23-26.

(Hu Chunl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J].China Opening Herald,2011(4):23-26.)

[6]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Zhuang Guiyang.An Analysis of “Low Carbon Path”Potentials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J].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conomy,2005,8(3):8-12.)

[7] 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绿叶,2009(5):20-27.

(Pan Jiahua.How to Develop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J].Green Leaf,2009(5):20-27.)

[8] 李健,周慧.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7-14.

(Li Jian,Zhou Hui.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22(1):7-14.)

[9] 蔡绍洪,和思鹏.低碳经济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J].生态经济,2011(3):64-67,78.

(Cai Shaohong,He Sipeng.The Contex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 the Western Region Selection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Ecological Economy,2011(3):64-67,78.)

[10] 卞继红.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思考[J].生态经济,2011(1):58-60,66.

(Bian Jihong.Low Carbon Economic Mode of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in China[J].Ecological Economy,2011(1):58-60,66.)

[11] 李健,徐海成.低碳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81-84.

(Li Jian,Xu Haicheng.Problems and Strategy for Lowcarbon Economy Industry Development[J].Science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10,27(22):81-84.)

[12] 史立山.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途径[J].中国市场,2010(29):82-85.

(Shi Lishan. Approaches for Building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J].China Market,2010(29):82-85.)

[13] 刘琦.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26(1):1-2.

(Liu Qi.Studies on China's New Energy Development[J]. Advances of Power System &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10,26(1):1-2.)

[14] 陈柳钦.低碳能源: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市场,2011(33):31-38.

(Chen Liuqin.Low Carbon Economy:The Necessary Way of China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J].China Market,2011(33):31-38.)

[15] 张乃根.论后《京都议定书》时期的清洁能源技术转让[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9-77.

(Zhang Naigen.On Transfer of Clear Energy Technology in Period Post Kyoto Protocol[J].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1(1):69-77.)

[16] 刘卿,刘蓉蓉.论中美清洁能源合作[J].国际问题研究,2011(2):29-32,52.

(Liu Qing,Liu Rongrong.Comments on China-U.S.Clean Energy Cooperation[J].International Studies,2011(2):29-32,52.)

[17] 郑方能,封颖.确立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1(4):125-129.

(Zheng Fangneng, Feng Ying. Considera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Establishing National Strategy 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 Clean Energy[J].China Soft Science,2011(4):125-129.)

[18]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等.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1-7,12.

(Liu Zhilin,Dai Yixin,Dong Changgui,et al.Lowcarbon City: Concepts,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J].Urban Studies,2009,16(6):1-7,12.)

[19] 孙钰,李泽涛,姚晓东.城市发展新机遇的选择:低碳城市模式探析[J].生态经济,2011(5):59-62.

(Sun Yu,Li Zetao,Yao Xiaodong.The Choice of New Urban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Probe the Low Carbon City Mode[J].Ecological Economy,2011(5):59-62.)

[20] 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10.(Fu Yun,Wang Yunlin,Liding.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ping Path of Low Carbon City[J].Impact of Science on Society,2008(2):5-10.)

[21] 刘文玲,王灿.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7-22.

(Liu Wenling,Wang Can.Practice and Patterns of Low Carbon City Development [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4):17-22.)

[22] 毕军.后危机时代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12-16.

(Bi Jun.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Low Carbon City in China at the Post-crisis Time[J].Nanjing Social Science,2009(11):12-16.)

[23] 余猛,吕斌.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变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7):20-24.

(Yu Meng,LüBin.Low Carbon Economy and Changes of Urban Planning[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7):20-24.)

[24] 陈洪波.低碳城市规划:目标选择与关键领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82-86.

(Chen Hongbo.Low-carbon City Planning:Targeting and Key Area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1,25(2):82-86.)

[25] 张京祥.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风潮的再思考[J].规划师,2010,26(5):5-8.

(Zhang Jingxiang.Reconsideration on the Trend of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J].Planners,2010,26(5):5-8.)

[26] 刘勇,张郁.低碳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初探[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2):75-79.

(Liu Yong,Zhang Yu.Technology Support System of Low-carbon Economy [J]. Scientific Management Research,2011,29(2):75-79.)

