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的终极坐标
2013-08-15郎晓东
郎晓东
我们都知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致力于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还要致力于实现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直接根植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本质规定中,从而力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世界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毕竟,“解释世界”只能表明人站在世界之外,只有“改造世界”人才能真实地拥有世界;而“改造世界”作为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旨趣的重要概念,应该得到科学、全面和准确的界定和表述。根据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改造世界”的概念式表达实际上就是“实践”;而对哲学来说,“改造世界”的方式有它的特殊性,那就是要通过改造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实现,通过思想革命来实现。因此,若想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就必须以重塑人的精神世界为前提,在改造客观世界之前首先完成主观世界的改造,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一个类似于信仰一样的存在,如何才能真正具化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当中呢?
一、关于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
我国学界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往往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解成教育目标,要通过教育实现所谓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事实上,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和异化而提出的。马克思注意到,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丧失了自由和发展的可能性;少数人虽然居于统治地位,但他们的发展也是片面的、受到束缚的。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设想。在这之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指出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由此可以看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应该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人是自由性的存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最高理想,实现人的“自由个性”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类解放的最终价值目标。
在马克思那里,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多方面的表述。如,“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3]“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只是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4]是“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5]等等。而所谓全面发展,事实上就是使人的各方面的本质力量都发展起来,使个人向完整的个人发展,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⑦而所谓自由,是指人能够超越外在的束缚、内在地自我决定、自我实现。自由是人的天性,但正如我们所感受到的,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自由与全面发展在现在看来仍然还只是人类理想世界里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只是给我们画了一张毫无意义的大饼——事实上,马克思从开始就没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描绘成人的现实状态。
二、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人的发展史就是人不断摆脱自然和社会的种种限定不断追求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只有充分自由地发展人的个性,全面提高人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马克思看来,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现实的个人的最高价值追求——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和终极价值所在。为此,我们必须打造出能够塑造和完善人的个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地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首先,涉及到我们对“个性”概念的理解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很认同心理学对个性所下的定义。即,个性表现为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样很容易得出“人人都有个性”的结论,因为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情感、意志、理想、信念、能力等等确实都是不同的。但事实上,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却很少会说这个人“(很)有个性”,约翰·密尔甚至把有个性的人比喻成“大地上的盐粒”。为什么呢?有人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归结为我们的教育、制度、环境等等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最终导致了“无个性的人”的出现——这就形成了一个“人人有个性”与事实上存在的“无个性的人”的悖论。但这其中所说的“个性”是同一个词吗?有个性的人与无个性的人的最主要区别又是什么?培养个性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但什么样的“个性”才是我们真正理想的目标归宿?联系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来谈个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人的个性基本出发点。“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它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当中”。[8]一句话,人的个性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在历史变化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并在整个过程中体现出人的独特性、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如何理解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是马克思用以标示和表征人的发展状态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国内的人学研究中,人们对这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却存在着诸多的误解。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把自由个性等同于人的自由发展,并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事实上,马克思所说的个人的全面发展或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个人终将成为无所不能的全能的人,而是强调个人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对于造就其丰富的个性的重要性。因此,马克思所谓的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主要是指个人个性的充分发展,特别是个人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它是人的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即自由个性实现的根本条件和最切近的基础。马克思所谓的自由个性,其所标示的则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们已经完全控制了自己的生存条件,构成人的个性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兴趣、品质等等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而人的个性极其丰富。作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高境界,自由个性也就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而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由的人”:“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9]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自由的获得和个性的解放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一个人只有在摆脱外在的束缚和压抑,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时,才能根据自己和社会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的创造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个性受到严重束缚和压抑的人,一个缺乏主体性的人,是无法尽情展示和发展自己的才能的,他只能消极、被动地完成他人、集体、社会下达的种种任务,只能被迫地片面地、畸形地发展自己。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说:“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10]这段话表明,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如果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劳动中存在着分工和私有制,劳动不是人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谋生手段,那么人的发展就会始终是片面的、受到压抑的而不是自由全面的发展。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视为人类的一个终极理想化的追求。人的意识使人成为了人,更在规定着人。一方面人的意识力求摆脱生命活动的外在规定性,期望由自己来设定目的;另一方面,人的意识又不停地寻找灵魂的归宿,期望着由它来指引生命的方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这样一种理念:它既不是人的“非现实”本质的实现,也不是人的某种“超现实”本质的获得,而是生活在当下的“人”基于现实、面向未来的理想和信仰。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而言,这个“理想”和“信仰”有着至高无上的精神牵引作用。我们都知道,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早已不再是某种单纯的意识形态理性灌输的工具,它担负着构筑人的精神世界的重任。在现代这个充斥着隔膜、疏离、孤独感、不信任以及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所带来的现代化病的世界,人们普遍感到困惑、焦虑、迷惘、精神空虚,甚至达到了某种精神危机的状态。这是我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精神危机,它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主体自身与无限性的分离。人的价值和自由开始丧失,属人的本性也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当处在文明的低端发展阶段时,人类需要理性的指引和神性的关怀。当受到理性和神性的压抑时,人类需要对人性中感性的一面大肆张扬。那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主义的时代呢?如何再现人类精神世界的勃勃生机?
我们需要这样一种信仰——它能引导我们推翻偏见,并且基于信仰而致力于担负起那些应该承担的职责。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承认信仰的本质是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为止仍然不能被确切知识所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马克思同样承认信仰有时又像科学一样影响着人类的理性,并且不断地转向理性——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是这样一种理性的信仰。它是一种以人的方式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是实现主客体统一的、全面个性的、真善美的价值世界。如果说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与宗教精神之间有什么不同,那么,这种不同不是思想上的,而主要是实践上。在马克思那里,人生的最高价值不在超凡脱俗的彼岸,而在现实和俗世的此岸;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既不是已经给定的具体存在,也不是永远处在彼岸世界的抽象存在,那是值根于现实、奠定于人类理性之上的对未来的信仰。这种信仰,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必须传递的一种精神理念。它不仅对人格有塑造功能,对社会有约束功能,而且连接了人类的现在与未来,成为一个理想性的存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心灵归宿,对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评价、引导和动力功能。
在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为什么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其根源是什么?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人如何才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达到自由和幸福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对于马克思来说,实现每个人的自由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相互关联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之间的关系问题。站在我们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角度,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样一个人类的终极理想,就要对这三个关系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不是构建一整套与这三个关系相对应的客观知识系统,提供给人们终极的解释和最高的原则,而是引导人们开展植根于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批判性“活动”,让人们自己去“解蔽”和“显现”。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64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人民出版社,1995:213
[4]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5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人民出版社,1995:4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82:12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79:3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人民出版社,1979:48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76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