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话理论的基础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形式的构建

2013-08-15赵亚莉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本语言过程

赵亚莉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一、引言

基础英语课程是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和语言基础课程,该课程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课程覆盖面广、课时多、人文性强,强调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本质是一门语言综合技能课,是英语专业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亦可说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在整个英语专业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能力。所谓全面的语言能力[1],大体上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语法知识;二是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三是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即使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这也是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及学生的精力主要还是集中在词汇、语法、语言点的掌握以及篇章结构的分析上。教师为完成教学的“量”,而不得不忽视教学的“质”,往往只重视课文讲解,而不得不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

二、对话理论

20世纪俄国伟大的思想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维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艺术的本质是对话”。他认为,狭义的对话理论是指言者与闻者间所进行的相互交流,而广义的对话理论则指不同层次的人在不同的时空范围内的言语相互作用的形式[2]19-20;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是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在揭示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弊端的同时,指出教育既是一种对话性的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学也应当是对话式的[3]41;德国教育家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也把“对话”视为一种方法,他指出:对话是现代交往最为合理有效的途径[4]121。因此,我们认为,对话理论基于两个条件:一是平等。在对话的过程中,对话中的任何一方都处于同一平台,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任何一方均不拥有优势和权力;二是可互换性。对话是双向的,言者和闻者在对话过程中的角色随着对话的场景互相交换。进入现代社会,对话的形式日益丰富,己经超越了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原始语言学意义,作为一种准则,对话与民主、平等、包容、理解等紧密关联;作为一种手段,对话则常常与开放、交流、合作、互动相互关照;作为一种方式,对话可以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间的直接交流,也可以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产品的交互。

在对话理论视野下,基础英语课堂应是进行平等交流的平台,而教学应当是在对话理念支配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话理念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和诸细节。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目的与方式相统一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相融合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真诚交流的过程,是不断吸收他人意见、听取他人的发言、与他人协商、接收外源信息的过程,也是自我协商、自我反思、自我回归的过程。对话的双方积极互动,既能理解他人,又可澄明自我,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和实现学科价值。

三、对话理论视野下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构建

基础英语课程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一种社会现象,其本质也是对话,不过这种对话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对话者是教师和学生。所以,对话教学应是所有参与课堂教学的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互动、精神相遇和经验共享的过程,通过对话达成所有参与课堂教学的人及其文本之间的相互融合,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一)教师对话

1、对话自我

所谓对话自我是指自己意识里的价值观对话。对话自我强调自我的主体作用和能动作用,它是建立自我、协调自我的一种方法。作为教师,从职业角度来说,对话自我就是要建立教师的对话素养。教师要充分认识交流和沟通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种自由、平等而又规范、严肃的“游戏”场景,是对话教学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平台;要弄清对话虽然包含问答和讨论的内容,但对话不等于问答和讨论;要具备足够的关于对话教学的理论素质,并将这些素质贯彻在英语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根据学生语言能力及其对讲授内容的接受情况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

2、对话文本

这里所说的文本,系指和教科书及教学过程所有相关材料,不仅包括教学内容如语言结构与语言点等,而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的俗语、典故以及写作背景、文化背景等内容,甚至包括课程大纲、学科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用书等。而传统的备课环节,仅仅指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点。[5]23

在传统教学框架下备课,教师能很快找到课程的切入点,并轻松获得所需信息,但其缺陷也是一目了然的,即教师不可能从根本上领悟文本的深层信息。而对话教学中要求教师与文本对话,可以使教师深入文本的背景进行自我体悟,领会文本的实质,使教学源于文本而高于文本。因为语音、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译技能的背后存在大量的人文信息。所以,传统备课的内容是必需的,而历史、地理、文化、社会、宗教等与传统备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充分收集并了解相关拓展内容,才能成为课堂活动的引领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才能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评论和批判的能力。

(二)学生对话

1、对话自我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对话自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学生的对话自我包括过往之我与当下之我。过往之我与当下之我的对话,是现实之我与过去之我的对话。[6]26这种对话是对当下之我的经验、知识、思想、行为及能力的重新认知和对过往自身的反思。而在教学实践中,这种对话直接表现为对课堂能力的认知和反省。通过对话自我,学生在内心之中会产生许多疑虑和困惑,正是这样的疑虑和困惑会促使学生去努力思考、反省,通过思考和反省慢慢体悟出解决疑虑和困惑的办法。而那些未能在对话自我中得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带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加以解决。学生对话自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解决疑虑、澄清困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7]25。