[27] 王文军,赵黛青,陈勇.我国低碳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2):84-91.

(Wang Wenjun,Zhao Daiqing,Chen Yong.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Problem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hina's Low Carbon Technology[J].China Soft Science,2011(12):84-91.)

[28] 金涌,王垚,胡山鹰,等.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9):4-13.

(Jin Yong,Wang Yao,Hu Shanying,et al.Low Carbon Economy:Idea,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J].Engineering Science,2008,10(9):4-13.)

[29] 黄栋.低碳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J].中国科技论坛,2010(2):37-40.

(Huang Dong.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olicy Support of Low Carbon[J].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2010(2):37-40.)

[30] 张发树,何建坤,刘滨.低碳技术国际转移的双重博弈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2-16.

(Zhang Fashu,He Jiankun,Liu Bin.Double Games on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Low-carbon Technologie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4):12-16.)

[31] 王靖宇,史安娜.低碳技术扩散中政府管理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19-22.

(Wang Jingyu, Shi Ann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on the Behavior of Government in Low-carbon Technology Diffusion [J].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2011,25(5):19-22.)

[32] 朱翠华.企业研发使用低碳技术的政府作用研究[J].开放导报,2011(2):72-75.

(Zhu Cuihua.On Government Role in Corporate R&D for Low Carbon Technology[J].China Opening Herald,2011(2):72-75.)

[33] 殷素红,庞翠娟,余其俊,等.水泥产业低碳技术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目标研究分析[J].水泥,2012(4):1-6.

(Yin Suhong,Pang Cuijuan,Yu Qijun,et al.The Analysis on the Market Demand and the Industrial Object of Cement Industry[J].Cement,2012(4):1-6.)

[34] 袁建华,徐强,王志成,等.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在低碳经济中的发展机遇[J].华东电力,2010,38(11):1760-1762.

(Yuan Jianhua,Xu Qiang,Wang Zhicheng,et al.The Opportunities for Shanghai Electricity Power Generation Group in Low Carbon Economy[J].Huadong Electricity,2010,38(11):1760-1762.)

[35] 杨颖.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技术应用研究[J].机车电传动,2010(6):1-6,15.

(Yang Ying.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 Urban Trail Transportation[J].Railway Technical Innovation,2010(6):1-6,15.)

[36] 周光海.低碳技术在深圳地铁的应用探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7):4-5,23.

(Zhou Guanghai.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Low-carbon Technology in Shenzhen Metro[J].Urban Mass transit,2010,13(7):4-5,23.)

[37] 高富强,刘艳春,曾令可,等.陶瓷行业的低碳技术[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0,04(4):600-604.

(Gao Fuqiang,Liu Yanchun,Zeng Lingke,et al.Lowcarbon Technique in Ceramic Industry[J]. Material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10,4(4):600-604.)

[38] 毕小青,王代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要素和分析方法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9,21(5):34-37.

(Bi Xiaoqing, Wang Daili. Decisive Elements and Analyzing Method of Culture Industry's Competitiveness[J].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2009,21(5):34-37.)

[39] 侯军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10(8):26-28.

(Hou Junqi.The Study on Development Mode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J].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2010(8):26-28.)

[40] 丑洁明,封国林,董文杰.构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1):48-53.

(Chou Jieming,Feng Guolin,Dong Wenjie.Construction of China's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s[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1):48-53.)

[41] 王多云,张秀英.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难点与路径设计[J].兰州学刊,2010(10):33-35.

(Wang Duoyun,Zhang Xiuying.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Design of Pathways of Development Mode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J].Lanzhou Academic Journal,2010(10):33-35.)

[42]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Fu Yun,Ma Yonghuan,Liu Yijun,et al.Development Patterns of Low Carbon Economy[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18(3):14-19.)

[43] 刘鸿渊,孙丽丽.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169-172.

(Liu Hongyuan,Sun Lili.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Mechanism of Cross Regional Low-carbon Economy[J].Soft Science,2011(3):169-172.)

[44] 刘慧.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33(3):488-491.

(Liu Hui.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based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Wuhan[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gineering,2011,33(3):488-491.)

猜你喜欢

能源经济研究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