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创设的思考

2013-08-15武文茹

关键词:科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武文茹

(闽江学院 学报编辑部,福建 福州 350121)

2011年3月21日至4月2日,《光明日报》连续刊发“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讨论中国高校学报改革发展的方向问题,一时引起学术界尤其是学报界的广泛热议,主要讨论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及创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等核心问题。其实,这次讨论的背景来自高校学报的两个主管部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学报改革的共同诉求。

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就指出高校社科学报存在四个问题:有些主办单位对学报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不少高校社科学报满足现状,主动进取精神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高校社科学报还存在着发行量偏小,不同程度地存在求生存、图发展的突出问题。[1]为应对和解决这些难题,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名刊工程”:“通过国家(包括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学报的改革,在五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社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其中,培育出5 至10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科学报。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2]2009年,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的李东东也指出高校期刊现存的三个问题:封闭办刊、理念落后;缺乏专业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资源分散,出版力量单薄。鼓励高校期刊向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3]

正是这些来自“上层”主管部门的改革声音,才带动了办刊人沿着这个路径进行思考,以至于引发《光明日报》对此的讨论。2010年,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刊学报就提出“名刊工程”专业化发展方案,即联合创办数字化专业期刊的设想。2011年,近20家名刊学报的主编就专业化发展方案形成共识:成立联合编辑部,对纸本综合性学报拟发表的文章进行同步数字化、专业化重组,在主要一级学科联合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传播。在论文组合上,分别以综合性和专业性见长;在出版载体上,分别以纸本和数字版为主;在出版时间上,两者则力求完全同步。首批推出的系列专业期刊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哲学学报》《历史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社会学报》《教育学报》《传播学报》,统一封面和版式设计。[4]其实,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这一中国大学学报“旗舰”的完整构想,最初则来自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剑的长篇论文《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思想。[5]

走过百年历史并有过多次辉煌时期的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进入新世纪以来确实出现了一些严重制约其发展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国家报刊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改革和转型是必要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转型?转向何方?难道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是其唯一的出路吗?难道非要出版纸本学报后再将其数字化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吗?就目前中国高校体制及其学科专业设置情况而言,这种“专业化转型”是否为时尚早而不可避免地带有理想化色彩?是否脱离了除名刊学报以外的全国众多(2500多所)普通高校社科学报(1300多家)的实际情况?如果大家都跟风而起,高校社科学报是否又会变成另一种样态的“千刊一面”?一些名刊学报主编急于“专业化转型”,是否会使其他地方高校学报因看不到发展出路而倍感危机?是否有凭借名校绝对的学术资源优势垄断学报界话语权之嫌?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提出有别于主张“专业化转型”学者们不同的观点:笔者不认为“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发展并非是一个“可行性方案”;“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创设,不符合绝大多数中国高等院校的实际,不符合绝大多数高校社科学报的实际;它的实施,因其“乌托邦”色彩而要受到现实许多强力因素的制约。

一、受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多专业特点的制约

中国有许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包括部属综合性大学、省属综合性大学,甚至许多师范大学也具有了综合性大学的性质,还有近年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一些地方院校。综合性大学的主要特征是基础性、科学研究性和多学科性,而多学科性是指有多个学科和多个专业。既然是综合性大学的学报,当然要体现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特点,因此,长期以来综合性学报均开设一些不同学科的“专栏”。但是,综合性学报不等于完全是综合性研究,就其每个“专栏”而言,仍然属于“专业性”研究。综合性常常被指认为学报“全”与“散”之弊病的根由,但“全”与“散”不是高校社科学报的罪过,反而恰恰是其突出特点,几个“专栏”相对块状独立,不能说就是“全”与“散”。我们坚信,只要综合性大学存在,综合性学报的存在就拥有了合理性与合法性,“全”与“散”的特点就不会消失。学报合并重组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一所综合性大学有多个处于全国前列的优势学科,这也是其综合实力的表征,而非被绑架进“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行列,那么,该如何取舍与割爱?这显然是一个极其现实而无法回避的问题。