在教学实践上,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进行对话自我的导师,强化学生对话自我的能力。而学生也通过对话自我激发自我潜能,使对话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壮大自我的过程,不断积蓄维系对话平衡的力量并走向下一轮新的对话的过程。

2、对话文本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做的仅是上课做好笔记并努力听懂教师的讲授,然后将知识记入脑中,甚至有时仅仅是功利性地为完成最后的学习评价而努力。而基础英语对话教学,是要完成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在对话理论的视野中,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促进学生由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学生应能针对所学文本提出问题,而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会的技能。一般来说,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会正确地阅读,既要读懂文本、弄清词义,又要了解甚至掌握隐藏在文本和词义背后的真实内涵;二是在理解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或文本所反映的实质作出基本的判断和分析;三是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品鉴,即既能较为精准地解构作者写作文本的真正意图,又能从作者的文本中体悟自我的感觉,乃至从中获得启迪。这个过程是一个文本与自我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交融、情感共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本解构和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过程必然也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而且在这个较长的时间内,教师要做足够的引导工作,而学生则需要对文本对话的内容进行足量的准备,既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要有解决问题的勇气;既要善于找出问题,又要敢于面对问题。课前,学生应通过对话文本找出不能自行解决的难点,首先通过小组讨论或资料查阅等方法去加以解决,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那些不能通过自我解决的问题,可以带入正常的教学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课前预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无意间参与到“备课”的环节,使其在课上既能够跟随教师课堂教学的节奏,也能够唤起注意去主动捕捉那些未曾解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针对性地参与教学,课堂教学效果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2、对话同学

在课堂教学的对话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单单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而是要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去进行研讨,为学生提供相互对话的可能。如果教师一味把对话掌控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学生可能会因拘束或紧张而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如果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这样就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大胆表达自我的机会,同时能够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学会并尊重对方,学会借鉴和评论别人的观点,学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并学会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可以达到启发别人而壮大自我的效果。而且,通过交流和沟通,使一些课堂失语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使问题的解决由依赖于某几个人而变为依靠全体同学,使教学过程由几个人的互动变为全体互动,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将教学内容重新设计,如可以指导学生将一些具有剧情因素的文本改编为情景剧,或将一些议论文改编为辩论脚本等。这样,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同时又为课堂学习进行了充足的储备,长此以往,学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同时在个人交际方面也会有大的收益。

由于生生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轻松的过程,所以,即使那些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有可能在极为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对话任务,他们不必担心发音是否准确、语法是否正确、举止是否得体大方,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对话任务过程中。学生的对话任务一旦完成,必然会产生个人的成就感和集体的荣誉感,就更能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驱动其努力地朝下一个目标奋进。

(三)师生对话

1、对话课堂

当下课堂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学过程一般以获得正确的答案为满足。而对话理论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同为课堂的主人,知识只是对方进行对话的资源。而对话的关键是提问,有效提问是应该把重点放在思考的过程上,因为,以思考为目的的问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首先,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知之较多,学生知之较少,所以,不能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全放弃“自我”,包括错误的“自我”,对学生的错误不能用英语思维方式和英语精确性来衡量,要把英语教学或课堂视为学生英语成长的平台,而不是错误终结的平台。其次,要进行换位思考,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通过鼓励和赞扬使每位学生减少课堂焦虑和体悟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其乐于参与对话并积极主动对话。第三,师生对话不仅表现在课堂上,也表现课下,课下对话不仅能了解学生的学习上存在的困难,而且能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使学生“爱屋及乌”,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2、对话社会

对话教学重视语言的产出、关注和强调对话功能,其终极目标是通过对话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所以,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盘活文本,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对话。

在对话社会的过程中,师生应当直面社会需求,将文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任何教学活动,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如果对话教学不能运用于社会生活,那对话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也是随着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所以,师生双方都应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与学的内容。作为教师而言,对话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发展型人才;对于学生而言,对话社会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使自己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善于发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的新型创新人才。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巴西)保罗·费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4.

[5][6][7]伍元义.对话理论及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文本语言过程
语言是刀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