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出路问题
2013-08-15杨冰清
杨冰清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遗民”是一个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概念,它本指劫后余生的人民,后引申为在改朝换代后不肯出仕新朝的臣民。严迪昌先生在《清诗史》中写到:“遗民诗群是诗史上的一种复合群体,它是特定时代急剧的政治风云激漩盘转中聚汇而成的诗群形态。这是一群‘行洁’‘志哀’‘迹奇’,于风刀霜剑的险恶环境中栖身野草,以歌吟寄其幽隐郁结、枕戈泣血之志的悲怆诗人。”①与此同时,严先生严格区分了遗民和逸民的界限。只有“宗国沦亡”的宋代和明代,当外夷截断了汉族王权的建立时,元初和清初才真正出现了遗民;至于东晋末年的田园诗宗陶潜则是逸民。《清诗纪事·明遗民卷》共记有360位遗民诗人和19位无名诗人:康熙末年黄容著的《明遗民录》录遗民500余人;朝鲜某氏《皇明遗民传》录遗民716位;近人孙静庵撰写的《明遗民录》中收录遗民800多位;今人谢正光所纂《明遗民传记资料索引》录遗民大概1800余人,明遗民人数堪称历代遗民之最。
悬浮物垂直剖面能够反映其沿程纵向变化,还可以清晰地表述层化特征。通过两次巡航监测,获得总悬浮物浓度和无机悬浮物浓度的垂直剖面(图5)。总体来看,沿程纵向变化明显,存在显著的层化现象。
一、舍身取义型
(一)剃发制度的推行冲击了汉文化
清王朝颁布的薙发令,强迫汉人遵照满人习惯实行剃发,改服满人衣冠,这一政策从努尔哈赤进入辽沈直到清兵入关统一全国,都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剃发与否实为风俗习惯,清政府强制剃发,一方面是没有重视和保护汉族人民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民俗的表现;另一方面冲击了儒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思想,因而遭到许多文人士大夫的反对,加剧了满汉两族的矛盾,延缓了清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
华允诚,江南无锡人,明天启二年壬戌进士,官职方员在郎。顺治五年,因不肯薙发被捕,亲朋友人相送时,赋诗诀别②。押往江宁间,满汉官俱以好言相劝,诚直立,南向举手曰:“二祖列宗,神灵在上,允诚发不可薙,身不可降”,最终悲壮殉国。剃发制度的推行,使汉族人民感到强烈的民族压迫感和被征服感,深深伤害了汉族人民的自尊心。历史文化悠久的汉族人民面对清初的剃发政策,与其说是对清政府的不满和仇恨,还不如说是对本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担忧。汉族知识分子有种明王朝的灭亡即是汉文化灭绝的忧患意识,剃发令的强制实行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保证汉文化的继承,他们宁愿以死亡的方式来保存汉文化的独立性。这样一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焦点,各地纷纷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清斗争。
(二)儒家思想对汉族知识分子的影响
儒学经典《论语》最早记载了伯夷、叔齐二人亡国后绝食而亡的事迹。他俩原是商纣王的贤人,武王伐纣,二人认为君有过臣不当伐之。商亡,两人耻食周粟,于首阳山采薇,人有刺之者曰:薇亦是周薇,二人遂绝食而亡。《论语·微子》中孔子评二人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舆!”③熟读儒学经典、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人在亡国后也效仿前代贤人这种保全名节的方式。
防治小叶病的根本措施是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实行果园生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施基肥时,每株成龄树混施0.5~1公斤硫酸锌,在萌发前10~15天和落叶前各喷1次1%的硫酸锌。开花前后连续喷“安泰生”(含15.8%)丙森锌2~3次。
(三)以理统情,理学盛行
明代科举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四书”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易》以程颐、朱熹的注释为标准,《春秋》以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为标准,《礼记》以古注疏为标准。《五经四书大全》既是各级学校教育的首要教材,又是科举考试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程朱理学借科举之力得以全面推广。从这个意义上看,明代又是理学普及的时代。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的纂修标志着明初朱学统治地位的确立。理学除了被政治异化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外,其深层意义在于表现人的意志力,是与感性生理的自然欲望相对立的理性意志,它作为官方的统治思想虽然弊端远远大于益处,但在重建礼制秩序、解决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方面也起过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明万历到清雍正年间,社会急剧变化,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沉寂,重新活跃起来,形成了它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后一个兴盛期。明末禅宗兴起的原因是明政府对宗教的管理机制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随着战乱的蔓延,许多生活在底层的民众都进入“禅家者流”。他们出家为僧并不是出于对宗教的信仰,而是寻找新的生活出路。明遗民诗人受儒家正统教育的影响,信奉不侍二主,不做贰臣,因此选择遁入空门来保节。由于不具备所需的佛学修养和佛学知识,加上混乱的管理体系,许多遗民诗人出现了一些不好的非禅倾向。