重要的还有,“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设置的均为传统学科或基础学科,如《历史学报》《文学学报》等,对于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却语焉不详甚至完全忽视,而国家又特别重视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研究。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扶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的更新发展,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6]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强调:“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7]可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进步,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新理论、新问题会不断出现,从而激发研究者的探索热情并进行综合性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从1997年至今,一直开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栏目,成果十分显著并引人瞩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1972年出现的,对于世界来说都是新问题和新理论,学界必须身体力行,予以高度关注。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因此必须采取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创设显然不利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利于新的学术理论、新的学术问题的研究。

二、受社科学报传统功能和作用的制约

从1906年中国创办第一家大学学报《学桴》到现在,大学学报的传统功能与现实责任都是展现本校科研成果,促进对外学术交流。《学桴》的《发刊词》写道:“谋刊行月,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8]1915年创办的《清华学报》宣称“本报以研究学问为宗旨,选择研究学问之文字”,“能使阅者窥知本校内容”。[9]1919年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称之“为北京大学职员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之机关杂志”[10]。1955年复刊的《复旦学报》主旨“是为便于教师发表研究成果,交流经验研究,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和重点发展”[11]。这些都显示了中国高校社科学报“平台+窗口”的刊物宗旨和功能模式的源远流长。199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12]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13]我们认为,高校社科学报不仅仅是展示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窗口和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高校一张重要的名片和另一张独特的面孔,因此,高校都特别重视学报的建设与发展。这里还有一个隐性制约纸版学报走向数字版“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人心知肚明但又不便展开论述的因素,那就是受到高校“行政化”或“官僚化”体制的制约。简而言之,数字版“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取代纸本学报,不是学报界同仁和执行主编们能够独立完成的。如果彻底取消了纸本学报,笔者敢断言,没有一个大学的党委书记或校长会欣然同意,尤其是大学排行榜前十位的名牌大学,起码目前情况是如此。

而主张“专业化转型”并进而实施“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学者,他们唯一的参照系统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期刊。通过二者的数据比较,认为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与中国社科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相比,前者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不及后者,这完全是缺乏学术自信的表现。即使真的不如后者,也没有必要非将“自己”变成“他者”;即使真的变成了“他者”,在彻底消失了“自己”以后又会怎么样?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一切组织、机构和部门,同人的存在一样均具有不同的社会分工,具有不同的性质、功能和作用,如同公鸡和母鸡,一个是报晓的,一个是下蛋的,应该各行其职。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力主“专业化转型”的学者,在高校社科学报与社科院专业期刊之间,他们强调的是二者“期刊”的同一性,而忽视了二者的差异性,忽视了“大学”的特殊性:“大学”主要是教学单位,培养创新人才;“社科院”主要是研究机构,生产学术成果。而差异性恰恰是其各自突出的个性和存在的价值。丰富多彩的世界就是由差异性构成的,如果女人都长成梦露,男人都生成施瓦辛格,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因丧失差异性而变得非常可怕。学术文化生态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一样,因差异而有价值和意义:高校学报最好“做自己”[14]。

有研究资料表明,社科院各专业“权威期刊”的作者有70%来自高等院校。在此,笔者特别认同朱剑先生的观点,这是高校尤其是“名校”之间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所致。在名校和普通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认定的“一流期刊”或“国家级期刊”名录索引中,没有一家是高校学报,相互间不认可,甚至鄙视。如果名校之间能够抛弃门户之见,相互间承认对方的学报是“一流刊物”,那么就能留住那70%中的部分优质稿件。毫不客气地说,是门户之见,缔造了社科院刊物的“权威”和“一流”;也是门户之见,使高校学报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高校必须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

