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书库管理与读者借阅服务的和谐平台

2013-08-15

传播与版权 2013年6期
关键词:书库藏书书籍

□ 周 琴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虽然为读者的书籍检索等提供了便利,然而在书库管理工作上则没有明显的体现,书库管理工作成为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和任务。在目前,书库管理作为一项流通管理工作,其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书库管理以及读者借阅服务的和谐平台构建也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书库管理以及读者借阅服务的影响因素

书库管理以及读者借阅服务的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不和谐因素。

1.管理人员对书库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图书馆工作中,书库管理工作是一个十分平常的职位,因此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其职位发展并不看好。加上高校单位的学生大量扩招,导致图书馆的进书量日益增加,书库的增加也让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增加其精神负担。另外,一些图书馆单位在书库管理上缺乏重视力度,管理人员的招聘过于随意和盲目,导致管理队伍的学历以及素质过低,管理观念过于传统,导致书库管理质量下降。

2.馆藏书籍布局不当。一些图书馆在人员、资金以及设备等方面受到限制,这也让图书馆的藏书布局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藏书的布局多以二线制或者三线制进行组织,然而,其存在层次性差、利用率低、藏书取阅不便等缺点。一些高校图书馆书库的布局,由于面积受限,采用了经济性较好的排架法以及高标准价位容量,从而使库内空间得以充分利用,然而却也增加了读者书籍取阅的不便。

3.图书的分类和编目与藏书排架不和谐。在书籍的分类编目以及排架上,一般要求分类目录要与分类排架相对应。然而,分类人员要求图书分类工作要细分,这样有利于读者的检索;而书库管理人员则要求粗分,这样有利于文献的取阅和归置。这个存在的矛盾也让读者在书籍的取阅以及检索上受到影响,同时也让分类法的更新受到影响。另外,图书馆在数据编目上,过于依赖内部处理标志进行处理,比如分类号以及书标等,结合现在的分类法在大面积开架借阅书库的情况下对藏书进行组织和管理,管理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多,且容易出现书籍混架以及乱架的情况,不利于读者的借阅。

4.工作人员失误。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人员对书籍的分类标志和排架缺乏认真的态度,导致图书与分类目录所要求的不符,出现藏书错位的情况。另外,还有一些藏书没有及时进行删除,导致无人借阅的书籍长时间滞留,对读者的借阅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书库管理和读者借阅服务的和谐平台构建

书库管理以及读者借阅服务的和谐平台构建有以下几点意见。

1.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道德水平。管理人员需要正确认识自身工作的本质,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做到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热爱自身的工作,将读者满意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并结合读者的借阅习惯以及爱好,对读者存在的一些需求加以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读者的需求。另外,书库管理人员还需要认清自身的义务以及权利,从而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尊重读者,维护读者的利益。

2.加强对读者的管理。对于读者的管理,图书馆需要加强对读者进行相关教育,从而提高读者的自身素质,使其能够遵循图书馆的相关规章制度。另外,采用各种宣传的模式,让读者能够了解图书馆的各项功能,并使其认识图书馆的藏书布局以及分类等,熟悉书籍的借阅规则,从而方便开架管理工作的进行。

3.环境管理。图书馆作为藏书以及供读者阅读的重要场所,在环境的管理上,包括桌椅的摆放、色彩的搭配、温度的控制等,都要有所讲究。其中桌椅的合理摆放能够有利于空间的充分利用,对资源的配置具有优化效果。合理摆放桌椅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艺术性以及舒适性,适当可以增添一些盆栽净化空气。色彩搭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的心情,其中红色会使人脑过于兴奋,而冷色调则具有镇静的效果,对人心情具有安定的效果。在温度的控制上,人体最为舒适的温度是20℃,室内温度调控要合适。

三、结语

书库管理是图书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其需要与读者借阅平台保持和谐建设,从而有利于提高书库管理工作的质量,减少纠纷事件的发生。

[1]魏志臣.浅谈图书馆书库管理[J].科技信息,2011(26).

[2]刘美珍.期刊管理工作规范化探析——以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实践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 (27).

[3]李清.延伸读者服务提升书库馆员的地位和工作水平[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2 (1) .

猜你喜欢

书库藏书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人梯书库”丛书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珍惜每一本藏书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