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网看当代环境时评新趋势
2013-08-15刘宇男
□ 刘宇男
引言
目前,我国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形成了清晰、系统的关于环保工作的战略部署。但由于历史积累了众多环境问题,当前各地环境事故层出不穷,成为媒体追问的热度话题,由此引发了数量众多的环境时评。
环境时评更快、更新、更有针对性
新闻时评通过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议论,向广大读者明确指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进而深化报道的主题。人民网作为权威党政网络,其开辟的“环境时评”专栏对全国各地环保热点第一时间跟进点评,其环境时评体现出更快、更新颖、更有针对性的新趋势,符合当前受众需求,具有较高社会价值。
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新闻时评在热点新闻出现后必须及时出现。当一个环境事件出现的时候,人们迫切希望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而媒体结合环境新闻报道,给予有针对性的时评,通过独特的剖析视角回应社会关注,也能有力地提升媒体品位。细看人民网环境时评,处处紧跟热点脚步,其深度热评也让读者深受启发。如人民网2013年6月4日环境时评《归真堂停止上市,动物保护不能停》紧跟6月3日归真堂上市止步新闻,提出“动物保护议题不能因归真堂终止上市而消逝”的观点,提示大众不应盲目乐观,应继续关注和监督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当前环境时评和环保新闻正由各自独立向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向发展,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结合。一个环境事件或者环保活动,从某个角度看也许很老套,换个角度却会发现新意,如何从一个普通环境事件中发现时评价值,作出有新意的点评?人民网2013年3月26日环境时评《环保组织称“熄灯1小时”太形式化 不如早睡1小时》,对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一项传统纪念活动“旧事新评”,引发大众对环保纪念活动形式应与时俱进、更符合国情的思考,代表了当前环境时评角度选取的新趋势。
近年来,北京发生“7·21”暴雨事件,台风“韦森特”给广东带来风灾,以及各地雨情、汛情、灾情不断发生等,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应急引起社会重点关注。人民网2013年3月25日环境时评《中国应急体系在非典危机中 催生在暴雨中完善》,通过回顾10年来中国面对的甲流、雪灾、地震、暴雨等各类危机事件,对如何健全应急体系作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度评论。从人民网可看出,环境时评不再单一、孤立地就环境保护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而是融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整体评论,使环境时评更具现实针对性,从而使读者喜闻乐见。
专业环境时评应与大众观点连线
从我国公开征集的媒体报道稿函来看,开办时评版及评论专栏的报刊等不少于3000家,可以说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由于社会对环保问题关注度越来越大,政府面对媒体的环保提问不再避而不谈,但环境时评仍存在普遍不足。
同一环境问题的不同时评,因报道时间和作者不同,选取题材的立足点有差异,加上时评中往往涉及抽象性概念和复杂的理论性问题,很多环境时评给予社会的写实点不多,读后“云里雾里”。
阅读各类环境时评还发现一个问题,即作者的专业判断与群众的某些观点有时会发生冲突,专业看法不能与大众观点连在一个点上是一重要缺陷。例如,清明时节扩坟、烧纸、放鞭炮这类有着强大文化基础的传统祭奠仪式,其背后有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伦理观作支撑。但因时代场景和社会发展需求发生变化,当今谈论的环保问题就与这类传统文化有冲突之处,时评作者需要全方面考虑这一冲突,引导传统习俗革故鼎新,使专业看法与大众观点逐渐趋于一致。
目前,网络上还有各类“网友辣评”,往往代表着某些大众观点,专业化与平民化环境时评各行其道并共同发展。专业时评作者应充分考虑到非专业人员对环境问题的见解,学会在“网友辣评”的“宣泄”中汲取信息,并进行不同层面的剖析,使专业环境时评与大众观点连上线,从而更具有社会影响力。
一个新现象是,众多热点时评文章首先出现在互联网的论坛上,成为热议话题之后才有主流媒体介入。环境新闻热点需要主流媒体的发酵关注,但主流媒体在后期跟进中需要去伪存真,在不同新闻立场之下,同一条环境新闻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舆论立场,再加上商业化干扰因素,一些观点偏颇的环境时评很容易引起消极的舆论漩涡,并非真正与大众观点连线。
同时,由于媒体报道的环保案例很多,发表环境时评的平台很多,环境时评稿件出现了严重的一稿多投现象,甚至在互联网上泛滥成灾。由于时评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很多时评作者以利益为先,简单套用环保时评范本,忽略了新闻热点本身所具备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极易造成环保时评质量参差不齐,八股化现象严重。
环境时评应更具有公允性
新闻信息已从“传播”时代进入到“解读”时代。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对新闻事件总体把握上的新闻解读之争。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环境评论的成败优劣。解读一段环境新闻,正是为环境时评铺垫实际基础。
例如人民网2013年6月6日的环境时评《防治污染 环保部门不能“失位”更不能“错位”》,先解读了部分地区环保部门不仅未严惩企业非法排污行为,却为污染企业“辩解”、“撇清”,让公众忧心环境监管的现象,随后喊出“环保部门在污染防治中不能失位、错位”的观点,有力回应公众关切。由此可见,环境时评的力量在于理性和思想穿透力,最终靠深刻、独到的观点取胜。
但环保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一日一时之功,一些环境时评不尊重事实真相,立场有失公允,失去了根本的评论效果,不断冲击社会时评伦理的底线。无论新闻报道还是时评文章,都必须遵循现实情况。环境时评在争夺关注眼球的同时,必须保证言论的现实针对性,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客观梳理与解析事件。特别对于环保问题的报道,要结合现实情况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不能随意引发不必要的消极舆论。
近年来,环境问题不时引发公众焦虑,环保局长也屡成质疑焦点,“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成为热点新闻。环保搞不好,环保部门自然难辞其咎,但公允地说,这种“邀请”并非一个环保局长能承受得起。环境时评如果盲目迎合大众的浅层理解,不去分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必将失去公允性。
例如人民网6月4日的环境时评《约谈不空谈 环保才不难》,解读江苏省约谈地方政府负责人解决太湖流域重点断面水质频繁异常波动的现象,摆出了环保部门“看得见管不到”的无奈,提出了“环保问题光靠环保部门独木难支”的观点,这种环境时评立场公允,引导读者看清新闻背后的本质,对新闻事件作出更理性的判断。
结语
当前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增大等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涌现,加重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但中国要生生不息的发展,绝对不容忽视环保问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重要前提,环境时评正是站在更高境界上、以更长远的目光看待经济增长趋势,引导舆论导向。
通过人民网的环境时评,看出目前党中央和政府对解决环保问题下了很大决心,各地有关部门越来越趋于正面回应媒体提问和大众关切的问题,开明之风日盛。在这一形势之下,环境时评也应更趋于理性,兼听则明、客观公允,当好联结政府与公众的沟通纽带,更有力地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1]陈瑶.基于大学生群体媒介使用调查的媒体发展趋势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龚君楠.中国新闻评论员时评选题的特点——以鄢烈山时评选题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