三、“集约化”发展方向的局限性

集约化的核心是强调效益和效率,最终目标就是“低投入、高产出”。类似的概念还有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强调的都是走市场路线,追求经济效益。主张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走“集约化”发展方向,实质上是针对学报的“小”与“弱”的特点,目标是将学报做大、做强。所谓“小”,指的是“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还存在着发行量偏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偏低的问题”;所谓“弱”,“指高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弱、影响弱、综合实力弱”。[15]其实,“小”与“弱”互为因果,因为“小”所以“弱”;因为“弱”所以“小”。

关于高校社科学报发行量小,经济效益差,影响力弱等,多年来几乎成为所有学报的一个“经典”难题。围绕这个老大难问题,世纪之交以来就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应该走市场化路线,采用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集团化的经营方式,开放搞活;另一种观点主张社科期刊因其性质、特点的特殊性而不能走市场路线。笔者倾向于后一种看法,不能说中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并加入了世贸组织,就必须什么都要面向市场,什么都要与世界接轨,尤其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和文化性质的学术研究。高校社科学报强烈的学术性、艰深的思想性与研究的专业性,这也宿命般决定了它的发行范围窄、发行量小、读者量少。袁贵仁多年前就看出了这一问题,“现在高校社科学报发行量不大,每期印数多则几千册,少则几百册”,“高校社科学报,和图书出版业相比有差距,和广播电视业相比有差距,和报业相比有差距”。[1]高校社科学报的读者基本上是高校或研究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的知识分子,其影响主要在学术界,根本无法进行集约化的商业性运营。如果“学报走产业化道路,其结果只能被市场经济大潮所吞没”[16]。据2007年“消费性期刊”发行量的数据:《读者》500万册、《知音》423万册、《故事会》372万册、《家庭》305万册、《青年文摘》213万册、《家庭医生》192万册、《小学生时代》160万册[17],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作为“学术性期刊”的高校社科学报,当然不能与这些作为“消费性期刊”的普通读物来简单比发行量,但高校社科学报潜在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却是“消费性期刊”所无法比拟的。高校社科学报是“文化”,但不是“产业”。诚然,包括高校社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不能走市场化路线,并不意味着可以消极地回避消费时代的市场化挑战。面对市场,高校社科学报也需要有危机意识和竞争精神,既然无法与“消费性期刊”拼发行量和经济效益,那就脚踏实地地与其拼学术质量和社会效益。

从过去到现在,中国所有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我们国家的学术期刊,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不少是靠国家拨款支持运作的。”[18]如果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经济规则,那么“学术期刊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19],因此政府要投入足够的资金保证社科学报正常运行。哲学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要有一个长期积累的循序渐进过程,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包括资金的投入都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学术类期刊普遍采取的对策。如荷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机关刊物,所需经费由学校全额负担[20];美国的一些学术理论性期刊的经费也由政府补贴,“美国每年用于贴补学术、科技出版物的经费高达64亿美元之多”[21];英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资助金额也是巨大的,并且有巨大的免税优惠。这些显然都是政府行为而非市场行为。如果过分强调市场性盈利和功利性实效,无疑会污染清洁的大学精神——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

大学学报一定要体现清洁的大学精神。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指出:“大学精神首先是一种诚笃的精神。在学术的探索中,‘知识的诚笃’是特别重要的德性。它不仅是作为一个‘学人社会’的大学的道德支柱,只有当这种德性充分发挥时,知识的尊严与学术的纯净性才能有力地建立起来。基于这种诚笃的德性,大学就能对形形色色的世风流俗、对纷繁躁动的干扰与羁绊保持必要的警觉,保持思想上、学术上的独立精神。”“从诚笃和独立的精神出发,大学得以坚持对于理想、真理和绝对价值的虔敬和追索,并理所当然地成为孕育高尚性和超越性、孕育理想主义的精神家园。”[22]一所大学所能贡献给社会、国家和世界的,除了思想与智慧,更根本的是精神和理想。因此,大学学报和大学一样,也应该成为智慧和知识的源泉,成为思想和精神的高地。

