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多元政治结构传统的形成

2013-08-15曹静芬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幕府天皇贵族

曹静芬,于 飞

多元政治结构是日本政治最为明显的特点。它起源于奴隶社会的残余——部民制。虽然历经大化改新等中央集权化措施的冲击,但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保留至今。至明治维新前,多元政治结构通过三代幕府的体制建立、战国时代的混乱而日趋稳固,并最终形成稳固的政治思想模式,在近代乃至现代的日本政治中不可小觑。

一、日本多元政治结构的产生

(一)多元政治结构的前奏——四大氏族的此消彼长

日本政治的特点是多元政治,从形成上来看可以上溯至大和国时期。大和国统一后,适应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部民制得以确立。“大和国的部民制是以贡纳制为代表的奴隶制度,在部民制下,原始公社的残余,以农村公社形式长期保存下来”。(吴廷璮《日本史》)基于部民制经济基础的统治体制是氏姓制,它以血缘为基础,以氏族首领氏上为中心,利用氏神裁决内部问题,以氏族势力为基础参与国政并处理与其他氏族的利益关系。“氏姓制的实质是以身份序列维持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政治体制”。(吴廷璮《日本史》)天皇以赐姓为统治贵族的手段,建立起以部民制和氏姓制为基石的统治体系。

此后,大陆移民的到来和佛教的传入对国内政治局面的演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大氏族原本的权势平衡局面不再稳固,以大陆移民为部曲主要来源的苏我氏实力增强,并依靠大陆移民的土地耕种技术取得优势。统一日本和侵略朝鲜的皇室大和氏自身实力扩大,与其他贵族的矛盾加深,四大氏族开始分化。5世纪中叶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被清除,大和国内部的政治矛盾激化。苏我氏、大和氏以信佛问题为契机,与维护氏神的物部氏展开政治斗争并取得胜利。从国家角度来看,崇佛的目的在于以佛教崇拜来代替氏神信仰、加强皇权,消除长久以来贵族掌握政治权力的割据状态。587年围绕用明天皇死后的皇位继承问题,苏我氏和物部氏再次激烈斗争,苏我氏取胜。圣德太子为了抑制以苏我氏为代表的贵族势力的增长,开始了抑制贵族、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部民制解体后的贵族则大肆进行土地兼并,建立租佃制。以苏我氏为首的贵族与皇室的矛盾激化。

以中大兄为首的革新派在645年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效仿中国进行大化改新,力求建立中央集权式政权。由于其在侵朝战争中的失利,为求政治上的稳定不得不向守旧派妥协。虽然壬申之乱后大化改新措施重新实施,但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没有完全建立。743年垦田永世私财法颁布,班田制不仅未能彻底解决贵族势力的割据,反而被有利于贵族割据的田堵制所取代,并最终演变为庄园制。平安时代中处于中央集权权力顶峰的天皇权力被架空,国家实际权力被贵族势力所操控,控制国家绝大部分土地的庄园领主向权贵进献土地,以此换取庄园的“不输不入”化。这些都加剧了国家的割据状态,由此产生了日本多元政治结构的雏形。

(二)多元政治结构的雏形——藤原氏的摄关政治

藤原氏摄关政治的权力之源是庄园的寄进。它是一个自下而上,而非西欧那样自上而下的结构组织。庄园名义上隶属于上层贵族,实际控制权则掌握在庄园主手里。由此,作为权力基础的土地便在所有权上产生了名与实的分离。藤原式权力结构体系本身存在的漏洞暴露无疑。摄关贵族对庄园进行渗透,庄园主则组织武士团保护其对庄园的所有权,贵族和庄园主针对土地的斗争使武士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天皇意欲夺回权力的努力中,平氏和源氏的武士团就成为对抗藤原氏的一支新的政治力量。在这种多元政治结构中,原本处于弱势的天皇为了摆脱控制,对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造。白河天皇除扶持武士团之外,还让位于堀河天皇,以上皇资格在院中听政,创立院政先河,从而使本来分化的权力结构更加复杂化。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藤原氏摄关政治被成功击破,但多元政治结构却因复杂的政治形势保留下来。其中,上皇和天皇、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之间的矛盾使日本多元政治结构处于一种复杂的平衡状态,为多元政治结构的继续存在提供了充分的可能。

