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赛博空间内道德异化危机的反思

2013-08-15宋姗姗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7期
关键词:赛博道德行为异化

宋姗姗

对赛博空间内道德异化危机的反思

宋姗姗

本文主要在对赛博空间及道德异化进行释义的基础上,探究赛博空间内道德异化产生的原因,探讨道德异化存在的危机,并在深入思考的同时,提出赛博空间内道德发展的新模式及未来之路。

赛博空间;道德异化;危机;反思

宋姗姗/辽东学院讲师,硕士(辽宁丹东 118003)。

一、赛博空间——真实与虚拟交错衍生的四维空间

(一)什么是赛博空间

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一术语是由80年代初的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在他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提出的。作者将小说中所描述的没有客观实体的世界称之为赛博空间。此后这个词语得到了广泛认同,“赛博”也衍生出电脑和数字网络的含义。

“赛博”一词并非吉布森首创,它出自美国“控制论之父”罗伯特·维纳的新词“控制论”(Cybernetics)。Cyber这个前缀来源于希腊词,表达的是航行掌舵的意思。“控制论这门学科的内涵包含两方面:一是进行航行掌舵式控制,一是进行通信交流。从关于信息控制和通信的赛博论,到人们将计算机的数字化信息储存和处理能力通过现代通信技术联结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社会生活和交流的空间——赛博空间。”[1]人们航行在赛博空间之中,徜徉在信息的海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着从原子到比特转变的人类技术革新与突破,更加深刻地体会着数字化信息流动和存储的空间、交往互动的空间的魅力及其带给我们的强劲吸引。

关于“赛博空间”的定义,从波特到Michael Benedikt,从迈克尔·海姆到James Gleick,从巴洛、斯通到国内的曾国屏等学者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过阐述,笔者主要从数学科学角度尝试性的对赛博空间进行描述,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领悟其实质及内涵。

关于“维”在《相对论》和《时间简史》里是用模型这样来解释:一维就是指一个点、一条线、只有一个方向;二维就是平面空间,具有长宽两个参数;而三维具有长、宽和高三个参数;对四维空间,在长、宽、高的轴上,再加上一跟时间轴。

借用这样的数学模型,我们把真实的生活空间看作一维界面,把扩充的虚拟空间看作二维界面,把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混合空间看作三维空间的话,那么,四维空间是在混合空间的三维界面基础上加上一根时间轴,达到可以随意定位时间、穿越时空界限的空间,即赛博空间。

(二)赛博空间的特点

1.针对于赛博空间本身。

(1)虚拟与实在的交错衍生。虚拟(virtual)是指虽然没有实际的事实、形式或名义,但是在事实上或效果上存在的,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化的到来,虚拟的含义演化为对数字化的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的总称。在英文中,virtual一词不仅包含了“虚拟”的含义,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即“实际上、实质上、事实上的”,也就是说虚拟本身就是真真假假融合的状态。实在(reality)是指真实的事件、实体或事态,或者说,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这是从语义上面分析,从技术层面来看,“虚拟实在”(virtual reality)是合成“实在”的一种手段,是为人与计算机的共同工作创造更直觉的交互方式,使参与者在虚拟世界中可以做类似于真实世界中可能实现与不可能实现之事。正如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虚拟现实背后的构想是,通过让眼睛接收到在真实情境中才能接受到的信息,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2]

网络,是指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那么,由计算机形成的虚拟数字网络正是源于现实生活,又充斥了一定的虚拟成份,运用高科技手段合成的一个崭新的生活空间,而这种生活空间又恰恰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手指轻轻一点鼠标便可以徜徉在恐龙时代或是更远古的地球形成时期,亦可感受地球与其他星球甚至太阳系、整个宇宙的奥妙。

(2)整个空间发展的一环。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由原子到比特、由一维空间到四维空间,空间的发展仅到四维为止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家都知道,点位移的轨迹是线,线位移的轨迹是面,面位移的轨迹是体,四维空间是三维空间发生位移后的轨迹。那么,只要轨迹继续位移下去,就会产生更多的未命名的空间。

2.针对于生存在赛博空间内的人。

(2)平等与自由。平等与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而赛博空间的产生与发展恰恰满足了这种追求。在John Perry Barlow的《赛博空间独立宣言》中,他很明确地指出:“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每一个人都能进入的,没有由种族、经济权力、军事权力或出身带来特权与傲慢的世界。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每一个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表达他或她的不管是多么单一的信仰的世界。你们(指各个国家)有关财产、表达、身份、运动、背景的法律概念并不适用于我们。它们是基于物质的,但这里却没有物质。”[4]在赛博空间内,每个人是平等的、自由的,可以自由的进出;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追求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赛博空间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体现,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在空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赛博空间这样一个真实与虚拟交错衍生的四维空间,在给人的生活世界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生活世界的异化危机。

