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研究
——以中医药院校为例
2013-08-15张宽新
张宽新
(安徽中医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1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回顾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的医学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照抄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当时的医学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基本以专业医学英语教学为主,这实际上违反了英语教学的本质和规律,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初衷,这种模式造成当时的医学院校学生英语水平低下。1987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实施和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全面推行,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又回到了基础英语教育的传统模式,基本是本科英语教学的重复,成了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急剧下降。90年代后期,尤其是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被提上日程,肩负着向世界介绍和推广中医药文化的艰巨任务和使命的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医务工作者,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一时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教学实践中既有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又有单一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公共英教学完全可以用一个“乱”字形容。指导思想的不统一和实际教学的混乱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公共英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2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要求。教育部在1992年颁布实施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其后历经20多年,这个大纲一直没有修改过。它明确规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诊治疾病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1]。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了新的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此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作出了新的描述和要求。而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却没能据此进行及时的更新,并且在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上,与本科《教学要求》相冲突。由于指导性教学大纲的缘故,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其他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单一,考查措施不科学,不能很好的衔接本科英语教学等。夸张点说的话,现在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基本上是本科英语教学的重复,甚至还不如本科英语教学。这既是对英语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时间的巨大浪费,又造成了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水平的停滞和下降。
3 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是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认识发生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是“对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根本超越”[3],它被认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主要由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组成,主要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其核心理念是: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学生,任务、情境构成的动态系统。建构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要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它强调情境教学,重视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者在吸收维果斯基、皮亚杰、布鲁纳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教学思想,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建构,认为传统的初级教学策略不适合高级教学等。这些理念对深化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的知识观更是对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尤其是课本知识,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任何知识在为学生接受之前,对学生个体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所以,教学不是把知识作为已经决定了的东西或者预设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所谓的权威去压学生接受这些知识,学生只能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对所谓的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决定是否接受这些知识的,并由他自己来完成对这些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要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这些崭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理论,对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4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研究
4.1.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皮亚杰认为,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是以每个人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的。学习是构建内在心理体验的过程,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4]。
对于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来说,在英语学习方面所谓的个人经验其实就是自己的英语知识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目前,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既有良好英语基本功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应届毕业生,又有任职几年之后入学的英语基础和能力较差的在职人员,他们在英语语言方面的诉求有着很大的差异。目前我国高校过于“学科化”的课程体系结构以及“统一化”的课程设置要求,导致了目前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不利于形成研究生个性化知识结构的突出问题[5],在专业性很强的中医药院校,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因此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实行多元化教学以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和 “经验”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这种多元化应体现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3个方面。在教学形式上,必须实施分级教学,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必修的基础课程教学,如精读、听力等;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进行高级选修课教学。学校要建立选修课体系,如开设高级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科技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英语报刊选读等,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方面既要有英语语言知识,又有中西方文化知识;既涉及政治经济,又涉及医学;既有人文科学内容,又有自然科学内容。笔者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尤其要进行西方文化教育,这种融合式的西方文化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从僵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看到自身文化的不足,特别是了解到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避实就虚、缺乏客观和科学的评价标准的致命缺陷,从而能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这些先进而客观的西方文化可以反过来促进中医药及其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更可以帮助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们形成客观、发展的思维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无论在治学、修身方面都大有裨益。笔者历经5年对在读的学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对后两个方面的愿望尤其强烈。总之,学校要提供尽可能多的教学支架和平台,以满足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不同诉求,让学生们主动积极地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去进行新的意义建构,这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会大大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终生学习意识的培养。
4.2 实施开放式的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构建内在心理体验的过程,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借助一定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这种新的理解一方面是“同化”,把外部环境信息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另一方面,它也是“顺化”,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对该信息和认知结构进行重组。这个过程有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 四大要素组成。学生是中心,起主导作用;“协作”贯穿始终。“会话”是“协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通过“会话”分享思维成果,它是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意义”建构其实就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性质、规律以及不同内容之间内在联系的认知和理解,是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学习者建构意义的能力就是他的学习质量,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他依据自身能力去建构有关知识和内容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他记忆和背诵教师传授内容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理解新知识,而且要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6]。
基于上述观点,研究生英语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而实施开放式教学,这种开放式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4.2.1 开放的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式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研究型学习,他们可以单独研究和学习,可以和同伴共同探讨,也可以小组商讨。当然最终要配合合适的检查和评价方法及手段,同时给予适度的帮助和指导。否则,处理不好的话,这种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形同放羊。这种方法可以是口头的Oral Presentation,也可以是书面的Essay或Term paper,还可以采用答辩、辩论或论坛形式。实践表明,研究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他们完全能适应这种模式,而且他们非常享受这种学习方式。笔者在讲授《Genetics and human malleability》[7]就尝试了这种方法。文中涉及的是很前卫的医学内容:基因移植在基因治疗和基因改良中的应用。课前我布置学生写一篇题为 《On Gene Transfer》的 essay,内容不限,然后在班级做 Oral Presentation。出场的5位同学的表现让我大为惊讶。有的谈基因移植科学的过往和发展,有的谈对基因移植的态度和看法,我原先以为学生们只会从他们擅长的医学角度来评头论足,没有想到其中2个同学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基因移植进行了道德批判,他们一致认为在目前对基因移植要审慎推行,高昂的费用决定了这一技术只能是有钱人的专属,这会导致新的不平等。他们的这种理论高度让人看到了这些未来的医疗工作者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于是我因势利导,就如何评价基因移植进行辩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还不满足,他们又自发地组织了关于基因移植的学术论坛。学生的组织能力、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都让我震撼。
4.2.2 开放的教学形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基本要求。讨论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采取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师生网络互动等形式,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发挥主导作用。协作学习可以用辩论、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逐步完善和深化对目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开放式教学可以在教室进行,也可以打破常规,在野外或某一特定场所进行,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生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心情更放松,交流更便捷,思想更活跃。
4.2.3 开放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性学习模式。当今世界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通畅,思维的角度趋于全方位,作为评价和判断基础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化,这种多元化远远突破了传统的民族和文化的格局,而且不同的群体和实体也展现出了迥异的价值审美取向,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具体。将实效性强、有社会意义的内容融入教学中,能激发学习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发现和探索问题,将对英语的理解引向纵深[8]。不同的思想和观念的直接碰撞更利于各种学术思想和意识流派的交流,才能真正开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通过对这些学术信息的“同化”和“顺化”,学生们更能加深对这些学术思想及观念完整清晰地理解。
4.3 建立个性化的教学体系,实施积极而多元的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和开放式的教学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全新的教学体系。尤其是教学评价和管理体系必须适应新形势,适应研究生教学实际,不能简单的一考定终身,更不能过于松散,疏于管理,缺乏标准。一定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内容和机制,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加大对平时学习表现的考察力度,适当考虑学生的进步,灵活的使用考察标准,加大对学生在实践环节即实际应用方面能力的考查力度。总之,我们的评价体系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以能体现学生个性特征为前提,全面反应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
5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建构主义理论也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只要我们广大的英语教育教学和管理人员能够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按照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原则,真正开始重视研究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春天就一定会到来。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60.
[4]Jean Piaget著,王宪钿译.The Princip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1.
[5]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59.
[6]皮亚杰(Jean Piaget)著,王宪钿译.发生认识论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5-68.
[7]刘润清.当代研究生英语读写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9-21.
[8]王效梅.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