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党建工作格局与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研究

2013-08-15邱冠文方育阗郑灯

关键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格局

邱冠文,方育阗,郑灯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党建既是一项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更是一个政治主题。近3年来,按照中央的部署,广东高校党组织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深化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社会服务中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当前,在如何构建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研究命题中,要有开阔的视野,从大党建工作格局出发,探究两者的关联性,构建行之有效的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

一、高校构建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实质与目标

“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开创高等教育新局面”是高校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但是要有效促成活动的常态化和长效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在理念、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就是要围绕这一目标,把创先争优活动当做一个体系。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构建必须要实现三个“围绕”:一是围绕中心抓机制建设。中组部部长李源朝明确指出:“创先争优是推动中心工作的有力抓手、有力举措,抓创先争优活动就是抓改革、抓发展、抓稳定、抓提高。”所谓的中心,主要是指“以推动大学四大功能实现为目标,以育人为根本,以特色为着力点”。二是必须要围绕成效抓载体建设。创先争优的主题目标、方式方法以及成效,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载体的设置体现出来。因此,要突出实践性和特色性,在党风、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中争创一流,服务学校科学发展大局。如针对大学生党员设计“志愿服务我先行”社会实践活动,对教师党员则设计“师德建设”这一载体,对领导班子则通过创建“五好”班子强化活动特色,通过这些丰富多彩、师生喜闻乐见的载体让成效更加体现。三是必须要围绕长效抓机制建设。所谓长效机制,应该是在贴近学校实际的条件之上,围绕主题内容,不断建立和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学习实践机制、考核评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监督保障机制等机制要素,让创先争优在良好的制度氛围下运行。[1]

二、高校创建大党建工作格局的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障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制度。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切实保证校长在依法行政中的执行权力,切实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然而在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际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偏差:或是行政工作冲击以及部分代替了党的工作,削弱了党委在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或是党委对行政工作干预过多,依法治校的体制优势发挥不充分;或是党委与行政工作被割裂,思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科研发展不协调,党务和业务“两张皮”现象严重;或是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与发挥作用不突出,各级党组织的资源未能充分整合起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削弱和损害了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阻碍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探索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队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外部环境问题、历史的因素,但最根本性的问题还是制度和机制问题。未能真正建立健全党委集体领导、校长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党政既明确分工又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同时在制度建设中缺乏对各类人才、工作资源的统筹运作。换而言之,没有紧密结合高校的四大职能特别是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

三、高校大党建工作格局和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切合点

对于高校党建而言,不管是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还是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完善,实质上都是围绕着同一个目标: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因此,作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两个抓手,有着本质上的切合性。

首先,指导理念上的切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通过建起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因为有了思想上的动力和机制上的指引,就会自觉立足岗位,在实现“争当校园先锋,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这一中心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争一流;而大党建工作格局也是着眼于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通过统筹党建发展资源和优势,提供平台,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服务水平,有效加强党员党性锤炼,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因此,“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是大党建工作格局和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所努力追求的共同愿景。

第二,在活动内容上的切合。在高校党建的范畴中,不管任何的形式和方法创新,在内容和主题上,都必须与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内容紧密结合,才能使这项活动真正成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动力与保证,这个活动也才会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党员和广大师生的认可。高校的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管理服务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标兵”为主要内容,这也是创先争优活动长效化、常态化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内容。大党建工作格局虽然没有明确的活动内容,但是,由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性质,以及服务性的宗旨,“争优秀、创一流”必要是大党建的题中之义,引导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在人才培养、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是大党建工作格局形成和完善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因此,内容上都是要着眼于在服务中心工作中,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不断体现和巩固党组织的功能和地位。

第三,在活动推进上的切合。教育部在《关于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高校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因此,“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应与高校党建工作、业务工作统筹规划,使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紧密结合”[2]。而大党建工作格局覆盖面广,内涵丰富,并处于动态融合和调整中,更不能脱离党建的日常性工作,否则就失去了搭建的意义。因此,在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内民主、优化组织设置、创新组织生活、完善考评监督等高校党建的常规工作中,既要在刚性方面,强化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又要在软性方面,千方百计地完善工作格局,促成党的工作始终体现规范化、协调性、结合度,绝不能脱离常规工作,导致活动创新与日常工作“两张皮”。

四、大党建工作格局下的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建设

如前所述,创先争优活动既和大党建工作格局有着诸多的共性,特别是目标和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有利于两者的融合;同时,又由于创先争优活动的是一项带有集中性性质的党的经常性活动,其和大党建工作格局又有着一些区别,因此,两者的融合又不是天然性的,需要进行一定方法上的切合,让两者能在党建实践中“亲密对接”。通过载体的设计,将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建设与实践置身于大党建工作格局中,能最大限度发挥两者的优势和价值。简要而言,就是要以党建为龙头,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创新组织生活和党组织功能为着力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题和目标,努力探索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的大格局。

一是健全活动领导体制。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因此,党委要抓党的建设,这是最强大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优势。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能否建立和推行,关键是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按照大党建工作格局的要求,高校领导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党建“主业”意识,“守土有责”,树立“抓好党建是尽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价值观,正确处理好党务与业务、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的关系,在领导责任制中承担带头和领导角色,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基层组织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创先争优活动大党建工作领导格局。

二是提升创建内容的体系化。创先争优活动不是党内党员的自娱自乐活动,而是实实在在的“听民意解民忧”的民心工程和“促发展促和谐”的发展工程,因此,要在构建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内服务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激发党员争创意识和党组织服务意识,在维护广大师生合法权益、帮贫救困方面,在科学建设、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和大学内部治理方面,在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和加强理论研究方面,都要通过实践行动,展现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中,大党建工作格局对自身的要求体现在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则是: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时候,要切实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把思想理论建设与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和工作机制结合起来。

三是设计有效的切合载体。大党建工作格局是常态性与创新性工作的高度统一。因此,高校党组织要善于把握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与工作实际的适配性,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创先争优制度和工作方案。如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契合性载体。要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思路,跳出党建看党建,抓党建,促发展,基于“大理念、大视野、大范畴”的想法,围绕“大建设大服务促大发展”的实质要求,不断强化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真正在服务自身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师生群体、服务教育质量中创先进、争优秀,作贡献、当表率。

四是构建完善的评议体系。创先争优活动能不能取得成效,成效程度如何,是否能长效发展,领导干部说了不算,党员自身说了也不客观,要具有大党建的思维,把党的群众关系贯彻落实到位,让创先争优活动不管是从开展还是到评议,都有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参加,特别是要让普通党员和群众有评议的权利,切实做好 “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三评一体”工作,促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承诺、认真践诺,切实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效性和满意度。

[1]黄蓉生.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深刻蕴含[N].光明日报,2012-04-22(A7).

[2]包正友.论高校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格局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格局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如何以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