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落实课程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3-08-15张仁芳
张仁芳
教师在落实课程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张仁芳
课改以来,教师在贯彻落实课程目标中存在着如下问题:设计教学目标时,生搬硬套、彼此割裂;每节课教学目标设计太多,主次不分;落实教学目标时,不能整体把握、顾此失彼。问题的原因来自于教师对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关系的理解不到位以及对“三维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到位等。进而提出解决对策:围绕知识目标,将“多维目标”有机整合;要取舍有度,突出主要目标;深入挖掘知识本身蕴含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问题;分析;对策
张仁芳/长春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吉林长春 130061)。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它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起着方向性作用,只有依据明确、科学的目标进行组织,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的贯彻实施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教师在贯彻实施课程目标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更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的问题
1.设计教学目标时,生搬硬套、彼此割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下简称“三维目标”。但从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有失偏颇。多数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三维目标”,甚至会认为每节课都要体现“三维目标”。因此,有些教师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课程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设计和陈述教学目标。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联系不大,彼此割裂,不能围绕着知识目标这个中心来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不会设计在获得知识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哪些方法这样的目标等等。
2.每节课教学目标设计太多,主次不分。一堂课的目标过多,这是个明显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目标设计,比如,知识和技能4个,过程与方法2个,情感态度价值观2个。这样算来,一共8项目标。因为老师在设计目标时总想体现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都有不同的目标,罗列起来就臃肿、庞杂了。老师们想得很细,意在体现出新课程目标的三维特点,用意是好的。但一堂课8个教学目标,平均每个教学目标只有5分钟,教学岂不是蜻蜓点水?这种情况在老师们的教学设计中是常见的现象。
3.落实教学目标时,不能整体把握,有时还顾此失彼。落实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从整体把握,而是分项落实,有时还顾此失彼。比如,贯彻知识与能力目标时不考虑过程与方法目标,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就变成了政治说教;还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在教学中形式化地设计交流互动,而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巩固;有的教师依然像过去那样,特别关注知识的传授,不太关注在教学中使学生生成必要的体验和情感;还有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的方法缺乏必要的指导。因此,在落实多项目标时,顾这个顾不了那个,缺乏整体把握。
二、问题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缺乏准确、全面、深透的理解;二是有些教师素质相对较低,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三是将传统经验与新课程理念相互割裂;四是形式主义的评课标准对教学的误导等等。教师在贯彻实施课程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也和这些因素有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理解不到位。新课程在改革中既不能是传统教学的复制,也不能完全走向传统教学的反面,它是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前提下,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新的融合与提炼。新课程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是应该继承的。比如,过去我们过多关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在教学目标上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新课程改革抛弃了知识本位观,但是,并不是要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过去教学中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扎实性和系统性仍然是现在教学中应该继承的东西。改革并不是全盘抛弃,是针对我们过去存在的问题加以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做知识容器的观念。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可见,课改不是不要继承、一味地创新,这样容易导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恰恰曲解了课程改革的意图。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由于有些教师对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导致有些教师误解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只要再强调知识教学就是违背新课程要求的,为了遵循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忽视知识教学而关注“过程与方法”、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贯彻与实施,这样,教学就脱离了基础,变得空洞不实,对学生的发展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关系的理解不到位。就“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而言,“课程目标”是上位目标,“教学目标”是下位目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是针对每门课程而言的。它是教学目标的上位目标,上位目标决定着下位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教学目标有学年(学期)目标、单元(主题)目标和课时目标不同的层级。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清楚上位目标是什么,否则就无法把握住下位目标的基本定位。确定教学目标依据课程目标,按照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和考虑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是课程目标要求从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也一定按照三个维度来设计和陈述。每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要体现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三维目标”是思考教学目标的基础和原则,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的情况,结合教材实际,来确定每节课的目标的重点,突出强调重点目标来实现。多数老师在这方面的理解还存在着问题,因此就导致了有些教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是按照三个维度来设计,每个维度还有不同的目标,这样也导致了课堂教学目标过多、过杂,不能围绕本节课要完成的主要内容而设计,重点不突出,甚至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3.对“三维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到位。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强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成为学生良好健康的情感态度养成的过程。从“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来看,“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基础,是最重要的一维,是其他两维的依托,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没有了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其他两维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是在贯彻“知识能力”的目标中同时进行的。这是针对我们过去教学过程的简单灌输而言的,强调知识能力的获得过程应该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重视学生学习的多种方式。没有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那么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会变成一句空话;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拓展,没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学生的学习就没有了动力,就不会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就又回到了课改之前的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不能分割。