二、道德异化——多维道德情境下各要素的多重断裂现象

(一)什么是道德异化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道,是外部的;德,是内心的。道,是主流文化期望所产生的行为规范;德,是调整内心的行为准则,是被多数人认同的、真正的、内在的行为规范,是内化了的道。

异化,一词的法文是“aliéner”(动词)和“alienation”(名词),其本义是“转让”和“出卖”。《辞海》中的释义是:异化(entfremdung)。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5]在中国国内社会科学界广泛使用的异化概念是以王若水先生1963年归纳概括的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三家(主要是马克思)关于异化的概念的基础上对异化做出的中文界定:“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客体,而这种客体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凌驾于主体之上,转过来束缚主体,压制主体。”[6]

道德异化,基于对道德和异化的认识。笔者认为道德异化是指在道德领域中,道德本身失去了它在本义上作为一种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及准则的手段,在其内部各要素及要素之间产生了异于原来的状态,逐变成异于其本真活动结果的现象。

道德异化包括:道德被(人)异化及(人被)道德异化。这是一个缘起与后续相互交错循环的发展过程。前者是指由于人的因素而使道德失去了它的本质目的,即调整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而是变成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稳定、收服人心、愚化臣民的口号和幌子,亦或是由于科技进步、环境改变等人为因素致使具体的道德情境及构成道德内部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断裂和改变,从而使道德被异化;后者是指道德被异化的过程中或异化以后,被道德影响和制约的人发生变异,造就了“多重人格”、“暴力人格”等人的变异倾向,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道德失范。

(二)道德异化形成的原因剖析

本文主要从道德内部各要素及外部道德情境的角度,即道德被异化的角度来探讨赛博空间内道德异化的形成原因。

1.道德情境在人的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人的道德发展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展开的,那么,道德情境究竟在人的道德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让我们从规律中一探究竟。人的道德发展规律包括结构、动力系统等方面,从结构角度分析又包含横向规律和纵向规律两个方面。

(1)横向规律。从道德内部的四个基本要素来看,个体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为主线,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为伴随物的相互作用、协衡发展的过程。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这条主线,是不断重复、交替前进的过程,由道德认知伴随着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作用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又在实施的过程中伴随着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产生新的道德认知。而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又在一定道德情境的支持下变得立体而完整。

(2)纵向规律。从个体角度来看,个体道德发展是由他律起点,向自律方向发展。从人与人之间的群体交往角度来看,由利己起点向利他方向发展要经历一个互利的阶段。这样的纵向发展规律又是在一定的道德情境内按照一定的轨迹发生发展的,当道德情境中出现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层次时会产生道德冲突,道德冲突的合理解决正是人的道德成长的本质。那么,道德冲突又是产生于特定的道德情境中的,因此,道德情境在人的道德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道德情境为人的道德发展提供了大的环境;其次,道德情境又为人的道德发展中的各个小的阶段和特定的道德冲突范围提供了微观的小环境。

2.多维道德情境中各要素的多重断裂。赛博空间本身即是一个真实与虚拟交错衍生的四维空间。那么,道德情境也突破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在现实与虚拟交织的网中来回穿梭,它的多维性决定了道德发展的复杂性与变异性。

首先,结合脑科学的知识简单了解一下由认知到行为产生发展的过程。神经系统由神经元构成,神经元中的树突作为信息传入端的感受器进行初步的信息收集,再由神经系统传入神经中枢(脑)形成初步的认知,而后神经系统把形成的认知传入到效应器,即以神经元中的轴突构成的信息传出端,效应器作出反应从而产生行为。这一过程又离不开环境的支持,而环境的多维性与复杂性正对脑的发展对认知到行为过程的完整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多维道德情境中道德发展主线的变异。道德发展的主线即由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道德认知不受情境的支持,不能形成道德行为。

(2)道德认知在付诸于道德行为时,受内外情境干扰及刺激,产生冲突,而所处的环境不足以支撑当前道德认知的发展,遂终止形成道德行为。

(3)道德认知在付诸于道德行为时,受内外情境干扰及刺激,产生冲突,但所处的环境不足以支撑当前道德认知的发展,遂调整和完善当前的道德认知,而后形成道德行为。

(4)道德认知受相应情境的支持,形成道德行为。

通过分类可以看出第三类过程中,通过一定情境下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道德冲突及冲突的合理解决最有利于人的道德发展,这是在单一维度的情境中。那么,在赛博空间内的道德情境是多维的(真实的、虚拟的、真实与虚拟混合的、真实与虚拟混合基础上穿越时空的),多维的道德情境会产生各异的道德认知、不同的道德情感及意志,主线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可能经历不同维度中的各个情境,产生不同的刺激及冲突,完成或终止道德行为。

此外,多维道德情境下还存在:道德发展主线(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与辅线(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断裂;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本身受道德情境影响而产生的对立于其本真面的异化趋势;各要素的产生及发展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断裂。

