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手法
2013-08-15王用源
□ 王用源 靖 欢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版网络新闻备受关注,手机版网络新闻客户端也在不断完善,人们在海量信息的获取中渐渐进入了“读题时代”。标题是新闻在读者面前最初的呈现,由于受到手机屏幕大小的限制,手机版新闻标题往往要比传统新闻标题更加精短,这就对新闻标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网站规定的字数内既要表现新闻主旨,又要做到引人注意。想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就必须把新闻的标题做好、做活,这就需要新闻标题具有艺术美感,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一、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手法
不同的修辞手法具有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表达效果。下面举例说明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格运用。
1.比喻。比喻是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中常见的修辞格,也是人们最熟悉的辞格。比喻的优点是能够将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浅显易懂的事物,可把事物和道理描写得通俗、生动、形象、鲜明,引起读者的想象。如:
(1)幸福两土豆:姚晨晒丈夫儿子睡觉照片(2013年7月25日手机中新网)(本文例子全部选自2013年,以下例子不再标注年份)
(2)“天下粮仓”有多少硕鼠?(8月18日手机新浪网)
(3)十八大后“八只老虎”被关进笼子(8月28日手机中新网)
例(1)将姚晨的丈夫和儿子比作两个土豆,体现了父子二人睡相的可爱,寄托了网友们对他们的美好祝愿。例(2)、(3)把国家粮库比喻成“天下粮仓”,把乔建军一类的贪污国家粮食的人比成“硕鼠”,用“八只老虎”来比喻贪污受贿官员,使得题目更加形象,更加吸引人。
2.比拟。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中拟人较拟物更为常用。例如:
(4)任志强谈地价暴涨:众房企饿了(7月25日手机新浪网)
(5)任志强:调控让房企活得更好(8月17日手机新浪网)
(6)富士康着凉:河南出口就感冒(7月25日手机新浪网)
以上3例均运用了拟人,“饿了”、“活得更好”、“着凉”、“感冒”一般用来形容人的,这里用来形容事物,更形象地体现了地价暴涨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富士康河南工厂的问题。运用拟人手法要比普通的叙述更加形象,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双关。在一定的语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谓之双关。双关能表达出字面之外的更深层次的寓意,给人以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
(7)李小冉刘涛暗指马苏“会演”(7月25日手机新浪网)
标题中出现的三个人均为当红女明星,近日,她们三人共同主演的电视剧《今夜天使降临》正在热播。本身影视演员这种职业就是要求要“会演”,但是李、刘二人表面是在夸马苏演戏演得好,实则是在暗指她做人表里不一。就这个标题而言,引号里的内容运用的就是一语双关,这是由“演”这个词的多义性造成的。
4.借代。王希杰认为:“借代,就是借此代彼,不同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用同它具有相关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借代的使用不仅能够使标题更为形象,而且还能增加新鲜感。例如:
(8)“滚出去局长”确实该滚蛋了(7月25日新华炫闻)
某地局长遇到群众上访便冲其大喊“滚出去”,因此被人戏称“滚出去局长”。标题用该局长标志性话语来指代这个人,使其更充满讽刺性和趣味性。再如:
(9)蔡少芬晒女儿照片 “华妃”想结亲家(7月28日手机中新网)
看过《甄嬛传》的人应该都能读懂这则新闻标题。用“华妃”来借代演员蒋欣,避开前后都使用演员真名的方式,巧用借代,让人眼前一亮,戏里戏外相结合,似乎更加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还有不少新闻标题把“萧敬腾”借代为“雨神”,这种用法使得“雨神”一词渐渐成为“萧敬腾”的代名词。
5.对比。对比就是将两个事物相比较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相比较。这一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中也十分常见。例如:
(10)美国二战老兵:有成领袖 有人流浪(7月30日手机中新网)
这一标题中“有成领袖”和“有人流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是二战时期的老兵,命运的差别却如此之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就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11)京1男因停车争执 摔死对方2岁女童(7月25日手机中新网)
