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话语创新举要

2013-08-15靳书君

关键词:流行语中国化话语

靳书君

话语是思想文化之砖,语词、语句规定着思想活动的视角和方向。由此观之,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应该通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日常话语于细微处潜移默化。目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走出教学困境,深层症结在于师生之间的话语错位和冲突。

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世界里,存在三套话语体系:一套是执政党发出的权力话语体系,一套是理论界使用的学术话语体系,再有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话语体系。三套话语体系的关系是:权力话语体系是依据,学术话语体系是基础,教学话语体系是向大学生授课使用的工作语言。由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权力话语体系易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为圭臬。长期以来,没有根据教学实践的特点进行话语转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使用着和党政公文、政治新闻、会议讲话、学术论文几乎同样的话语,充斥着老话、官话、套话、虚话、空话,或者说“正确”的废话。这种教学话语,不利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实际上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大学生之间设置了话语藩篱。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没有增加新意义的话语没有交流的价值。对大学生来说,“正确”的废话不仅不能“解渴”,甚至还会“反胃”。 当前一些“非毛化”、“非党化”的言论得以泛滥蔓延,也可以说是因为正面教育教学话语缺乏新意,反面的东西因为说出了“新意”而迎合了大学生的“饥渴”。

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沿着收集生活话语、整合生活话语与文本话语、课堂试验新话语、调研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话语体系的技术路线,把网络流行语、校园流行语等生活话语援用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实践中。根据流行语易于变异的特质,延续语音变异、语法变异或语义变异的逻辑方法,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剔除不健康流行语,对生活话语进行意义再生产,努力使消极话语转化成积极话语,粗俗话语转化成高雅话语,反面话语转化成正面话语,从而把非主流话语纳入主流话语系统中,成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大学生流行语。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整理出教学话语新语汇,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位一体”结构,略举如下:

一、经济建设理论教学话语

“打拼”:闽南语方言,奋斗、拼搏的意思。经胡锦涛讲话使用后流行全国。教学中用于描述改革开放所激发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给力”:出自北方土话,有作用、帮助的意思。借用于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即“改革开放是最给力的一招”。

“不差钱”:出自春晚节目,引申成暴发户的调侃语。转用在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方面。

“G字头”:高速列车或高速公路的车次或路线名称前冠有“G”字,引申为“高速”之意。借用指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各行各业都是G字头。

“八宝粥”:源自食品名。“粥”字中间是米,枣或莲子补充调味,米少了不叫粥,没有枣或莲子不成八宝粥的美味。以析字方式比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不折腾”:因胡锦涛讲话中使用到而流行开来。教学中用于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

“黑猫”、“绿猫”:源出台湾媒体人在南开大学的演讲。传统发展方式把白猫变成了黑猫,现在提倡“新猫论”,把黑猫变成绿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只想与你深发展”:出自深圳某发展银行的广告词。引申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内涵式科学发展道路。

“要适当吃一点才有劲减肥呀”:网络流行语。援用指发展方式转变侧重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连续性。

“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出自春晚节目。转用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到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但当时真没有市场。

“市场不是万能的,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原是“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仿语用于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利用市场,又要以社会主义优越性防范市场的自发性。

“理想很骨感,现实很丰满”:原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表达大学生在社会压力之下的无奈心境。倒装后,用于说明经典作家描绘的社会主义蓝图只是大致的骨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幸福源泉在现实和实践。

“农夫,山泉,有点田”:从矿泉水广告词谐音而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怀旧情绪。转义运用,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

二、社会建设理论教学话语

“拼客”:源出社会流行语“拼车”。仿词引申义,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共享共赢,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厚”:“忠厚”的网络谐音词,特指人发福的体态中间厚。别解,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头小、中间大”结构模式。

“1314”:“一生一世”的数字谐音。转用于描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终身学习理念。

“爱心斑马线”:语出某市绘有心形图案的一种人行横道。用以例证和谐文化建设。

“上帝在赐予我们青春的时候,也赐予我们青春痘”:很多长青春痘大学生的自我安慰语。隐喻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不能遮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教育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长期性。

“鸟多了什么林子都有”:“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倒装句,比喻社会和谐与否,取决于人本身。引导大学生从自我做起,建设和谐社会。

三、政治建设理论教学话语

“躲猫猫”:打圈子的网络调侃语。转用于指毛泽东思想的游击战术。

“让子弹飞”:著名电影片名。教学中用于讲授中国共产党决心从事武装斗争的伟大转折,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当代表述。

“E两会”:一种在网上提交议案的两会模式,相对于全国两会而言。网友可以在E两会上按照正式两会的形式,提交自己的建议(议案),其中优秀的议案可以通过人民网递交到全国两会。用以例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创新。

“我的地盘我做主”:移动通讯“动感地带”广告语。援用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萝卜白菜规则”:“罗伯特议事规则”谐音译称,指农民发明的一种民主辩论与表决的议事方式。教学中用以例证村民自治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帮兄弟答:到”:大学生逃课的口头语。在讲“一国两制”理论时,反意运用。大陆和台湾是同胞兄弟,在国际舞台上代表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既反映大陆的利益,也维护台湾同胞的利益。

“当法律在裸奔时,你怎么能期望道德会穿上裤子”:网络流行语。借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相辅相成。

“毛主席万岁、小平你好、胡哥加油”:利用60年代、80年代和2000年代人民群众自发喊出的流行语,阐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心骨作用,以及党的权威由传统魅力型走向现代法理型的政治过程。

四、文化建设理论教学话语

“绿商”(GQ):英语“green quotient”缩写,智商、情商的网络仿拟词。教学中用于指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知识及能力。

“山寨版”:原是盗版、仿制之意。根据教学目标别解为,解构精英文化模式之后的文化大众化、通俗化。

“牛奋男”:网络流行语,指具有牛那种忠诚可靠、踏实肯干、执着奋斗的优点的男士。教学中,用以倡导社会主义人生观。

“心灵鸡汤”:电视台对话栏目名称,流行语指有智慧、有温暖的话语。转用于比拟江泽民提出的文化建设“四个以”方针。

“非诚勿扰”:电视台相亲栏目名称。教学中,用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诚信思想教育。

“经济适用男”:网络关于女性择偶标准的流行语。运用于社会主义爱情观教育。

“文化斑马线”:许多地方绘制的具特定文化内容的人行横道线,如爱心斑马线、牡丹斑马线、敬老斑马线。用以例证社会主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人民日常生活。

“不要迷恋哥”:源自网友的无厘头帖子。转用于指经典作家对后来马克思主义者不要照搬理论的提醒,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态度。

“外国生的,就是外甥”:通过谐音进行别解的流行语。教学中用于讲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亲缘性关联,解说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接受的历史文化基础。

“一块石头、两只手、三条鱼、四只鸡”:对邓小平理论摸着石头过河、两手抓、三个有利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谐音归纳。用以总结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知道你信了”:社会热嘲的某新闻发言人话语,原是“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反义运用,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术语已经进入现代汉语体系,中国人只要写作、说话、思考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所以,可以说不管你信不信马克思主义,反正我知道你信了马克思主义。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总结学习过程的校园民谣。这恰好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四个环节,即实践需要、问题意识、现实经验、理论提升。教学中用于解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探析 [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陈连生.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朱其东,李宪伦,吴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形而上”方法在辞学研究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6).

猜你喜欢

流行语中国化话语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