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 奋力前行——记82级校友张达
2013-08-15
1982年,张达来到了以“诚信、笃学、崇实、创新”为办学理念的吉林银行学校(现更名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会计系学习直到1984年。金专的学习生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业的学习和导师的教导也为她之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当时的生活极其艰苦,但是同学们善于从苦中寻找乐趣,生活态度十分积极,学习意志也很顽强。”那个时候,学习环境很艰苦,她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政治信仰坚定,学风严谨,砥砺了她坚忍不拔的品格,为她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从学校毕业后,张达来到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存汇处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的人生信条,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实践到具体的工作中,将自己的每一分光与热都毫无保留地奉献到工作中。
凭借在学校期间培养的独立自主精神,她很快便适应了工作环境。作为刚毕业的学生,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理论和实际还是存在差距的。面对复杂繁多的银行业务,她通过“自学”和“请教”的学习方法去掌握,先是学习同事做的相关业务档案,再结合相关的操作规程文件自学,遇到自己难以把握的地方便向同事虚心求教,在短时间内,便掌握了银行工作业务,她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工作仅仅两年多,张达就以优秀的工作成绩脱颖而出。1987年10月,张达任职吉林省分行会计处副科长。新的岗位要求她不仅要熟悉会计处的各项工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会计处工作的5年时间里,她带领同事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作佳绩,自身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面对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只有坚持终生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为了提高业务水平,张达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加强学习。1986年9月,进入吉林科技外语夜大英语专业学习,1990年取得大专学历。1997年至1999年,就读于澳洲梅铎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获得MBA学位。2004年至2007年,就读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获得EMBA学位。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0年7月,张达被任命为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营业部外汇结算科科长。在外汇结算科的四年时间里,她加强管理,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内控建设和风险防范,效果显著,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尽管工作业绩突出,但她深知学无止境,应为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1994年7月,她申请外派,经过层层选拔,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出色的工作成绩,被派往中银香港工作。在中银香港工作的五年时间里,她先后担任香港浙江兴业银行总部会计部、信贷部副经理,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全资附属机构深圳嘉国房地产公司财务部经理等职务,在从事信贷、财务等工作中,她与员工一道出色地完成了“中银花园”项目工程会计决算工作。五年的外派经历,既丰富了她的管理经验,也使她懂得了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和运作模式。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结束香港外派的工作任务回国后,张达任吉林省分行清算处副处长。2005年8月,任运营部总经理。期间,她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自身综合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到一个新阶段。针对运营工作“多、繁、杂”的特点,在工作中,她加强统筹规划、优化业务流程,紧紧围绕总行、省行的战略部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09年11月,肩负着省行党委的重托,承载着南湖大路支行振兴的使命,她来到了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南湖大路支行。面对支行发展很不景气的局面,她带领广大干部员工走上了一条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发展之路。在她的带领下,仅用三年时间,南湖大路支行率先在“三条大路”中突围,彻底摆脱了效益不佳的落后面貌,华丽转身,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截至2012年底,南湖大路支行存贷款总规模由原来的22.6亿元增加到70亿元,实现近3倍增长;净利润实现10 000.74万元,历史上首次破亿,比2009年底增长2 755.47%;中间业务收入实现2 558.01万元,比2009年底增长394.59%,个人金融和公司金融两条线、多板块业务指标取得了杰出成绩。在省行2011年工作总结大会中凭借“存款增长历史首位”被评为“十大亮点”之一,在省行2012年工作总结大会中凭借“业务发展实现华丽转身”被评为“十大亮点”之一。2013年,她被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授予“优秀女管理者”荣誉称号,被吉林总裁协会授予“十佳创业女性”荣誉称号。她带领全行员工实现了支行发展与员工致富两个维度的赶超发展,南湖大路支行步入了成立23年来的最好发展时期。
青春无悔献中行,蜡炬成灰泪始干
从参加工作至今,在长达近30年的从业经历中,张达始终认同中国银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勇于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她事业不断取得辉煌业绩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牺牲和付出。
在校期间,她学习成绩优异。工作后,她同样勤奋努力,深知学无止境,学以致用的道理。在外派至香港的五年时间里,她舍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在家人的支持下,在自己的辛勤付出下,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收获了学业,同时,也使自身顽强的毅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潜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舍得,有舍才有得,她坚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进取,这两个字印在她的骨子里,为了中行事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她一直在努力着、奋斗着。悄然间,近30年已过,青春也在悄然间奉献给了中国银行的伟大事业。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也在向人们证实着她努力的成果。张达说过,“在中行百年的辉煌事业中,在这个用全体员工的血汗构筑成的无比甜美的蜂巢中,有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一滴蜜,便是我最大的欣慰。”在未来的工作中,她将一如既往,坚信自己的人生信条,为了中行的事业,宁愿贡献一切而无怨无悔。
饮水思源,感恩常在
居里夫人有这样一句话:“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是的,在她看来,能在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习是非常幸运的。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就不会做好工作,更难创出佳绩。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校中,学到的不单是知识,更是学习方法。工作之后,理论与实践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掌握了方法,就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自学能力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她的一点点进步。
回首自己的工作历程,张达感慨地说道:“一个学校的文化,往往会深刻影响学生的一生。”她很骄傲,学校一直秉持着“诚信、笃学、崇实、创新”的校训,“和谐、文明、厚德、笃行”的校风,培养了她坚韧、独立、认真、细致的品格,为她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她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勤奋工作。她始终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不断在工作中取得丰硕成果,以回报中行,回报学校,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