四、“数字化”发展方向的局限性

数字化是支撑“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唯一技术手段,通过其虚拟化运作,纸本的名刊学报才得以在中国知网上运行。但数字化的局限性亦十分明显,就连现在积极推动用数字化构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朱剑在数年前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如果说期刊数据库将各入编期刊送上了互联网这一信息高速公路,那么,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跑的期刊还是原来的自己吗?”“任何一家期刊,在这些库中都不再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封面、目录已与正文割裂而基本消失,剩下的就是一篇篇论文”,“目前的期刊数据库却让各入编期刊很受伤,已是体无完肤、身首异处”。“因此,对入库的社科期刊来说,眼下最大的隐患之一就是网络环境下的迷失。”[23]其实,这种迷失和局限性,是中国知网商业化运营机制所致。

就数字版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而言,与中国知网相比,它的局限性还在于:其一,它所提供的学术信息空间过窄,仅有17家名刊学报合并而成的《马克思主义学报》《文学学报》等10种电子版专业学报,而中国知网上提供的社科学术期刊数量多达2800多种,包括高校社科学报1300多家,中国社科院、省市社科院和社科联在内的众多刊物。其二,它所提供的信息过小,10种专刊目前各只有2011、2012 两年的2期或3期不等,而中国知网却提供了1911-1979、1980-2012 两个时间段共100多年的资料信息。由此可见,它的劣势是明显的。其三,中国知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已含纳了17家名刊学报,读者只需查阅中国知网,就能看到17家学报所刊载的论文,而无需再登录“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这显然是一种缺乏创造精神的重复性劳动。其四,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基本都集体购买了中国知网数据库,这些单位的读者查阅和下载无需本人付费。其五,读者对中国知网已经习惯并接受了,对“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还比较陌生,存在一个认同问题。其六,17家名刊纸本学报与10本电子版学报一同通过中国知网传播,这种作法已给学术期刊网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如果全国高校学报都在其“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纷纷效仿,就会给学术期刊网造成更大混乱;另外,成立联合编辑部、联合编委会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只要对名刊学报所发表的论文进行重新组合包装,就可以大大提升其影响力。这个重新包装,就是对这些优秀论文进行分专业的数字化重组。”[5]所谓“论文的重组”,其实就是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将17家纸本学报拆解,将其所有的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等拼接在一起。同样的论文,经过数字化拼贴、组合处理,质量真的就提高了?影响就扩大了?就超越社科院的专业期刊了?在纸本学报上、在中国知网上情况就相反了?这无疑是掩耳盗铃式的痴人说梦。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数字版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能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滑行多久,也不知道它最终能否变成纸本的“中国大学学报”,但我们可以确信的是,纸本的高校社科学报将会长期存在。“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设想与实施,只是在出版纸本学报之外,又多出了所谓的电子版“学报”。笔者百思不解,这么做除了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外,究竟有何真正的学术意义?它实际的受益者到底会是谁?作者、读者、学报、出版社,还是背后隐身的利益链条?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高校合并、进而建立遍及全国的大学城等所谓的教育改革,目的是集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实际效果如何?这些并不成功的案例所呈现出的深刻教训值得反思并汲取。

五、“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本身的局限性

数字版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于2011年3月已在中国知网上推出并向读者开放,但它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其一,身份认同的模糊。它既不是大学学报,也不是中国社科院的专业期刊,由于其稿件均来自17家名刊学报而不具备原创性;又有别于《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二次文献”转载杂志。其二,创意时计划以“一级学科”分类,而面世时却没有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学报》是二级学科;《经济学报》是按“门类”划分的;《文学学报》是按“门类”设置的,而“文学”中的《传播学报》是按“一级学科”设定的;将“教育学”门类中的两个“一级学科”合并为《教育·心理学报》[24]这种分类比较混乱。其三,封面及其颜色、目录、正文版式的设计全部统一,这方面倒是完全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构想,但是否给人另一种“十刊一面”的格式化感觉?读者阅读的是论文,而不是电子版刊物的外在形态。其四,适应了其他学术期刊网查阅的读者无法在“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里找到“归属感”。

