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我国古代诗学中的语言学阐释

2013-08-15

关键词:字法诗学古典

赵 玲

(昆明消防指挥学校 文化教研室,云南 昆明 650208)

我国古代诗学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承,纵观中国古代诗学史,一直处于诗学传统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诗歌评论和诗歌理论著作繁多,诗论通常呈现的形式表现为诗性审美方式,诗法是对诗歌创作的语言运用的字法、句法章法、声律等有关技巧和手段的总结,体现古典诗歌的创作规律,包含细密完善的理论系统,对现代诗学延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古代诗学中的字法

语言是具有层级性的,我国古代诗歌评论讲求意境与神韵,从语言学的语法角度出发,生出阐发不尽的诗意,字是诗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字法理论一般蕴藏于具体诗歌中,如王安石的诗句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深刻地说明了诗法规则成立的理论前提,即绿字之妙用倾倒多少代读者,是诗学语言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很多理论家对诗文的用字规则进行总结和归纳,构建了我国古代字法规则的话语体系,具有理论的系统性。中国感悟式的诗学评论从历代的诗学著述中来看,字可以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概念,廓清古典诗歌字法的基本面貌,包括现代意义上的词法和字法,从而创造了字法的完整理论体系。

字法操作规则中有关“变化”的分析。《诗经》的古典诗歌有它自己的特点,即讲求句尾押韵、句中对偶和每句字数固定,中国古典诗歌的字法操作规则随着时代的推进衍生出更多的语言学意义,以实现修辞功能或语言、篇章结构功能,字法规则控制文字表象的呈现,从结构和修辞功能来总结字法作用,与神秘的诗学神境紧紧相连,由功能来阐释字法,在诗歌关键部位能起到点睛之用。

古典诗歌首先要做到诗无闲字,其实质在于字的精妙,也主要是针对短篇诗歌而言,经过作者的不断提炼,诗歌篇幅最后定型为绝句四句,如果追溯源头,我国的《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它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篇无定句、句无定数最终被打破,对于我国诗人来说,闲字是字法中诗人要避免的头等毛病,即诗歌用字的禁忌与规定是语言要注意的地方;在诗歌中,“重出”是指诗中同字相犯,这是大忌,忌重出主要为了避免语意重复。律诗和绝句当中出现重字就算是诗病,如在《文镜秘府论》中就明确地指出:“一文再论,繁词寡义,或名相类,或名疵赞”,简单地解释就是,如在诗歌中用了“满酌”就别再用“盈杯”,诗篇一定要干净、凝练,否则就是用字不稳,它强制古典诗歌保持洗练的风貌;古典诗歌不能在一篇之内采用相同的字,汉字以形声字为主,包括声旁和形旁,即忌联边字。相同偏旁的字必定含有相同的义素,即“半字同文者也,状貌山川”,极有可能是近义词;诗歌语言一定要避诡异,用字艰深在诗歌中非常不恰当,尽量不要采用生僻难认字,诗用难字只是诗之末技,大多数诗论家对诗用难字都持否定态度,认为有哗众取宠之嫌,即“两字诡异,大疵美篇”,妨碍读者对诗意的理解,针对诗与赋文体风格的不同,古典诗歌不允许用难字;汉字具有直观的表义功能,实字是一个民族语言中的基础词汇,一个汉字就代表了一个意象,是使用最为广泛和频繁的一类,大多数也是绝好的书法素材,但实字要注意用“含虚活意乃佳”,诗歌用字搭配变化要注意“调单复”,实字会使诗歌稳健、平实,注意将繁字与简字配合变换运用,如释齐己所作“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在创作时注意了用字规则,含“虚活意”之字,即虚字运用,现代意义就是说词类活用,由于古典诗歌是用实字构成静态和动态意象,有常用之法和不常用之法,摆脱了简单事物的累叠,跳脱寻常的用法,引入了诗人隐含的感情,虚字多也是句子散文化的标志,因而言有尽而意无穷,具有极强篇章修辞功能,显得韵味悠长。但虚字必须用得稳当才行,所以一定要健壮,这对于诗歌创作有不可替代之作用,应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叠字在各种诗体中都是允许的,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的作品就善于使用这种语文形式,如杜诗中五言用叠字,意味都会浓缩于叠字当中,点缀式运用使诗歌韵味悠长,用叠字的描述很富诗意:“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回味无穷;中国古典诗歌就以雅致见长,用得奇特,反而为诗歌更添新奇,奇字指诗歌用字一定要新奇,即用意新之奇字,意新、句新、字新,“巧而不尖,奇而不诡”。