二、日本多元政治结构的发展与完善

(一)多元政治结构的发展

院政时代土地名义所有者与实际所有者分离,后者始终处于土地可能被剥夺的危险中。这既促成了武士团的崛起与壮大,也促成了权贵对庄园的整顿。从上皇对庄园的频繁整顿到平氏向庄园派置“地头”,均为了消除庄园制割据性对中央权力的掣肘与制约。由于多元政治结构是建立在庄园制基础之上,这种对权力集中的追求遭到了握有国家实际权力的庄园主的极力抵制。在这场割据与集权的政治斗争中,灭平氏于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的源氏在土地所有权方面满足了庄园主们的要求,赢得了广大庄园主的支持,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源氏所建立的镰仓幕府,其社会阶级基础主要是乡领主和小土地所有者,政治军事基础则是御家人。镰仓幕府满足了御家人的土地所有权要求,但这种所有权并不为京都贵族政权所承认,而且在庄园制下极不稳定。由此可见,镰仓幕府的权力结构依然是建立在承认庄园制割据性的基础上。

由于多元政治结构的稳定化、各政治力量的均衡化,源氏试图通过推行“守护地头制”来控制贵族庄园,抑制庄园主对中央权力的制约,扩大中央权力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原来为增进中央集权所设的守护地头成为另一支重要的割据政治力量。到13世纪中叶,日益强大的地头通过“下地中分”取得一半的庄园,并侵蚀其余部分。由于地头处于守护的支配之下,全国庄园便逐渐掌握在守护之手,形成守护领国制。庄园主的割据虽然被消除,却产生了新的、更具实力的守护集团。守护集团成为控制全国土地经济资源及军事政治资源的政治利益实体,成为镰仓幕府无法有效节制的政治力量。文永、弘安之役虽然使抗元战争取得胜利,但并未获得新的、可以恩赏御家人的土地,破坏了由奉公取得恩赏这一幕府同御家人关系的基础。御家人为了弥补战争中的损失,就加紧侵占公地,加速了地头脱离幕府,形成独立的封建领主的过程。究根到底,在多元政治结构中,幕府始终没有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将引领自身成功的割据性因素转变成中央集权性政治权力结构。这个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又成了导致自身失败的关键。

镰仓幕府末期,幕府无法抑制守护集团的权力扩大化,多元政治结构得以维持的权力平衡被破坏,幕府统治体制解体。与此同时,一直被架空、作为政治正统性来源被利用的天皇看到了重掌权力的机会,谋划推翻镰仓幕府,重建以天皇为权力中心的政治体制,史称建武中兴。在后醍醐天皇反对镰仓幕府的建武中兴中,实力强大的足利尊氏成为足以借重的力量。后醍醐天皇与足利尊氏合作击败镰仓幕府后,二者在建立政权问题上的利益及权力矛盾成为当时日本的主要矛盾。两方都想以自己为权力中心建立政权体系,却又无法消灭对方、统一国家,遂演变成南北朝分立的局面。日本的多元政治结构历经建武中兴、南北朝,直至1338年室町幕府建立,始终坚若磐石。

(二)多元政治结构的完善

室町幕府是一个建筑在守护大名势力均衡基础上的大名领主联合政权。它一开始便带有强烈的封建割据色彩,政权组织也延续了多元政治结构这一特点。室町幕府在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割据的方面没能取得成功,这种特点随着幕府中央权力的弱化而更加明显。终室町一朝,幕府借助强大守护大名间相互牵制的力量才勉强平息了永享之乱。然而,抑制强族的政策又招致嘉吉之乱。与此同时,守护大名与庄园主之间也同样出现了权力分化现象,割据形式开始向多维度层面发展。应仁之乱后,守护大名实力大受损失,其统治地位被守护代和有力家臣取代,战国大名在这种下克上的动乱中得以崛起。战国大名的崛起与下克上的政治现象,正是多元政治结构所造成的。

三、日本多元政治结构传统的确立

在战国大名邻国制中,针对下克上这种割据性政治传统对大名权力的威胁,大名没收了庄园土地,以武力和政治手段收归在乡武士的土地为己有,并对自己的家臣实行严密控制。这种集权统治的措施既是大名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对自己权力获得方式的反思结果。正因为战国大名对权力集中的要求,其权力的扩张速度明显比以前减慢。权力集中速度减慢、国家政治体制建立所需的权力规模扩大这一矛盾使织、丰政权的建立无法依靠自身有限的权力实现,而必须同自己家臣以外的同僚和大名妥协。这客观上又刺激了本来已经在消退的政治割据性。

