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年国际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2013-08-15肖圣,李总南

测井技术 2013年2期
关键词:催化裂化采收率稀土

1.非常规油气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技术有效规避勘探风险

纯随机模拟法和资源密度网格预测法等5种评价新方法相继推出。纯随机模拟法细化了评价地区和评价过程,针对已钻井区和未钻井区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数学模型和评价步骤,大大提高了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度与空间分布预测的精确度。资源密度网格预测法针对连续型油气区带资源评价,解决了传统类比法没有考虑不同评价单元最终可采储量的空间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评价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预测油气资源在空间的分布。

2.深层油气“补给”论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鞑靼共和国的地学专家撰文《石油储量能否再生?》,提出基于无机生油成因的油气资源深层石油“补给”理论,认为罗马什金油田用现有采油技术可以开采到2065年,采用新一代提高采收率技术,开采时间可以延长到2200年。依据深层石油“补给”理论,罗马什金油田的开采时间将可延长数百年。

3.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取得新进展

①海上远程控制注气技术提高老油田采收率。挪威北海Oseberg油田应用远程水下控制注气装备,使用自产气体保持地下压力,使Oseberg主要油藏区块原油采收率提高到69%左右。②注气非混相重力稳定驱技术得到研发与应用。霍金斯油田通过构造顶部注入氮气,部署合理的井网,控制注气速度形成重力稳定驱,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延长生产周期20~30年。③引入水平井技术,提高波及体积,在低倾角、薄层砂岩油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④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得到改善。美国能源部通过综合应用增大二氧化碳注入量等方法来改善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盈利率接近94%。

4.新型压裂工艺取得重要进展

①LPG无水压裂技术解决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用水问题。应用丙烷混合物替代水进行压裂作业,将丙烷压缩到凝胶状态,与支撑剂一起压入岩石裂缝,采收率可提高20%~30%。②纳米级可降解压裂球技术可降低多级压裂成本。In-Tallic纳米级可降解压裂球比重小,强度高,在井中随流体运移,打开滑套时能够承受多重因素影响,完成时自动降解消失。③集中压裂技术形成提效和环保双赢模式,实现多个丛式井组同步作业。

5.无缆、节点地震数据采集装备与技术快速发展

无缆、节点地震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由传统的采集-传输-记录变为采集-记录。在陆上,它受地形影响较小,方便进入各种作业区,获得更丰富的地震信息。在海底,它可以获得多分量、宽方位地震数据,提高四维地震勘探的可重复性。无缆、节点地震采集装备与技术已经从常规地震数据采集发展到微地震数据采集,信号频谱逐渐拓宽,并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中应用。

6.工厂化钻完井作业推动非常规资源开发降本增效

工厂化钻完井作业在同一地区集中布置大批相似井,使用大量标准化的装备或服务,以生产或装配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钻井和完井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作业模式。这个模式集成快速移动钻机、流水线式的同步建井程序等,可进行远程控制、多方协调作业,实现多井场作业实时管理。工厂化钻完井打破以往钻井-完井-返排-生产模式,实行按顺序、分批量作业模式,通过2台钻机协同作业实现批量钻井。这个作业模式省去大量的水泥候凝时间和测井时间,降低了作业总成本。

7.无化学源多功能随钻核测井仪器问世

无化学源多功能随钻核测井仪器使用独特的脉冲中子发生器取代常规地层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测量所用化学源,完成地层评价所需的全套核测量,包括中子-伽马密度、热中子孔隙度等测量。中子-伽马密度可替代传统的伽马-伽马密度测量。所有传感器组合在一根25 ft的钻铤内,仪器非常短,所有测量更靠近钻头,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与时效;可提供方位伽马、阵列电阻率等地层评价和地质导向参数,以及三轴冲击与震动等钻井工程参数。

8.管道三维超声断层扫描技术取得新突破

超声相控阵技术通过1台电脑操控传感器,同时替代多个不同的超声波传感器获取检测数据,对管道进行检测,再利用地震勘探中的反演波场外推方法(IWEX)进行二维和三维成像,使试件裂缝的位置和长度清晰可见。IWEX技术在检测、确认缺陷的大小和特征时不需要校准模块,数据解释也不依赖操作者的技能。

9.无稀土与低稀土催化裂化催化剂实现规模应用

Grace的无稀土和低稀土催化剂包括用于减压瓦斯油催化裂化REMEDY催化剂、用于高金属渣油催化裂化的低稀土含量REDUCER催化剂、高沸石/基质比无稀土REACTOR催化剂等。这些催化剂与有稀土催化相比,在相同量的情况下,产品选择性相当,平衡剂活性相同。Albemarle的2种低稀土催化剂包括:用于减压瓦斯油催化裂化的GO LRT和AMBER LRT、用于渣油催化裂化的CORAL LRT和UPGRADER LRT。

10.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流化床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PX)联产低碳烯烃流化床中试技术提出创新的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技术路线,对二甲苯和低碳烯烃比例可灵活调节;研究开发出高性能催化剂,在保持高选择性制取对二甲苯的同时,可以高选择性联产乙烯和丙烯,催化剂理化指标、粒度分布和水热稳定性可靠。

(信息来源:2012年国外石油科技发展报告,肖圣 摘编 李总南 审校)

猜你喜欢

催化裂化采收率稀土
中国的“稀土之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稀土铈与铁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提高催化裂化C4和C5/C6馏分价值的新工艺
催化裂化装置掺渣比改造后的运行优化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