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索与建议

2013-08-15马肖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机制政治思想

马肖华

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索与建议

马肖华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需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总结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索与建议

马肖华/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哲学硕士(河南郑州450007)。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不断渗透,使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认识呈现多变性,大学生的思想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能够巩固我国优秀的思想文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带来了影响,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增加了自主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竞争意识等,这些思想观念的出现也会对应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新问题、新变化,就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对互联网比较熟悉,时刻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网络上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也得以迅速传播,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大学生需要有坚定的思想意志才能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能够针对网络安全进行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需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特征之一就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在新形势下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实践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尺度,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采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态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实际出发,分析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对学生思想进行深入了解,从规律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层面。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与方向,发扬用于创新的精神,促进教学方式、内容、评价等方面的创新,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高校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不断创新发展,才能真实地反映和预见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达到教育目的。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面对改革发展的挑战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实践中才能求得发展。

(四)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虽然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在总体上处于积极向上的趋势,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思想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逐渐多元化,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政治信念不坚定,道德认知与行为矛盾,心理健康问题等,这样都对大学生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国家需要的是能够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政治立场都不坚定,更别提为祖国做贡献了,因此,思政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的发展满足国家的需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思想政治、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对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与教育的不断发展促使高校教育模式的不断变化,在目前形势下,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已经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素质的发展不适应。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单一,重视思想政治的工具性,忽视人文性,课堂教学以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甚至把思政教育当成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工具,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使教育的目的过于功利化。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评价机制上,都比较格式化,这都是由教学观念的单一化、落后性决定的。

(二)教育内容与实际不符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与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虽然新课程改革在理论课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材内容比较陈旧,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落后的教育内容不能反映国内外形势,不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也不能反映大学生面临的思想政治问题。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大影响,而落后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对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网络发展给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带来的影响。其次,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发展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心理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都与学生切身的利益联系不大,都是在讲一些大道理,却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育方式过于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比较明显,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兴趣不高,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才去学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的就业问题、生活问题没有明显的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属于公共课,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往往组织几个班级甚至一个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学生人数多,教室空间大,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件,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步入灌输式的行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互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是理论课,因此教师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思政教育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四)缺乏完善的教育工作机制

完善的教育工作机制包括领导责任机制、评估奖励机制、教育保障机制等。在领导责任机制方面,虽然党委及其领导机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领导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形势不相符,党委领导机制缺乏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了解,缺乏针对性,制定的规章制度约束性较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在评价奖励机制方面,评价机制主观性和临时性比较强,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机制,没有建立起长效评价机制,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与手段,奖惩机制也没有完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与绩效未能很好结合。在教育保障机制方面,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投入比较少,不能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相关制度保障还没有建立。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是主体,因此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政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强烈的压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学生为本还强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党的方针政策的灌输课,要在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民族精神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有很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首先要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应该建立在了解学生思想需求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困难,解决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渗透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解决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还应该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立足社会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思想政治教师容易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首先应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应该变单向灌输方式为双方互动方式,体现学生本位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合作式、研究式、讨论式、情景式、聊天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新型的教学手段,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含量,给学生直观的感官经验,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评价方式也应该创新,改变单一模式化的教学评价方式,考试方式、评价方式都要多样化;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

(四)建立完善的教育工作机制

首先,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领导机制对教育工作机制有着带头作用,高校党委应该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委领导的工作机制,建立党政领导共管的组织保障系统,加强各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为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起努力。其次,创新评估奖惩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不应该局限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上,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教育评价过程应该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仅评价内容要全面,评价方式、评价主体都应该有所创新,使评价机制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思政教育的需要。奖惩机制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促进学生思政素质的良性发展,并辅助物质奖励,建立长效的奖惩机制。再次,建立完善的教育保障机制,增加对思政教育的经济投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1]熊霖,邓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学习月刊,2012,(12)

[2]叶玉清.论科学发展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7,(7)

[3]郜世杰,林慧.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石秀梅,宇文利.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3)

G64

B

1671-6531(2013)08-0116-02

何 岩

猜你喜欢

机制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