(12)湖南或夏秋连旱 1天蒸发22个西湖(8月18日手机中新网)
(13)安徽明光一镇长 7年刮21万“油水”(8月18日手机中新网)
例(11)“1男”和“2岁”,1个健壮的男子竟然忍心下手摔死仅2岁的女童,巧用数字的对比,其残忍程度跃然纸上。这一鲜明对比也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愤慨,达到了道德上的共鸣;就媒体而言,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6.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新闻一般在题目中设问,在正文中解答。在新闻标题中运用设问其目的就是为了把读者对答案的渴求调动起来,引导读者去阅读。例如:
(14)如何理解北大拒绝“状元”索奖?(7月25日手机中新网)
(15)最新揭秘:一张身份证能买几张火车票?(8月17日手机中新网)
(16)神解读:为啥欧洲不敢对中国强硬?(8月18日手机中新网)
标题为问句,不是让读者来解答,而是在正文给出答案,这些设问对于只读标题的人来说都是个未知数,所以会吸引读者去阅读后文,增加访问量。
7.仿拟。仿拟就是模仿已有的表达方式,在新闻标题中,这种新造的说法比较容易抓住人的眼球。例如:
(17)桂林“房叔”被举报33套房 当地调查(7月28日手机中新网)
(18)盘点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气功大师”们(7月28日手机中新网)
(19)致那些年我们终已逝去的买房机会(7月29日手机中新网)
“房叔”仿拟“房姐”而来,读者看到标题就能推断其义,但仍留给人极大的好奇感,不禁想通过阅读了解它与“房姐”有何区别。“房嫂、房妹、尊严死”等一系列仿拟词,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就是仿拟的魅力。例(19)仿拟的不是词,而是仿照影片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而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新闻标题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提高其文学性和可读性,而且还能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激发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增加点击量。
二、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与纸质版新闻标题修辞特点比较
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十分广泛,但在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中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由各自版面设计和形式要求的差异所导致的。
(一)在具体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存在差异
1.在比喻的运用上二者有一定差别。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报纸新闻标题中三个都比较常用,而手机版的标题中多用借喻,明喻和暗喻则较少。明喻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在句中同现,常见喻词有“似、如、像、仿佛、一样”等;暗喻也是指本体和喻体同现,但通常用“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喻词;借喻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这三种比喻方式在报纸新闻标题中都很常见,如“宋俊平心美如玉救弃婴”、“爱是同心圆”、“纸老虎又想吓人”,分别为明喻、暗喻和借喻。而上文例(2)、(3)中“硕鼠”和“老虎”是借喻,比较而言,手机版新闻标题中很少用明喻和暗喻。
顾宝平指出,“一般而言,报纸的新闻标题具有概括新闻内容、评价新闻的意义、吸引读者的注意、美化新闻版面这样四个主要功能。然而,对于网络新闻来说,标题的‘吸引读者注意’功能的重要性则更加突出。”他还认为报纸的版面上一般附有图片,正文和标题共现,读者很容易注意到图片从而被吸引;网络新闻标题则不同,网络超链接方式使得标题更加重要。因此,网络新闻标题比报纸新闻标题的要求更高。和明喻、暗喻相比,借喻不使用比喻词,同时又不出现本体,使得表达更加简练、富有深意,因而在手机版新闻标题中使用也最多。
2.报纸新闻标题常用对偶、设问和排比,而手机版新闻标题少用。报纸新闻标题中经常使用对偶、设问和排比。对偶要求两个短语或句子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且意义对称,这就决定了一般的对偶句的字数较多;设问是一问一答,一般在标题中要求同时出现正题和肩题或正题和附题,要求新闻标题可以断行;三句及三句以上才能构成排比,因此使用排比的新闻标题更长、占用空间更大。而这在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中则很少出现。
“传统的纸质媒体可以灵活地利用版面,甚至刻意留白以使版面整洁美观。而网页版面的整体布局是相对固定的,标题字数受到行宽的限制,既不适合折行,又不适合空半行。”因此,报纸新闻标题的较大篇幅使得修辞手法的运用更加灵活,而手机版新闻受到屏幕宽度的限制以及新闻客户端对字数的规定,则很少在标题中使用以上几种修辞手法。