字法规则的功能之变化。从实词、虚词多方面对用字进行探讨,避免诗歌使用套语,涉及诗歌的篇章组构、语意表达,让篇章的内容更为充实饱满,最终使诗歌达到“变”最高的境界,产生意义的丰富层次之变,忌重出本身就是要求用不同字,细究之下,变幻的美感促使诗人考虑用字变化之能事,是繁简要掺杂,字形要变化,防止语意拖沓重复,使静态意象加入深窈的韵味。从视觉的角度使诗歌在风格上出新求变,注重诗歌内容的语意之变。发人之未想,用人所不用,突出诗歌风格上的巧拙、雅俗之变。古典诗歌试图取得俗和雅的平衡,如虚词和实词的运用引起语意与结构恰当变化,保证诗歌的通俗性,保持诗歌风格上的巧拙、雅俗之变。即使如“阳春白雪”般高雅,也是为了寻求更多普通人的理解,诗中并不一定要遵守每条规则,主要是营造出一种古雅的情趣。

二、古代诗学中的句法

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句法上,古典诗歌句子对字数有严格的规定,有着和其他文体相区别的外部语言特征,如停顿律的作用非常强。“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四言、五言或七言,古典诗歌的句子与散文句差异很大,具有音乐节奏的听觉特征,更多体现出对颠倒和错乱语序的宽容,不惜将句子表义的功能降到最低。古典诗歌句子中的省略现象突出,展现更大的弹性和更朦胧的语义,如用落叶比喻雨声来立句,只最低限度表义的基干成分必须保留。古典诗歌句法所说的停顿律,句子在意义上是一个完整的单位,古典诗歌的句子的划分按照语法进行搭配,诗句不以意义是否完整为标志,停顿意味着句子具有独立的疆界。古典诗歌的句式很复杂,有的诗句只是部分普通语言句子中的成分,而有的由多个单句组成的复句,却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地坼江帆隐”,句内的字不是随意地堆砌,字数是固定的;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异数,记载了历史上最早的诗歌《弹歌》,在古典诗歌中长久地保留了下来,其中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表达了相对完整的意义,有较明显的节奏上的语气停顿,因此,划分句界的停顿律视为古典诗歌句法,它从属于语意表达,古典诗歌满足停顿律的要求。

古典诗歌是用文字创作的艺术作品,停顿律造就各种古典诗歌句子形态。二言句式短过于限制了语意的表达,随着诗歌的发展,四言诗在中国诗歌史成为重要的诗体,句子内部的停顿也非常规律,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五言诗和七言诗在四言诗基础上发展起来,五言诗比四言诗信息装载量就大为增加,对内容的凝练程度要求较高,对于丰富诗意的传达有益,节奏可以产生单双音节的变化,比较直接、淋漓尽致,很长时间内占领主流诗歌的地位,符合诗意表达和语音讽诵需要。七言诗字数多,创作难度更大,但音节繁多,修饰精美,风格华丽,正可谓“七言有余味易,无闲字难”,比短句荷载更多的信息,气流漫长、舒展,展现华美的风格,也就委婉动听,可以更细腻地表现丰富的心理。节奏的停顿律对其句子内部的结构有限定,句法必须保证句长确定,句子内部语气的停顿考虑句子构词音节,组织诗歌句中的节奏确定,单音节和双音节相互掺杂调配,合理安排句中的各项部分,节奏富于变化,句间和句内的停顿方式是古典诗歌硬性规定,气流因此变得舒展和流畅,遵照五言、七言句子的标准节奏来构成。同时,包含音节内部的语气和语义重心变化,构成形式基调是稳定当中求变化,变化依靠停顿律和延长律共同作用,产生音乐的快慢拍子交替的效果,正符合古典诗歌的整体风格。

古典诗歌的句子要遵守汉语的语序,如杜诗“石角钓衣破,藤枝刺眼新”,交代主语与宾语之间的空间关系,更多地反映事件和事物发展等逻辑顺序,语序主要是修饰成分与中心语关系。古典诗歌中还包括句子变序方法,主要是修饰成分与中心语关系,打乱语法句子结构的正常顺序,梳理古典诗歌常常使用的变序句法:如错综句法,是将句中的成分错置,使其从常序的句群当中脱颖而出,取得一种非常好的效果,使用时要充分考虑主语和宾语的属性,在修辞效果上让人耳目一新;绾插法是把关系紧密的定语和中心语拆分开,在对整个诗主题保证了意脉的畅通的前提下,再插入其他的成分;离合倒里法,有多种变化,看似很复杂,但如果运用恰当,会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换置法是说句中主谓颠倒,变谓语为定语,是为了满足表达诗人之情感的需要和新颖,让人把语义的重心转移过来,为了符合整体篇章风格的需要,句子显得更加直接、有力,主要营造一种静止的图景式意境。