三、解决对策
1.围绕知识目标,将多维教学目标有机整合。我们在确定和实施教学目标时,确实要考虑到多维教学目标的整合,考虑到彼此间的密切联系,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才能更好地贯彻和实施。不能说在这一节课中哪一部分是落实“知识”目标,哪一部分是落实“能力”目标,哪一部分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这些教学目标是有机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的。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某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文化的敬仰,培养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恒心和毅力等。这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学习知识,完成知识目标,但实际上这几种目标都得到了落实。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与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过程和方法”决定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速度、程度和效果。比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学科内的知识有联系,不同的学科知识之间也有联系。不仅让学生掌握这些联系,更要让学生掌握探索这些联系的方法,这种从方法论、系统论的高度让学生来学习知识的做法对学生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学习中获取的知识与技能和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又会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修订过程和方法,形成高效、快捷、灵活的方法能力和规范性的程序;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又会反作用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甚至人生的各个方面,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同时,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在贯彻和实施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每一目标的深刻含义,一定不要割裂,也不要机械,更不要应付实施目标。
2.目标设计时要取舍有度,突出主要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多个维度,但不是每一堂课都必须要落实多维目标。有的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两个维度的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比如,在字词教学、语法教学等知识教学时,只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的还是消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长期目标,不是短期目标;是隐性目标,不是显性目标;是整体目标,不是局部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单独去“落实”,只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渗透”给学生。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实施中,不可能在每一节课内全部落实多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多个维度是建构课程目标的整体框架,我们应该把它当做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的情况,来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重点。在预设的多个教学目标中,要分清哪些是主要的目标,要取舍有度,主要的目标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次要的目标太多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度,会增加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负担,因此我们提倡必要的放弃。比如,面对一篇课文时,要善于选准一个重点目标切入,从而带动多元目标的同步达成。一堂课如果没有重点,就可能是一盘散沙。在考虑设定一节课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这也是百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不同的课型侧重面有所不同,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要有所侧重,而不是要在目标上平均用力。所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可能完成太多的目标,目标过多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目标都落空,要突出主要目标,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效果最好。
3.深入挖掘知识本身蕴含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知识是暂时的、变化的,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却是持久的,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因为学生答错一个知识点而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贯彻实施。在贯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时,不能脱离知识本身单独去说教,要将知识作为一个载体,深入挖掘知识本身蕴含的思想内容,在引导学生求知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实,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知识,是一个“百宝箱”。它不仅仅包括被划分在各学科体系里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而且蕴涵着人类各种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蕴涵着崇高的思想、德行和自然与社会之美。知识从表层上看,它可以是在描述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可以是在论证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不是那样,可以是在提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还可以是说明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但无论哪类知识之中,都渗透着统率具体内容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教师传授知识,就是向学生打开这个“百宝箱”,让学生不仅去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去体验其中的情感,领会其中的思想,欣赏其中的美和学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增长各种见识。要深入挖掘知识本身蕴含的思想内容,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长期目标、隐性目标,它的贯彻实施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渗透”给学生,教师的单纯说教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用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教师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进行教育,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一句话就是对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的要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的海洋无边无涯,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在知识爆炸的今天,面对越来越聪慧且见多识广的学生,如果老师不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无法在教学中称职地完成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无法实现与学生的相互欣赏,无法适应知识时代的需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读书、不断学习,一定会让我们有所悟,有所思,有所得的,我们的所悟、所思、所得会在我们的言行中体现,会直接影响我们周围的人,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在行动面前,语言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这种影响是任何说教所达不到。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要求的。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教学中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充分地发挥赏识性评价语言的激励性和引导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教好学生,自己就要做好学生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但树立了自身威信,更为学生作出了表率,履行了教师“道德引路人,品行示范者”的责任。
:
[1]赵国忠.课堂教学新变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G420
A
1671-6531(2013)17-0001-03
责任编辑:姚 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