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逻辑性
2013-08-15薛明珠陈树文
薛明珠, 陈树文
(北京交通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4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1-32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所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必然要求。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具有较强的历史逻辑性。
一、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标志
社会主义社会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社会状态,它是人类实现其最高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始阶段,然而理想和现实是不同的,现在依然处在社会主义社会初阶段,达到最高理想境界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社会里,只有树立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才不会被干扰所惑,才不为困难所惧,才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经验的提炼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2]。每一个社会形态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出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推陈出新。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科技知识极度匮乏的原始社会,人们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有着一种普遍的敬畏感,普遍的原始意识是原始社会人们思想状态最确切的表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和部落意识逐渐被国家意识取代,因而原始意识由分散逐步走向了整合,不过为了方便对老百姓进行统治,奴隶制国家依然延续了原始社会时期的鬼神信仰,由多神论转向了一神论。到了封建社会,人们依然保持着“天”的信仰,但已经不再是绝对的听命于“天”了,而是“敬鬼神而远之”,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便逐步的失去了当时的市场,为了江山永存,千秋万代,便制定了严刑峻法并辅之以严酷的思想统治,“三纲五常”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而没有更改的深入中国人血液的传统理念。近代以来,随着科学和民主思想的传入,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土崩瓦解,但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民族精粹依然保持着,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
(二)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恩格斯曾说过:“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3]。经济和政治是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对于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作为哲学自然是在精神上、文化上反映一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当然哲学也有真假之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哲学家的不同立场,他们反映的内容或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或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或错误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真正的哲学就是那些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它们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比如信仰统治百神的“天”或“帝”就成为了中国奴隶社会的标志。“仁义礼智信”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对人的基本行为的要求,它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直接越过了资本主义社会而到达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之中,它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胡锦涛同志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历史的扬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本土的、是社会主义的,因而它既要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又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共同特征,更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接续历史是我们的民族心理,体现历史的内涵是十八大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
(一)理性看待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32-33,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从未间断恰当地说明了我们是一个注重历史承续的民族。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每一个词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富强主要指经济方面的强盛,从古代到近代,中华民族一直是世界上非常强盛的民族。近代以来,国势有所衰微,所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目标首要的是富强。民主,内涵主要涉及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中国远古时代并不缺少民主的因素,只不过那是层级较低的民主,进入封建社会后民主成分退却,专制成分上升,封建社会后专制政体被打破,民主风气开始复兴。在中国共产党所引导的先进文化作用下,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并且民主的内涵仍在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这个民主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始终奋斗不渝的理想。文明,含义比较丰富,在现实生活中,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文明已经形成的一个与时俱进的文明体系,这是广泛意义上的文明。但就精神文化生活而言,中国的文化博大浩瀚,深入中国老百姓内心的,影响世界的文学、戏曲、艺术等数不胜数,这样繁荣的文化与古代国力的强盛是分不开的,中国是世界所熟知的文明古国。近代以来,文化软实力随着国力的变弱而暂时处于低谷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正走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大复兴的道路上。和谐,中国更有发言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主张“和而不同”、“和合而谐”,以“和为贵”著称于天下,是文明礼仪之邦。五千多年的历史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历史的延续性和民族信仰无不有重大的关系。中华民族的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并不缺乏,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更是中华民众的最朴实特点。当然,对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精华要仔细地鉴别并吸取,要抛弃其中的封建因素,用新内容去丰富和充实它。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5]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更是中国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于中国的这块土地上,关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不知历史无以把握现实,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历史是不能割断的。
(二)辩证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史
十八大报告中总结出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灵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升华。中国的发展模式既符合了规律性,也符合了目的性,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进行着不断地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学说的深化,社会主义道路的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尺,它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理论问题的精髓。当今世界上只有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这些屈指可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数最多、发展最好的国家,如今相信社会主义的国家又逐渐增多了起来。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P13。综观社会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应而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对未来的美好状态进行了设计,他们关于“幸福”、“劳动”、“和谐”等的观点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价值理想。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到苏联,与苏联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使得苏联在世界上成功地建成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了一条模式,但由于国际、国内原因,苏联社会主义最终走向了失败。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而是因他们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所造成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在苏联传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值得认真思考,这是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历史原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希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品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稳定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追求,是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统一。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了时代要求
不管是国家还是群体,其价值观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体现了自发形成与自觉建构的辩证统一,它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构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群众的自觉创造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现实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反映并服务于现实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立命之本,其关注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各种社会要求。
(一)体现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在“三化”大背景下,我国人民群众的构成成分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多变性、差异性等越发明显,成为了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所争夺的对象。人民群众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要依托,没有一个极强的向心力是无法凝聚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的。这个向心力就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信仰,现在要做的就是以最简洁、最明了的方式和语言把这个共同信仰提炼出来,并使人民群众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外化为自身的行动,形成为自身的习惯。理论只有从群众中来,再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的功夫,另外还要推广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样才能转换成人民群众的精神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6]要使人民群众所接受,尊重并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则是前提,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抓住人民群众这个基础就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重突出了这一点,这也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给人们提出的压力和动力。
(二)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十八大报告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这就足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趋向。从人的价值实现的角度来说,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是每个人最崇高的愿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重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天人合一”这样的朴素的全面发展的崇高价值理想,这既是生态学意义上的社会发展内涵,也是规律学、价值学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中国古典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的最高价值理想有极大地相似之处,这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能够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原因。理想性、先进性、引导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需要看历史和现实,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和个人基本要求的有机统一,人本因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内涵。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成的事情,必须逐步走向最高境界。当前要:“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7]。
(三)体现了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实社会和理想社会辩证统一的具体体现,它的凝练是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一个有力措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是社会主义的,因而从凝练核心价值观过程以及结果中体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就是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具有与时俱进性质的纲领性指导,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所体现的12个词的每一个阶段既有量的不同,更有质的区别,这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人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最新的说明,明确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二者密不可分,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8]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社会目标,这也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所追求的“大同社会”理想的深入发展。然而最高社会理想并不是社会现实,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继而是上层建筑。在实现这个最高社会目标的过程中,每一时代的人都会表现出与其他时代所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既注重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又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现实,在内涵中实现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辩证统一。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11.
[4]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7]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