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2013-08-15汤列夫
汤列夫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系,安徽 巢湖 238000)
阅读是古往今来,人们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形式。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爆炸时代,人们能否获取大量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如果能直接阅读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的原文,将比依赖他人的翻译会更加省时省力,对原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美籍华人、著名学者赵浩生先生曾谈到大陆赴美留学生就说过:(大意是)大部分赴美留学生口语和听力很快就能适应,而阅读是最大的障碍(主要是指词汇量和阅读的速度)。著名的英语教授许国璋先生在 《谈谈学习英语的目的和侧重点》一文中也谈到“我们靠读书长知识,但从来不觉得有必要在口语语言上下功夫”、“只有通过阅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据有关资料记载:人们学习外语的记忆因素能量比是:视觉占85%,听觉占10%,触觉和嗅觉只占5%。违反这个原则,不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可能是事倍功半。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兴起,新建的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近几年来,仅我省就新建100多所,占全省的高等院校的总数四分之三,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从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来看,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说、听、写多方面能力,侧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书刊打下初步的基础。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都是走向生产第一线、走向基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运用英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阅读这一形式来加强自己的专业,提高自己的技能。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要想进一步提高口语和听力也比较容易。因此,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之事。
总的来说,我国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状况是不错的,近些年来培养出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懂专业英语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太快,需求量不断增大,因而人才总是赶不上社会需求,这主要还是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前进中的不足,如:英语课时太少,作为教科书的英语课本与学生水平不衔接,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沾边;英语教学方法仍延用中学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上课讲解单词、课文、语法,把一篇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学生们背单词、背课文、做练习,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到头来却是带着辞典都看不懂一篇浅易的专业文章,这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英语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毫无帮助。如何在这个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经过摸索,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 选择好的阅读材料
它应是适合学生英语水平,即语言、词汇、语法、各种词组及习惯用法。但这还不够,要想搞好职业院校的英语阅读教学,还要适时补充一些阅读材料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英美国家根据常用词汇频率出版了不少优秀简易读物,如:《Tell me why》。如:《Chicken Soup》、《New Concept English》等。特别应补充一些学生所学专业的简易文章。如:对汽车专业可以从《汽车英语》教材中选一些适合的,对护理专业可以从《护理常用英语》教材中选一些,而对会计、经贸专业可以从《会计英语入门》中选一些等。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授课教师应把这些专业文章分成若干类别。分类的区别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每种类型的文章先精讲一篇。所谓精讲,就是将该类材料的常用词汇、惯用法等详细分析讲解,目的是让同学们熟悉此类文章的特点,然后由教师再补充同一类型的材料若干篇进行泛讲。对于泛讲的材料,教师只是把每篇简单点拨一下,让同学们自己去阅读。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指导、质疑,以便同学们有大量的练习机会,这些练习可以放在课堂上做,也可以在课后进行,以补充课时不足,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初步掌握的程度。注意所选材料要适合大部分同学的平均水平,每篇材料中的新单词不能超过3%。要规定阅读的速度,开始每分钟阅读30个单词左右,逐步提高到每分钟90~120单词。材料的篇幅不宜太长,要循序渐进。
2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的方法是先让同学们阅读材料,然后教师提出若干问题让同学回答,以检查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这样做的缺陷是使学生在阅读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降低了学生阅读时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正确的方法是在阅读材料前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阅读,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对于所提的问题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成3个等级:①在材料中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②从材料中可以找到答案,但需要稍加归纳。③在材料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发挥来回答。
这里可以用许多职业院校采用的十一五规划英语教材“New Practical English”为例,这套教材中的第一册Unit 3 section III的文章,题目是《I Hate Flying》。在阅读这篇文章前,先给同学们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Questions:
1.What was the author’s first unhappy experience that day?
2.Why was he still unhappy when he sat in his seat?
他把手抽了回去,插进裤兜,脸唰一下红了。也许我刚才的问题的确难为他了,以前我从没见他的脸这么红过。如果我整夜埋在枕头里哭泣,我也会觉得窘迫。可至少我知道哭的时候怎么掩饰。
3.Was there anything wrong with the take-off?
4.Why was he frightened to see the smoke coming out of the wing?