丰臣秀吉统治期间,其直辖地的产稻量为200万石,占总产量的九分之一。最大的德川氏领地产稻约250万石,反比丰臣氏更多。对丰臣氏的统治而言,这种封建割据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威胁。对此,丰臣氏推行太阁检地,把世袭私领的土地收为公有,以领主本国为根据,将全国领地集中在自己手里。同时发布《刀狩令》和《身分统制令》,明确实行兵农分离,杜绝下克上再度发生。然而,随着丰臣氏征韩失败,权力落到了德川氏手中。德川氏效法镰仓与室町幕府,迫使皇室封他为右大臣和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设幕府。

德川幕府对国家的统一与其说是建立在对割据势力的摧毁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对各割据势力予以承认的妥协基础之上。这是自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统一战争以来一直起主导作用的斗争策略。战国时代中所形成的诸大名之间实力相差并不十分悬殊,且诸大名之间矛盾丛生、斗争激烈。以妥协为主、快速建立同盟体系以达到击败敌手的策略便成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策略也有自身实力增长较慢、易受到同盟者的掣肘与威胁的弱点,它对日本短期内完成统一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也给统一后的国家留下了割据性因素这一无法克服的障碍。德川幕府无法有效消除其权力统治结构中的割据性因素,只能借助于天皇的存在来加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同时又必须对天皇的政治地位及作用加以严格的限制。以此达到既加固自身统治,又消除自身威胁的目的。为此,幕府颁布《禁中及公家诸法度》,颁布《武家诸法度》并制定参觐交代制度。前者用以限制天皇的政治作用、切断天皇与武士的联系。后者将大名分为三种严格控制,并采取措施弱化大名实力。

基于上述策略,检地和兵农分离政策继续实行,庄园制被彻底摧毁,幕藩体制得以建立。幕藩体制以将军为最高权力,通过禄位制和主从关系,由幕府和各藩的大小封建领主用武力统治全国。在这一体制中,幕府与天皇在统治权威上结合、在权力实体上分离;幕府与诸藩在权力结构上从属、在君臣名义上同位;作为军事特权阶级寄生性存在的士族、对国家资源造成吸血性消耗的兵农分离,构成了日本多元政治结构中多维度割据的存在事实。幕藩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集权化政治的发展,但由于日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多元政治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政治结构所衍生的对割据依赖、对集权抗拒的作用,再加上日本岛国所处的独特地缘政治地位所形成的无外患国际环境,催生近代国家特质的集权化过程在日本极其缓慢。

四、结论

由此可见,日本的多元政治结构起源于大和国时期的部民制,脱胎于贵族对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建立的有效抵抗。圣德太子改革和大化改新旨在建立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贵族却依靠自身实力和国内外政治矛盾成功抵制了班田制的扩大,并建立庄园制巩固割据势力对中央权力的制约和影响。这使得日本的多元政治结构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都处于稳固地位。在庄园寄进的风潮中,统治体制先后演进出关白政体与院政政体,标志着多元政治结构已经替代原来的一元政治结构,成为日本政治体制的主流。与此同时,多元政治结构以及多方复合制衡的政治谋略开始成为日本政治思想中最主要的精华成分之一。在创造性建立幕府政治体制的基础上,日本的多元政治结构向更深层次发展和渗透。前期其稳定性和发展性并不完善。原因在于土地名义所有人与实际所有人相分离,导致镰仓幕府由源氏向北条氏更迭和建武中兴。这种不完善性在室町幕府时期达到高峰,多元政治结构向深化方向继续寻求突破口,并结合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形成下克上的思想与社会风潮。经过战国时代的洗礼,多元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终于彼此适应。以太阁检地与兵农分离政策为代表,多元政治结构找到了比较坚固的经济基础。以德川幕藩体制的建立为标志,日本完成了多元政治结构的建立。这一特点稳定传承,成为日本政治的传统。

[1](日)丸山真男.日本の思想[M].东京:岩波書店,1961

[2](日)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978

[3](日)石男雄.日本的政治文化[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4](日)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日本近代思想史(第 1、2、3卷)[M].商务印书馆,1992

[5]吴廷璮.日本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6](日)依田熹家.近代日本的历史问题[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7](日)荻生徂徕.政谈[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黄遵宪.日本国志(下卷)[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幕府天皇贵族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制度: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贵族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福尔摩斯·贵族单身汉(下)
沈明臣在胡宗宪幕府中活动研究
天皇版“渔夫”
日本天皇的长寿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