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
2013-08-15罗德刚
□ 罗德刚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
读完十八届三中全会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会发现全文只有社会治理的提法,没有社会管理的提法。“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一字之改彰显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
一、服务社会
传统的政府与社会关系是政府管理社会甚至管制社会,这种关系尤其在计划经济时期表现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开始还权于社会,社会组织发展,基层社会自治水平提高,社会建设明显进步。三中全会《决定》为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对政府与社会关系作出重大调整的内容之一是政府服务社会。《决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目标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决定》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增强政府的服务性,《决定》提出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决定》还要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面对农民工现实问题,《决定》要求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二、培育社会
我国社会组织总体上较为弱小,不成熟,不规范,难以适应经济市场化和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要求。目前全国社会团体27.1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2.5万个,重庆分别是6550个和6008个。每万人,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已达100个,中国5个,重庆3.57个。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已是当务之急。《决定》指出,要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决定》还要求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决定》同时要求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三、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
共同治理理论最早出现在1989年世界银行报告中。共同治理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认为政府有责任采取新的方法与措施以提高效率。这一理论在世界范内得到广泛运用,产生了强大生命力。《决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其主要精神就是共同治理。首先,社会和公众也成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下社会治理的主体,地位发生重大改变。《决定》要求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其次,采取新的方法与措施进行治理。《决定》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要求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决定》要求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决定》还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再次,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在公共服务方面,广泛引入市场机制,加大社会参与。《决定》要求“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只有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群众健身、社区服务、养老等公共服务,才能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