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息检省到依律创化:评孙鹤的新作《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
2013-08-15欧阳文
□ 欧阳文
作者:辽东学院教授
全景扫描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现实,深度透析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利弊,再以一个民族文化科学发展的应然律和必然律来探讨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方略,这就是孙鹤教授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时事出版社)研究后,推出的一部对我国今后文化发展不无启发性的学术著作。
然而,如果展开这部洋洋550千字的著作之后,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作者虽然选择了这项研究起来比较麻烦的项目,但他对中国当代文化这个庞大的选题所作的宏观扫描和精度分析可谓视野开阖、鞭辟入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作者运笔独到、思锋犀利,对我国当代文化发展现状和文化研究现状,都有许多不同凡响的洞见。过去“创新大于传承”、“融合大于净化”、民族精神再造与创新,虽然具有难以惠誉的成就,然而无论从中国文化学研究的大众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还是从精神层次文化的发展看,都距建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图骥相去甚远。中国文化发展和中国文化学研究,在践履文化科学发展的律动方面必须付出“合律”的努力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轫点和归宿点等,都是作者对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现实做出的冷峻判断。作者认为:在文化同样被全球融化的背景下,我们要创化出既能形成中华民族发展的软实力文化,又必须独具中华民族传统的形态,不仅必须秉持人类文明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样需要按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必然律,才能索骥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既然筑构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文明家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理想形式与终极目的,那么,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就必须关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文化的三维共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行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和着力点。基于此,作者在对“当代人类社会文化主要问题”做出全景扫描之后,旗帜鲜明地亮出了“科学发展观解决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的可能性”的理论构想。继而则不乏耐心地围绕着“科学发展观解决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的现实性”、“实践性”问题和科学发展观思想必将在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中“主导中国当代文化思潮”的倾向问题,对我国当代文化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颇具卓见的分析和论述。
我以为,《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一书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于:作者没有在全面检省了当代人类文化、全景扫描中国当代文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念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假说之后辍笔,而是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中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一章的论述中,深入而专注地阐释了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必须从文化发展律的科学逻辑起点出发,即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有机统一。并以此律,立足全景扫描获得的问题,从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关系和两者的有机统一三个角度就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分别提出了方略,确立了132个逻辑上环环相扣的定位点。
作者认为,要在“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基本前提下,有机地处理好“巩固文化融合及多元背景下民族文化地位”、在“激发文化特色存在及失去背景下民族文化者的活力”、在“建立健全主流文化观目的下民族文化愿望体系”的成就、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图骥下,冶炼出独具特色的,且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都必须围绕这一核心愿景的诉求,去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必须在文化作为生产力、作为生产关系要素的视域里,科学地关照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三维协调、同律、同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构方略中,还必须特别处理好民族文化作为生产关系元素时的融入问题,真正独具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也将文化运行的独有规律纳入统筹兼顾的运思范畴,进而形成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在“五位一体”的理想推进中,以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特有的元素与活力。赢得希望,赢得未来。
总之,《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略》一书,堪称是我国近年来宏观文化学研究中较少见到的一部力作。至少它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应该对那些专门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学者在探索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如何结合问题上有所启发,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