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刍议
2013-08-15孟寅秋
孟寅秋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刍议
孟寅秋
职业院校毕业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市场,以利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要正确定位、脚踏实地、丢掉幻想,结合专业、拓宽领域,以点代面,树立信心、勇往直前。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
孟寅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33)。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产业结构和经济形式的调整,以及大学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使得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显。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性和专业特长,增强认识,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
职业院校毕业生与侧重学历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动手能力强。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注重实践教学,经常接触实际工作岗位,感性认识较强,能很快适应具体工作。
第二,专业性强。所学专业单一,知识掌握比较集中,紧紧围绕本专业学习,未过多涉猎其他学科,在有限时间内学得的内容比较具体。
第三,可塑性强。毕业生年纪较小,学习经历简单,接受新事物快,转换角色灵活。
第四,需求呈上升趋势:国家需求的大量应用型人才将转为职业技术人才。
与此同时,职业院校毕业生也存在一些不利的方面:学历层次低,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程度;竞争能力差,在企业招工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时易受排挤;受到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冲击;社会上还有不重视职业教育的观念。
因此,广大职业院校毕业生要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性,努力改变自身的不利因素,学习提高,不断进取,在就业观念上尤其要进一步增强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认识。
一、正确定位、脚踏实地、丢掉幻想
这些年来,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调整、改革和发展,毕业生已经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引起各方重视的问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成为真正的的国民教育,大学生的“精英教育”时代已经过去,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在社会需求总量不会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各类高等学校、各类专业范畴、各类办学层次之间将存在较大竞争,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将遍及社会各个方面。许多原来不是由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将由其承担,这不是所谓的大材小用,而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发生了变化,工作更加细化,难度更为增加,效率更加提高。
我们必须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级技能、较高知识水平和较高收入的“蓝领”,以适应进入WTO后世界工业生产基地向我国转移、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需要(尽管这是无奈之举,至少目前也只得如此)。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广大毕业生面对就业市场中激烈的竞争形势,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脚踏实地选择就业岗位。特别是职业院校毕业生,从入学之日起,就已为毕业后的就业初步定位。因此,选择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一定要符合实际,切忌好高骛远、追求虚荣、沉溺幻想。
高等职业院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紧密结合社会生产的实际,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厂教学的不同教学模式中,充分在实践技能方面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就要结合所学专业和学习效果找准切入点,到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从最基础的岗位开始社会实践。现在有好多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不切合实际,放不下大学生的架子,觉得拿着毕业文凭到基层从事生产劳动有失身份。这些学生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毕业后到工作单位一定要当干部,要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在当今的经济生活中,在各个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都发生了转变,极其重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实用价值,依据学历与能力的结合设立管理者、生产者和服务者等若干岗位,干部身份已不存在固有的模式。如果一味漠视这个现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就很难发挥优势。
职业院校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就业的特长和优势。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岗位五花八门,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性质和兴趣爱好选择工作岗位,不要局限在某一方面,善于从小处着眼,发现一切契机,在纷繁的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二、结合专业、拓宽领域、以点代面
职业院校的专业特点在于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专门性、实用性,但由于学校和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又造成了专业的基础性优于尖端性、局限性大于普遍性。因此,要求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把握好所学专业与实际岗位之间的关系,同时又不要被现有的专业所局限。一方面,专业对口的岗位会极大地吸引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会在工作中创造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即使专业不是完全对口,也可以应用所学专业,把握基础、加强学习、拓宽领域、触类旁通。不论哪个方面,都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巩固和开发,不可受所学与所用暂时不能完全吻合状态的影响。
现实中由于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专业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拓展,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往往滞后于实际需要,也不可能涉及各个方面。因此,选择就业岗位时不要过度追求专业对口,只要具备相似的基础就是真正对口了。例如,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能侧重掌握的机械设备操作不同,有的偏重于车床,有的偏重于铣床,有的偏重于普通机床,有的偏重于数控机床,由于这些专业的基础知识是相通的,在学习中和工作后要更深入地涉猎机械加工的各个方面,成为多面手,不致于出现偏重学习车床的学生不敢到使用铣床的企业去就业、偏重数控车床的学生到了使用普通车床的企业束手无策的现象。
三、注重发展、积蓄后劲、淡化待遇
职业院校毕业生要本着“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原则去从事实践。目前,需求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无论是经济状况、所有制形式、产业结构和管理模式等等都不尽相同,对毕业生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但只要是真正想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具有优良品质和精湛技能的毕业生加盟,成为发展的中坚力量。广大毕业生一定要选择这样的就业单位,把握这样的机会,争取在毕业后不久能得到这样一片天地。
有一些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不关心其是否有发展、是否属于朝阳产业,过多地看重薪金待遇。诚然,追求较高的薪金待遇无可厚非,但要务实,要与当地、当时的经济状况相适应,不能过分脱离实际。如果你确有真才实学,在被聘单位能够适应重要岗位,可以创造一定价值,要求高一些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你只能做一般的工作,与其他员工相差无几,那么你要求的待遇就不能高于其他人了。另一方面,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并不是终结,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和实践,创造更多机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任何停滞不前、满足现状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能要求首选的就业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十全十美、都能符合自己的理想,要在工作中提高素质和能力,寻找新的更加适合自身特点的岗位。现在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已经是不现实的了,而且这样的岗位也越来越少了。在外国,一个人一生当中要更换工作若干次,没有在某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终身的。在我国,今后变动工作岗位或者工作领域将是很平常的事情。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今天,应当考虑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四、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信心、正确面对实际
广大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正确认识国情,降低择业期望值,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还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发展的关系,实现自身价值和为人民服务的统一,自觉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艰苦行业工作。
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增长社会实践的才干。立足实际,结合自身爱好和特长,以在学院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为切入点,从最基础方面从事社会实践。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深刻理解“一切从点滴开始”、“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树立长远的理想和信念,持之以恒,任何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目前,国家正在努力实现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的渠道,积极支持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切实解决非公有制单位聘用毕业生的有关问题。非公有制单位是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渠道,国家对到这些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一视同仁,户口、劳动保险等问题与国有单位将要同等对待。国家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有关方面将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条件。那些具有一技之长或具有创新进取精神的同学完全可以一试身手。人的潜能有时自己也不能完全了解,往往在实践中才会体会到“我也能行”。
综上所述,广大职业院校毕业生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增强以上基本认识,卓有成效地投身就业市场,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条件。
G712
B
1671-6531(2013)17-0146-02
责任编辑:贺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