(四)明末清初遗民的“屈原情结”
由于相似的时代背景,屈原及《楚辞》对明遗民的影响深远。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楚辞》的注疏,二是在文学作品中赞扬和追慕屈原精神,或是继承屈原的写作手法。甚至很多遗民都不自觉地选择相同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比较有名的有云间三子的陈子龙。陈起义失败后在押解至南京的途中,他作出了与其挚友夏允彝一样的人生抉择——跳水殉明。在明遗民中有很多文人都投湖殉节,连柳如是都曾劝钱谦益效法陈子龙沉湖保节。
万寿祺,字年少,晚年僧服,江南徐州人。“僧冠僧服,自名明志道人,沙门慧寿,饮酒食肉如故。”⑥在明遗民僧人中,这种“不诵经,不持戒”和“儒言儒行”的现象不可甚数。前面提到的陈洪绶,他虽披僧服,依然混迹于胭脂堆里,所画真迹也是各种妖冶绝伦的美女图。究其原因,入僧并不是出于对宗教的信仰,而只是迫于清威不得不采取这种方式来独善其身。
2016年5~9月,种植青贮玉米。机具开沟,行距20 cm,株距15 cm,播种量37.5 kg/hm2。播种时施氨氮复合肥200 kg/hm2。6月追施尿素600 kg/hm2。9月下旬青贮玉米蜡熟期收获,地磅称重记录,切碎后窖装青贮(1 900元/hm2)。10月下旬开窖取样,测定营养成分。
腐朽的明朝最终走向尽头,山河凋零的惨状容易让文人忆起投汨罗江的三闾大丈。明代后期,以皇帝为首的贵族大地主巧取豪夺,奢靡成风;中央统治机构日趋瘫痪,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林立,党争激烈,政治上一片混乱;人民赋役沉重,生活于水深火热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统治危机四伏。当时拥有较高文学修养的学者早己看透明朝政府的不堪一击。随着清兵入关,腐朽的明王朝终于走向了灭亡。目睹国家灭亡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前朝文人们仿佛看到了屈原的困苦与彷徨,与他的灵魂进行了交流碰撞,最终踏着屈原的脚步结束了自己的困惑。
二、遁入空门型
《明遗民录》所记载2000余遗民中,近达300人逃禅遁空,占了遗民总数的7%左右。此外,还有大量更名改姓和隐姓埋名的逃禅者不为人所知,《明遗民录》记载下来的逃禅者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此众多的遗民选择遁入空门的原因是什么呢?
陈洪绶,字章侯,崇祯中书舍人,入清,削发为僧。朱彝尊《明诗综诗话》记载:“(章侯)中年纵酒,狎妓自放。客有求画者,罄折至恭,勿與。及酒边召妓,辄自索笔墨,虽小夫稚子征索,無弗应。晚混迹服僧衣,自称老迟,亦称悔迟,亦称老莲。有妾吴净鬓,亦善花草。”⑤
邝露,字湛若,广东南海人,明诸生,永历时以荐入翰林。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湛若为人好诙谐大言,汪洋自恣,以写其牢骚不平之志。或时清谈缓态,效东晋人风旨,所至辄倾一座。至为时,则忧天悯人,主文谲谏,若《七哀》、《述征》之篇,虽《小雅》之怨诽,《离骚》之忠爱,无以尚之。这位满腹牢骚,钟爱《离骚》的诗人最终在清兵下广州时抱琴赴水而死。他的绝句中有“九凝泪竹娥皇庙,字字离骚屈宋心”④。
不幸的生活经历使归庄看透了人生的曲折反复,他在《保定张氏殉难录序》里这样写道:“尝观古今兴废得失之故,而有感于天人之际矣!有人力尽而无奈天何者,亦有天意不然而无奈人何者……”在归庄看来,国家的灭亡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天意,非个人力量所能改变。但乱世中,每个人的选择是多样的,或正气凛然,或屈膝降贼。对于归庄,他欣赏的是前者。鉴于个人力量的渺小,又要坚守气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归庄的选择是慷慨放任。
吴钟峦,江南武进人,崇祯七年甲戌进士,官桂林推官。甲申之变后,遁至舟山,夜起自念,伸纸作数诗,召同行者饮。饮毕别去,遂燔寓中薪后山而竄身其中,举火自焚死。有绝命词:“只因同志催程念,故遣临行火浣衣。”(《绝命词句》)他举火自焚的原因竟是长眠地下的朋友紧紧相逼,这听上去荒谬无理,但细想还是有理由信服的。面对同道中人的壮烈殉国,自己却苟活于世,因此动了自我了结的念头,便用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理学所注重的气节、品德、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主体意志和伦理责任感以及所张扬的人生理想、精神价值得到了体现。明王朝三百年,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初有方孝孺、齐泰、黄子澄,末年有刘宗周、黄道周,俱以身殉节,我们可以看到理学对于气节的培养。
三、佯狂巷头型