总之,从道德(被)异化的角度来分析,道德异化是在多维道德情境下道德内部各要素的多重断裂现象。

三、危机与曙光

(一)道德异化危机

道德的被异化产生了人被道德异化的现象。赛博空间的产生为人们提供了新型的生活空间及生活方式,随着手机、电脑等赛博产品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或沉浸于这种“人机交往”的模式,但“人机交往”如果代替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必定会产生很多弊端和道德行为失范。例如:被多维生存空间挤压而产生变形甚至扭曲的“多重人格”、“暴力人格”;网络犯罪的层出不穷;个人对自己、对社会道德责任感降低,表现在“三失”(公德“缺失”、美德“丢失”、职业道德“丧失”)。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身边的大事小情,福建五少年由上网引发的杀死同学勒索20万事件;16岁网瘾少年杨望杀死自己的亲生爷爷,只为了拿走爷爷兜里的60几元钱接着上网;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据初步的统计,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当中,有近80%的人通过网络受到诱惑。再如泛滥一时的木马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等利用程序盗取用户信息,从中获利的同时带给人们巨大的损失;“带头大哥777”王秀杰以网络炒股博客为载体进行非法集资,涉案金额达上千万元……

(二)赛博空间内的道德发展之路

1.价值标准的多元与整合。确定以现实社会主流道德价值核心观念为基准,其他各维空间内的价值取向为辅的既体现多元性又具一定整合性的核心道德价值观念。这种新的道德发展模式要求以人为本,当人与物发生冲突时,以人的利益权利为根本;当人与人发生冲突时,在平等的基础上运用民主的观念,遵循大多数人说的算的原则;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及和谐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关注点由人扩散到整个人类生存的空间,首先确定现实社会中主流道德价值的核心观念,并以此为准绳,融合其他维度空间道德标准中合理的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成份,紧紧地围绕着人——这个空间内的主体,逐步的完善并形成既有多元又具整合特点的道德价值标准。

社会主流道德价值的核心观念[7]主要有:契约——诚信、平等——民主、尊重个人——社会合作。这三种核心道德价值观念发生在多维空间契合的时代,建立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之上,代表了当今文明的发展方向。当它以射线形式展开,深入每一个社会成员头脑中时,便会形成统一、和谐的道德价值理念,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构,形成正确的认识,减少和解决发生在社会转型期及多维空间充斥下的诸多道德失范现象。

合理道德价值核心标准的确定,是建立正确道德认知的基础,是规范与完善道德行为的保障。由核心标准可以衍生、扩散出很多与道德问题相对应并具特色的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的道德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2.自律的养成及度的把握。自律的养成及度的把握是促进上述新道德模式朝着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础。

“慎独”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道德境界,《礼记·中庸》就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诚意》亦有言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是指个人独处,他人和社会监督不到,法律和道德舆论监管不到的情况下,也谨慎不苟,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心理学家对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网络交往的隐匿性很容易导致网络主体“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即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8]这样很容易导致道德行为的失范,所以说加强自律养成教育意义匪浅。

这种自律包含两个方面:自我规范和自我完善。自我规范要求主体要约束自己不恰当的欲望和情感,遵循基本的道德准则,比如:网络道德原则中的无害原则,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自我完善是指个人为实现自身素质修养的发展所采取的自我教育及行为的过程。比如《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的“五要”,以及各种网络文明宣言、倡议书,业界的自律宣言、章程等等,都是在充斥了多维生存空间特别是网络这样的赛博空间下的道德自我完善的体现。自我规范和自我完善又是在度的把握下才能彰显出自己的魅力,这个度是什么,是以人为本,是以人生活的真实空间为本,以真实生活空间中的道德核心价值标准为本,在多维空间多元标准充斥的现实中,把握住本真的东西。

[1]曾国屏,李正风,段伟文,黄培坚,孙喜杰.赛博空间的哲学思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3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M].1997:140

[3]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7

[4]John Perry Barlow,赛博空间独立宣言[M].1996,(2):8

[5]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1214

[6]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J].读书,2000,(7)

[7]傅维利,杨民.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

[8]袁志芬.从心理学视角浅论网络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思想教育研究[J],2004,(9)

G642

B

1671-6531(2013)17-0016-03

(1)明显的隐匿性。在赛博空间,你的名字、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等所有的个人资料都可以是无中生有,可以根据想像杜撰出来,网络上有一句名言:“网络里无人知道你是一条狗。”[3]这种隐匿性让生活在压力重生的现实世界的人找到了一种释放自己压力的好方法,把自己以前不敢想的、不敢做的全部付诸于赛博实践当中,复制出多个自己,把美好亦或是肮脏的东西演绎成赛博事实。这种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人在赛博空间的生存提供了保护伞。

本文系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应用”(项目批号:W20122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郭一鹤

猜你喜欢

赛博道德行为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OnePlus 8T赛博朋克2077限定版
赛博朋克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阿丽塔与“赛博朋克”世界
从城寨到屋村,寻找隐藏的赛博朋克之城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