5.Do you like or hate flying?Why?然后再阅读这篇文章。
在所提的五个问题中,第一题的答案可以在这篇文章的第一句中直接找到答案,即第一句中的“On his way to the airport,the taxi driver lost his way.”第二题在课文中的第五句中,把原句稍加改动就可以了,即“Because the boy next to him had a cold.”第三题在课文的第六句中,改动的程度要稍大一些,即:“No,everything was all right with the take-off.”但是这样的改动对具有中等英语水平的同学都是可以完成的。第四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第十句可以找到的。只不过是在阅读整个句子后,结合上下文,要重新组织一下,课文中没有直接的答案。可以这样回答:“He thought that the plane was going to crash.”这样的回答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同学来说,仍然不太困难。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可能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最后一题是需要同学们自由发挥的,它可以充分展示同学们的英语水平,教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
3 识读阅读中的陌生词汇
许多同学往往遇到几个生单词就读不懂文章的意思,影响了阅读速度与兴趣,怎么办呢?这就要培养同学们查字典的能力。要学会查得快,查得准确。除此以外还要培养他们的猜译能力,因为在今后的阅读中他们肯定会遇到不少新的单词和词组,如果每个新单词都要一一查字典,一则太费时间 二则挫伤同学们的阅读积极性。当然这里讲的猜译不是胡猜乱译,而是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科学合理地猜译。教会他们在猜译中经常运用词的构造、各项语法、上下文的逻辑等等,这里举上几个例子:
3.1 利用构词知识
例 1:Untie the ropes on reform.
ropes reform同学们都已学过,Untie是一个生词,这个词前缀un—表示“不”,同学们已知道。“tie”意味着结扎、结束,同学们也都知道,所以untie是“解开”的意思,本句应该译为“为改革松绑”。
Two,thing,closely,这几个单词同学们都已学过,而interconnected可能觉得陌生,但通过词的结构分析我们知道:inter是前缀,表示“相互”的意思,connect是词根,表示“联系”,因而interconnect是表示“相互联系”的意思,而interconnected是interconnect的过去分词,由此分析我们就知道此句的意思是“这两个事物是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3.2 从生词以及它的前后词性分析
例 1:It was late. David was driving home.There was a crossroads ahead,suddenly a careless driver in another car turned into his path without signaling.Drive ran into him.
这个句中,单词Signaling可能对同学们有些陌生,without后面一定是名词,signaling是Signal以ing结尾的是动名词。所以可以猜出发生了什么动作,结合上下文可以猜出。本句的意思是“时间很晚了,大卫开车回家,前面是十字路口,突然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开着另一辆车不发信号就拐弯,开上了大卫的车道,大卫撞了上去”。
例 2:I watched him impatiently
在这个句子中,单词impatiently对同学们而言可能较为陌生,但我们知道im是表示否定词根意思的前缀,patient是词根,表示“有耐心”的意思,因而impatient是表示“没有耐心的”意思。“ly”是后缀,表示该词是副词,所以impatiently是表示“没有耐心地”、“不耐烦地”的意思,由此可见,此句的意思是“我不耐烦地看着他”。
3.3 分析谓语、同位语、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来猜译
例 1:China hopes to reach zero population growth,the number of birth equaling the number of death,by the year 2000.
看了growth后面的同位语就知道zero population growth的意思了。本句可译成“中国希望在2000达到‘零人口增长率’,就是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例2:All the houses in Yu Shu city(玉树县)collaps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last year.
在这个句中只有collapsed是生单词,通过法分析,我们知道All houses是主语,in Yu Shu city是介词短语作定语,修饰主语的。during the earthquake是介绍短语作时间状语,last year是时间状语,那么collapsed一定是谓语,表示一个过去动作。通过houses、earthquake等词我们可以肯定collapsed是“倒塌”之意,所以此句的意思是“去年地震时玉树县所有房屋都倒塌了”。
3.4 利用上下文提供线索猜译
例 1:Fog halted traffic.
学生学过fog和traffic马上就能猜出halt是“停止”或“阻碍”之意,本句的意思是“大雾阻碍了交通”。
例 2:You may look up that heavy encyclopedia on the book-shelf if you have any problems.
看到这个句子,同学们可能对encyclopedia这个单词感到陌生,但是根据它与book-shelf的关系,以及该单词前面的you may look up that heavy的关系,可以判断该词是表示“一本书”,那是什么书呢?通过后面的从句if you have any problems,可以断定这本书是“百科全书”。所以该句可译为“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查书架上那本厚厚的百科全书”。
这里也要教导同学们不要对英语中的一些词组望文生义,因为英语中有一些同学们很熟悉的词,但搭配成词组后,如按照词面逐个翻译,往往不知所云,令人费解。如:black sheep不是“黑羊”而是“害群之马”或“败家子”。night cart不是“夜车”而“粪车”。Pig head 不是“猪头”而是“顽固分子”。to go fly a kite不是“放风筝”而是“滚开”。To count noses不是“数鼻子”而是“点人数”。to break the ice不是“打碎冰”而是“打破沉默”等等。为了不出错,就要求同学们必须多读多记,方能熟能生巧。
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口译或笔译来进行。口译时翻译大致正确、通顺就可以了,不必过于讲究汉语的文采;而笔译要尽量要求做到“信”、“达”、“雅”。鉴于目前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少数学生英语水平较差,教师可以组织那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把教师精讲的材料从英文翻译成中文,逐步增加难度。多鼓励少批评,批评时要注意方式。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引起我们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1]章尊中,俞红珍.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出版社,1998.
[2]赵雪琴.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1,(1).
[3]黄国营.英语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4]孔庆炎.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史建斌,约翰顿.读写译快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