归庄,江南崑山人,入清后更名祚明,或称归藏、归姝、归乎来,字或称元功、圆公、悬弓、尔礼,亦号恒轩、普明头陀,晚岁居僧舍。王德森《昆山明贤画像传贤》中说:(归庄)即遭家难,遂弃儒冠,混迹江湖间。尝南渡钱塘,北涉江淮,所至遇名山川,凭弔古今,辄大哭,见者惊怪,而公不顾也……与顾炎武齐名,时有归奇顾怪之目。诗仿香山、剑南,而豪逸过之。善擘窠大字及狂草墨竹,醉后挥洒,旁若无人。太仓张应麟赞曰:“草圣张颠,酒狂阮籍,野服终身,嗜奇成癖。”⑦《续修四库全书》里记录:“少通无经,工诸体书,性豪放,善饮酒,酣落笔,辄数千言不能止,为诸生应院试,酒瓶累累,笔墨间,日未晡,成七义,分真草隶篆书五经文字,提学御史亓炜怪而黜之,惜其才,旋复焉”,“顺治乙酉六月,县丞阎茂才摄令事下薙发令,士民不从,噪于县絷茂才壮白众杀之,遂婴城守事定新令,究前事,壮亡命薙发僧装称普明头陀,隐居乡僻”。前代有关归庄的记录常见的字眼是“狂”。归庄的这种放浪形骸与其生活经历有关,他的诗中不乏记录他不幸生活的佳作,如他的《哭二嫂四首》⑧。
明末清初的遗民面对不同的人生经历,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或舍生取义,不同流合污,保持崇高的人生节操;他们或远离尘嚣,闭门著书,隐逸山林,隔绝与世界的联系;或遁入沙门,不敬王权。这几种类型不是互相独立,而是互相交叉的。还有一种避世的类型值得一提,便是佯狂巷头型。
刮耳崖前传令急,霹雳一声千骑入。弓刀匼匝网周遭,罪人黜伏将焉逃?铁笼盛之负以斧,骇汗淋漓写如雨。从征土目凡数千,咸使观睹争骈阗。穴中谁敢萌反复,请视今朝索诺木。远人从此识天威,愿万万古安边陲。[3]65
同时代的遗民诗人杜濬有一首《樵青歌·为黄仙赏仙》的七古诗:“当时同学十数人,两人引领先朝露。一人万里足重茧,一人入海随烟雾。三人灭迹逃空门,四人墙东长闭户。一人卖药不二价,一人佯狂自污。”他们或杀身成仁,或南疆效命,或东海聚义,或遁迹空门,或闭门土屋,或隐于市医,或佯狂巷头,可谓是遗民的整体缩影。他们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又奉行于理学,国破家亡之际不愿出仕,不做贰臣;但迫于清威,又不得不遁入沙门以自保;危难之际以屈原、杜甫自励。他们是明清之际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种伟大的文学现象,也为后人研究清诗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戴重,江南和州人,明贡生,官湖州府推官,明亡,绝食死。卓尔堪《明遗民诗》记载:(戴重)被创归,《和含山诸生张不二绝命辞》有“只有青天尚可看”之句。“不二闻甲申变,饿七日死者。”同学张自烈弃田为刻《河村集》。可见当时绝食而死并非一二人而已。明末两位儒学大师之一的刘宗周曾言:“国破君亡,为人臣子,唯有一死。”遂在明朝灭亡后不食而死,以身殉节。尽管明王朝的政治使文人士大夫一次又一次失望甚至绝望,他们也曾在事前事后反复批评明王朝的弊政和皇权的腐败,但是,当这个王朝真的被反叛民众的异族军队颠覆时,他们又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他们断绝与清廷的一切关系,儒家忠君爱国,不做贰臣、不侍二主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扬。
注释:
10年成就令人振奋,未来发展充满生机。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构建完善“四个水利”,加快建设“五大体系”,到2020年初步实现水利现代化,使水利成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成为农业丰收和粮食安全的根本命脉,成为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础,成为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成为建设美好安徽的坚实支撑。
①严迪昌.清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7.
除了本文所陈述的3种常见微生物源食品防腐剂外,越来越多的天然防腐剂被开发应用,如红曲、壳聚糖、抗菌肽等。随着对抗菌物质分子结构、抑菌机理和抑菌性的不断深入研究,高效、安全、廉价的食品防腐剂将被逐渐应用,大大提高行业品质。
②④⑤⑥⑦⑧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19,149,92,132,466,471.
③李学勤.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52.
[1]严迪昌.清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57.
[2]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3]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74.
[4]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545.
[5]李学勤.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52.
[6]侯外庐.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7.
[7]沈云.谈明遗民对屈原及《楚辞》的接受[J].语文学刊,2008(5):23.
[8]孔定芳.论遗民之出处[J].历史档案,2009(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