以上,我们理性剖析了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设想与举措内在逻辑上的诸多弊端,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带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既然三根羸弱的支柱已经坍塌,那么由其支撑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也就成了海市蜃楼般的空中楼阁,尽管其乌托邦的绚烂色彩如此诱人。

但是,既然“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学术垃圾生产地”[25]的诟病之声不绝于耳,那么,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对高校社科学报进行改革,教育部长袁贵仁曾提出有“上、中、下三策”[1]。这一创想在后来的教育部文件中有了更凝练的表述:“倡导高校学报走整合之路,创办代表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专业性学报;鼓励若干高校社科学报进行合作或联合,走联合之路,把刊物做大做强;支持高校社科学报在保持各高校主办的现有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各地和各校的实际和特色,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各自刊物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13]从目前来看,高校社科学报普遍实施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一“下策”方略也是切实可行之路。“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实施的是“上策”,直接越过“联合之路”而义无反顾地踏上“整合之路”。这种跨越式冒进行为,不符合中国高校及其学报现有的实际情况。我们曾经吃够了“经济大跃进”的苦头,不能再搞“学术大跃进”了。

客观地说,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代洪流中,高校社科学报与时俱进,业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现代大学使命的引领下,积极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社会,而且及时汇入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体系之中,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当代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也无需讳言,高校社科学报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问题、缺点和不足亦十分突出,因此,改革以求发展和进步是必须的,但如何改革?怎样改革?采取何种方式改革?是盲目冒进还是脚踏实地?确实值得三思而行,慎之又慎才是。

[1]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2年7月29日)[J].北京大学学报,2002(6).

[2]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EB/OL].教育部文件,教社政(2003)12号.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40/200311/151.html.

[3]李东东.高校学术期刊要集约化规模化发展[EB/OL].新闻出版总署网站:http://www.gapp.gov.cn/cms/cms/website/zhrmghgxwcbzsww/layout3/index.jsp?channelId=367&siteId=21&infoId=695710.

[4]薄洁萍.迈向“专、特、大、强”[N].光明日报,2011-03-23.

[5]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6]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EB/OL].光明网:http://www.gmw.cn/01gmrb/2004-03/21/content_6989.htm.

[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7.

[8]学桴编辑部.发刊词[J].学桴,1906年创刊号.

[9]编者.在清华学报登载广告之利益[J].清华学报,1916(2).

[10]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J].北京大学月刊,1919,1(第1号).

[11]陈望道.《复旦学报》发刊词[J].复旦学报,1955(1).

[12]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1998年4月1日)[EB/OL].教备厅(1998)3号,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1/200407/1049.html.

[13]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EB/OL].教社政(2002)10号,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0209/495.html.

[14]网友观点.高校学报最好“做自己”[N].光明日报,2011-03-25.

[15]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16]张九玲.高校学报目前不宜走产业化道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5).

[17]中国07 杂志发行量排行榜[EB/OL].中国发行网:http://ifaxing.blog.sohu.com/83797984.html.

[18]秦毅.学术期刊的经济学解读[N].光明日报,2004-05-07.

[19]李霁.学术刊物“版面费”所折射的深层问题[J].中华读书报,2005-05-08.

[20]祖广安.荷兰科技期刊出版体制对我们的启示[J].编辑学报,1997(2).

[21]刘建明.社科学术期刊摆脱困境的理性思考[J].理论探讨,2000(4).

[22]杨玉良.大学智库的使命[J].复旦学报,2012(1).

[23]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24]《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专刊导航”[EB/OL].中国知网:http://www.sju.cnki.net/sju/default.aspx.

[25]张敬伟.大学学报何以是学术垃圾生产地?[N].深圳商报,2007-10-28.

猜你喜欢

科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致敬学报40年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