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013-08-15龙飞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指导性创设中职

龙飞容

浅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龙飞容

当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进行一番探讨。

中职语文;非指导性教学;实施

龙飞容/东莞市商业学校教师(广东东莞523000)。

一、当前中职语文的教学现状

语文作为中职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学好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状况却令人堪忧,具体表现为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思维僵化,学习被动接受,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消极完成。老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目光迷茫呆滞,或是昏昏欲睡。老师往台下一走,学生匆匆忙忙将书本往桌子底下塞,拿起来一看,是课外书。对学生说,你们的课本就是很好的故事,为什么偏要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呢?他们异口同声:“老师,这是课本!”由此可见,无论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优美的文章,一旦编入教材,学生便有了一种排斥、抗拒感。语文课本的内容越来越多样了,营养越来越丰富了,也更加接近学生了。但我们的学生却越来越不喜欢学语文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凡是课本的内容都是枯燥的,烦人的,都不会让人感兴趣。教师给学生布置作文,要求写700字,学生必定要讨价还价:“老师,500字吧!”要求当天交,学生必定会说:“老师,再过两天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这种学习状态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从小学乃至幼儿园便开始的对学习的一种厌倦。源于教育者的填鸭式灌输,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磨灭了。传统教学把知识直线型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由教师控制,在满堂灌或一问一答中进行着语文教学,学生思维不但被控制着,还被僵化了。如何改变学生厌学的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每个教育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解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理念(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非指导性谈话,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教育的作用就是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非指导性谈话,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他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个人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罗杰斯所提倡的教学模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的、宽松的、平等的、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权利,让学生独立地去尝试和探索,教师以促进者的身份引导学生。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发展、自主成长的教学模式,昭示着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从根本上废弃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的传统教学观与教学形式。它意味着是学生的主体性的凸显,个性解放的表现,创造性的发挥;对教师则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和单向的付出,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实现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三、“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如何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渗入到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不妨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

这里所说的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是指教师摒弃自己居高临下的姿态,提供一种人道的、令人愉快的环境,和学生共同成长。罗杰斯认为,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十分悬殊,学生经常不受信任,对教学也没有发言权,这些使学生失去了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作为一个教师,先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的所需,才能有目的地促进学生学习,从而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这个促进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真诚;二是接受;三是理解。教师在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要真正帮助学生,就应该以毫无威胁的、真诚的、可信赖的存在方式为学生所接受,要理解和尊重学生,让自己充分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歧、亲密无间的交流。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在《理解儿童》一书里,给老师的忠告是,教书就像医生开药方,应该是在对病人身体状态非常仔细而谨慎诊断的基础上来开药方,也就是说当老师的应该根据学生的状态来决定他教授的方式和方法。陶行知也曾呼唤:“我们希望今后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当教师在共同活动中作孩子们的朋友、志同道合者和同志时,才会产生真正的精神上的一致性。……不要去强制人的灵魂,要去关心关注每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关注他们的特性、意向和需求。”当我们在学生面前不再是神而还原为质朴、真诚但不失缺点的人时,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见贤思齐”,有了朋友般平等而亲近的感情,非指导性教育的成功便离我们不远了。

(二)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

只有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境下,学生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认识自己,承认自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之上的,这也是非指导性教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由学生自己选择如何学习,教师以非指导性应答为基础。对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发表的见解应表示理解和尊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和“生本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得到激励和完善。给学生以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想问”、“敢问”、“会问”,把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变成师生互动的教学,将沉闷的课堂变成愉悦轻松的课堂。

1.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良好的问题情境能较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长时间地维持学习兴趣。因此,在引发学生提问之前,教师应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当的问题情境。

2.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发问的良好条件,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中。老师对待学生的问题,要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尽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敢问”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3.优化课堂交流空间,使学生“会问”。问题意识的培养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开始,只有打破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旧观念,才能把教学看成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才能为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思维空间。

(三)去掉问题式的阅读,让学生多点自己的感受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是点燃火苗,而不是灌满瓶子”。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中也说:“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和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但是,老师在上课时总带着很强的指导性,要求学生围绕哪几个问题思考,展开讨论。这就等于学生吃饭,老师替学生吃菜,别人问菜味道好不好,学生只能按照老师所尝的味道告诉别人好还是不好,而自己根本不知道是何滋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磨灭,学生的思想是老师的,学生的答案也是老师的,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学生的感受不但得不到尊重和挖掘,还完全的被取代了,这还谈何创造呢?

(四)将网络信息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学生和教材,不再是单一的就教材而分析教材。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成为师生认知的对象,成为教育信息的来源。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得在很短的时间内,各种信息得以很快地传递和反馈,师生能够迅速感知各种各样的信息。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信息、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为学生创设阅读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说,网络信息技术给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一切革命性的变化,必将进一步提高“非指导性”阅读教学的效率,让“非指导性”阅读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语文是工具,语文是生活,语文能力就是一种适应能力,语文的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语文的方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语文应该是学生的最爱,应该是学生们生活的必须,应该是最简单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必要有义务让学生爱上语文,“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施,将会给中职语文教学注入一道曙光。但愿这一道曙光能变成万丈光芒!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漓江出版社,2006.5

[2]李瑾瑜,柳德玉,牛震乾.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1

[3]小巫.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9

[4]小巫.让孩子做主[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8.9

[5]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文库[M].沈阳出版社,2000.6

G71

B

1671-6531(2013)01-0142-02

郭一鹤

猜你喜欢

指导性创设中职
论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的发现及适用
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法律论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论指导性案例释法功能之完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