三、古代诗学中的章法

篇章作用主要在于承载、表达感情,遵行的操作规则就叫章法,章是作者的真情栖息之地,是中国古典诗歌语法理论的中心,篇章控制、掌握字句安排的总方向,最高境界是气韵、格律,章法对于诗歌的格调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抓住篇章这个关键,即使章法就是字法和句法的消解者,字句自然会随之上升到一定的层次,使其在诗歌当中起到统摄和控制的作用,即章法运用巧妙不易觉察。篇章的布局也要依靠字和句的呼应衔接,章法作为谋篇布局的方法,又叫架构,篇章的层次安排在诗歌结构中最为重要。古典诗歌章法具有严密的层次,篇章的最小单位是联,每联由两句构成,联内部的句子关系很紧密。古典诗歌对篇幅尽量压缩,中国人按照世界的构成秩序和层次来建立篇章,由关节把各联连缀完整的篇章。纵览中国古典诗歌史中的篇章,大体可分为平面型的结构、线性结构。其中,平面型结构方式的句与句之间并行不悖,适用于描写性的诗歌,分不同角度地服务于一个主题,存在于段落之间,在段中间的句子,显得细腻、华丽而且主题突出;另外一种结构方式是线性结构,句与句之间要有勾连,线性结构从描写对象的某一点上深入,形成了一个成熟稳定的规则系统,要求感情的抒发应当含蓄克制,篇幅占用很小且摆动方便,真诚简约,最忌直白。篇章有起伏有首尾,注意文字的赏心悦目和结构的紧凑,形成线性的、充分衔接的架构形式。

古典诗歌的章法由意脉统领,篇章整体的调和是非常重要的,篇章强调文学作品结构上的紧密性,不孤立游离于篇章之外,篇章各部分充分地衔接,首尾相援。意脉作为意义传递和表达的通道,有点类似于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应该处在意脉的统治和控制之下。安排好篇章各部分秩序与意脉有很大关系,篇章秩序要依靠意脉来组织,古典诗歌为数更多的短篇作品是以景抒情,是意象之间深层的联系,设置意象是诗歌最主要的任务。诗中的意脉凭借事件发展的逻辑性,意象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空间的总分关系,但却具有顽强的重新组合能力,实际上是诗人的精心安排,随着结构变化而周流全诗,它成为衔接整个诗篇是章法最重要的任务,句间意义互相连属,句间结构紧密,以此表述一个完整的意义。

主题是诗歌篇章的灵魂,意脉是诗歌展开的过程,主要起到统一和调和的作用。诗歌强调主题对于篇章的统一和贯穿,首尾才会统一,井然有序,并衡量、架构、裁剪篇章结构。诗中所有意象构架都围绕中心主题,意脉是主题的载体和执行贯彻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此就把详细的描写当成主题。

诗眼不同于句眼,诗眼的作用就是点染提亮诗句,主要起到诗学修辞的作用。点题一定要在该点的地方点,标题说明全诗的主题是观“猎”,题眼也可设在诗中或者诗尾,通篇的主要意象都是围绕主题进行映衬、烘托,题眼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组诗也有点题的题眼,组诗由几首独立的诗篇组成,题眼的位置必须精心安排,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作为发展线索的构成全篇。篇章的主题并不在诗中点明,提倡在诗中用含蓄的题眼,主题对篇章的控制是题眼的直接作用,呈现出意脉贯注的篇章特点。古典诗歌的抒情特质是最突出的特点,篇章的展开要依赖主题,主题处理要抓诗歌的抒情特质,是架构篇章的最终目的。

四、古代诗学中的声律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声律,讲究声律是古典诗歌最重要的特点,古典诗歌在听觉上产生的美感,在诗歌当中的附着力量与文字在视觉上的效果一样重要。声律属于诗歌的语音修辞,目的在于要构成诗歌语音悦耳、流畅之美,充分地利用了声母、韵母、声调,在声韵的和谐当中达到最后的目的。

古典诗歌的声调律以四声为基础,其中,平声在四种声调中起到主要作用,古典诗歌把四声二元化为平仄,是每一首近体诗都必须遵守的。古诗讲究平仄的配合掺杂使用,要尽量避免两个相同的仄声声调相连,避免相近两联的出句使用相同调类的韵脚,声音的不协调会影响诗歌的整体美。声律用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语音和谐美,使诗歌在形式上更完美,宜于表现喜悦和慷慨之气,因此,古典诗歌的声调律是声律当中的精彩之一。

[1][英]安妮·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明)方孝孺,与舒君书[G]//蔡景康.明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葛兆光.汉字的方——中国古典诗学语言学札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4](宋)黄彻.巩溪诗话[G]//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周洪宇,等.关于文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6).

[7]曹雪芹,高鹗.红楼梦:1-4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红楼梦:维语版1-8册[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5.

[8]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字法诗学古典
背诗学写话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无法之法”
唐代书法家学的传习内容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三字法”求解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