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二语言学习的态度与动机
2013-08-15刘巧香
刘巧香
学习动机是第二语言中影响学习者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内部力量及动因。学习者通过对第二语言学习进行目标规划和方向定位,以自身思考和行为方式去激励、指引、支撑、完成个人行动的愿望、意图及心理冲动等。国外自90年代以来针对外语学习动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主要有Tremblay和Gardner的扩展动机理论、Dom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Williams与Burden外语学习动机模式。Gardner(1985)针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总结出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目的、努力程度、学习愿望及学习态度四方面。Ellis(1985)针对第二语言研究提出了任务动机说。Domyei针对匈牙利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处的单语环境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关学者于1994年提出外语学习动机三维建构模式。Pintrich与Schunk(1996)研究提出动机不能按照行为主义理论结果分为刺激与加强刺激,亦不是意志与本能内部力量的反映。国内针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周保国(1998)对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总结;钱正福(1998)研究分析了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施家炜(2000)针对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第二语言习得进行了研究;刘治,朱月珍(2000)对国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介入性进行了研究;王天星(2002)研究了学习动机对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钱玉莲(2004)总结了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张立波,焦志明,杜鹃(2006)针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如何提高外语学习动机;陈小诗(2001)针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进行了相关研究;郑葳(2010)分析了中国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翟颖华(2012)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现代汉语核心词进行了相关研究。
态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反映了个人与事物的行为倾向,属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语言态度反映说话人在情绪、感情上对某种语言的基本反应和具体感受,语言态度与学习动机关系密切,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国外对语言态度的研究追溯到20世纪的后半期,Chomsky(l965)在《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研究提出语言能力的观点;Corder(1981)通过用过渡性的语言能力描述了中介语知识,提出学习者需要具备语言知识系统,强调中介语的可变性;Ellis(1984)提出了可变语言能力模式的观点,强调语言的运用,并说明语言运用是第二语言得以发展的基础。国内针对第二语言态度的相关研究,刘虹(1993)在《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影响》中基于对大连人语言态度调查结果研究了语言态度与语音变项不同变体的选择之间的制约关系;王凤梯(1999)研究了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与施教对策;闫丽萍(2002)对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双语态度的调查与分析;倪传斌(2004)等在《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态度调查》中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出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言学习态度包括情感因素与地位因素;秦乐娱(2004)探究了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陈君楣(2006)针对菲律宾华校学生中、英、菲语言态度、语言学习动机进行了比较研究;原一川,尚云,袁焱,袁开春(2008)针对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和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金贞和(2009)对在沪韩国中小学生汉语语言态度、语言学习动机和语言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周素莲(2010)针对美国高中生汉语学习者的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李璐(2012)研究中学生英语学习态度与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态度与动机两方面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分析结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相对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推动力。动机分为内部动机、融入型动机及工具型动机三部分。内部动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言的整个实际过程,是好奇心引导出的一种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教育教学中教学者应该创造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思想的课堂环境。科学地设计学生的课堂体系,创新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活动,而不局限于教学管理、分数测试、成绩奖励等一系列教学模式。需要在课程体系中针对如何引导学生的自然兴趣,激发学生动机进行有目的性的创新,在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中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热情、责任感和期望等有益诱导因素。通过与学习者进行座谈、一对一辅导等建立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将教师在其学科领域的激情与责任感有效地灌输给学习者,在给予学生能力肯定的同时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改变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传统模式,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情趣,让学生自发的去学习第二语言,独立的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
融入型动机是学习语言过程中学习者受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影响,通过接触第二语言当地的文化环境、生活环境以及人际交往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最具效率的学习方法就是能够融入与第二语言的相关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图书资料、第二语言音乐等,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学习者创造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在为学习者提供第二语言资料的同时,鼓励学习者与以第二语言为母语的教师、学生交朋友,并保持通信联系,从而形成长期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
工具型动机是通过实际工作、实际交流让自己完成学习的预期目标。作者认为工具型动机是最有效的学习第二语言的手段,通过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在完成实际工作中能够促进自己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为学习者创造这种实际实践环境,使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能够有效地融入到实际工作环境与日常生活的交流中,完成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的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教师自身的形象与角色定位,着重研究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分析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心里状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对第二语言的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强化学习者学习态度的教育,为后续更加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第二语言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学习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反映的是学习者对学习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基本看法及言行表现。学习态度是学习选择的关键因素,在第二语言学习环节中,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成功的首要必备条件,针对学习者学习态度的培养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学习者学习态度与学习策略的最初形式,意识到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并非天生俱有,而是经过教育者的经验培养与学习者的逐步积累形成。教学过程中,第一,教师需要研究学习者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情绪情感、学习情趣等,从学生的每一方面 特长作为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切入点。与此同时,加强学习者学习态度教育,引导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角色与心理转换;第二,教育教学针对课程体系教学设置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科学设置教学体系,完善教学结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地组织学习者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注重对学习者的智力来开发与实际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能够学以致用,激发其强烈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单单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教学;第三,培养学生勤奋刻苦,坚韧不拔的学习品格,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开阔学生学习的思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入门的角色所占比例更多一些,核心的角色是学习者自身,教师通过适宜的方式来启迪学生去学习,铸就学生的学习品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思维与能力,让学生自发的去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进而完成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达到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总结与建议
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在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需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学习实践进行有效结合,给学习者创造最适合的语言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氛围,建立师生友好互信的平台。实践教学中创新课程设计体系,安排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针对学习者学习动机方面建议,第一应为学习者创造基本学习动机状态,第二能够有效地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第三需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估。针对学习者学习态度方面建议,首先,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第二语言的端正态度,其次,保持学生动机与学习态度的良好循环状态,最后,将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有效融合于实际实践中。第二语言在国际交流与日常工作中地位日益凸显,针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其研究趋势从教学体系角度来说应该完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的一体化;从学习者角度来说应该充分挖掘自己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力,根据自身性格,学习品格特征系统规划自己在第二语言上的学习。
[1]金贞和.在沪韩国中小学生汉语语言态度、语言学习动机和语言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王凤梯.学习态度对学习的影响与施教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79-82
[3]秦乐娱.情感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38-140
[4]陈君楣.菲律宾华校学生中、英、菲语言态度、语言学习动机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5]原一川,尚云,袁焱,袁开春.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和动机实证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8,(3):46-52
[6]周素莲.美国高中生汉语学习者的态度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
[7]孙维胜.论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3,19: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