3.手机版新闻标题多使用双关,而报纸新闻标题相对少用。因版面和字数的限制,手机版新闻标题中双关的使用较报纸新闻标题多。双关,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其自身的性质使得运用起来更加精炼、简洁,同时言在此而意在彼,能够达到幽默或讽刺的效果,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例(7)“马苏‘会演’”就暗含了讽刺意味。
报纸新闻标题中还多运用回环、反复、顶针等修辞手法,而因受版面和字数限制,手机版新闻标题中基本不使用。
(二)二者在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上存在差异
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同时,纸质媒体也并没淡出人们的生活,二者是并存的,且互相借鉴、互为补充。孙晨钟指出:“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在具体的修辞方式上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基本上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用法限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
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起步早,报纸也成为重大消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其语言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当今社会,仍然通过阅读报纸来获取信息的人群年龄相对较大,考虑到受众的因素,报纸新闻标题可能采用较为保守的手法。相应地,使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也是比较严肃的。但现在这种倾向也在逐渐改变,“在当今的报刊新闻语体中,不仅地方性报刊,就是国家级的报刊,也越来越朝着口语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书面语体出现的口语化趋势,我们不必感到过多的忧虑和担忧。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现象,也是语言自身发展的趋势”。而网络新闻,尤其是手机版网络新闻一出现就具有很强的活泼性和随意性。此外,网络信息量巨大,各个网站对手机版新闻标题的字数又有严格的限制,这又使其具有简洁性。例如:
(20)“雨神”萧敬腾:担心不下雨(8月28日手机中新网)
(21)“喵星人”乱入三国演义完美逆袭(9月2日手机新浪网)
这两则新闻标题活泼生动,分别以调侃和幽默的语气表达了新闻的中心意思,同时又简洁明了,在海量信息阅读的时代使人一目了然。
三、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修辞的规范化
智能手机日渐普及,手机版网络新闻也备受关注,各类新闻客户端不断涌现,手机版新闻标题制作的好坏越来越受重视。由于某些主客观因素,标题中也呈现出一些不符合规范或使用欠妥的修辞。例如:
(22)美帝校园的女色狼:专找童子鸡尝鲜(9月13日手机中新网)
“童子鸡”使用借代,虽一目了然,但这一修辞的使用并不十分恰当,让人读来很不舒服。还有些修辞的使用让人不知所云,如“女人必须像蝴蝶一样对待男人”,这一标题运用了比喻,但大部分读者并不能明白标题的含义,通过正文我们才能知道这和蝴蝶本身的生物特性有关,而一般人并没有这个常识,所以让人摸不着头脑,反而影响了表达效果。
正如张名章指出:“不当修辞严重影响了网络新闻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应该引起网络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反思与警醒。”[本论文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天津大学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手机版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研究”(项目编号:201310056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组成员:刘晶晶、万映雪、靖欢、谢金丹,指导教师:王用源]
[1]杨文全,胡琳.“文眼”之眸:新闻标题修辞格的优选[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4).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商务印书馆,2013.
[3]顾宝平.从报纸到网络——看新闻标题制作的演变[J].城市党报研究,2007(6).
[4]张秋君.刍议“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J].文教资料,2011.
[5]孙晨钟.网络新闻标题与平面新闻标题差异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
[6]李雯婧.都市报纸新闻标题的口语化现象研究——以成渝二地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9.
[7]张名章.网络新闻标题的不当修辞[J].中国编辑,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