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结构论析

2013-08-15

关键词:信念要素情感

岳 鹏

(成都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结构主要指“在直接感受到的经验之下潜藏的各种社会安排所体现出来的模式。”[1]大体说来,结构的内涵主要包含这样两层意思:“第一,任何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事物都是由一定的要素、成分组合而成的;第二,组成事物的要素、成分并非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确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彼此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由于结构这一概念能成为分析事物的十分有用的工具,因而被广泛引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2]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必须先研究事物,而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而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3]有基于此,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结构主要就是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稳固关系和联系方式,它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接的架构。因此,基于系统论和结构分析的全新视角来详细探讨和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这一重要理论命题,这对于有效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在基质、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发展规律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结构

结构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内在依据,一定的结构,只有其内部各构成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和发挥功效。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结构就是由其内在的各基本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为此,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要素,全面了解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准确把握各个组成要素间的结合方式,并努力促使这些基本要素、基本结构、基本方式和基本功能按照其内在的、固有的、本来的联系有机地整合起来,进而得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整体认识,是我们科学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结构的关键和锁钥。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要素

毛泽东同志指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4]因此,我们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发展变化、形成规律和主要特征,就必须研究其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并力争做到从各要素间的联系、作用和影响等方面来探究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发展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首先,关于要素的定义。所谓要素基本上是指系统内部的主要元素,主要指构成系统的基本元件或主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有效地研究和把握系统整体,人们常常会把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整体划分为若干细小的组成部分。这些既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又能够不同程度地反映系统本质属性的部分,就是系统的要素。我们知道,自然界、人类社会甚至较为抽象和难以把握的思维领域大都是由其基本构成要素来组成的集合体。例如,一座高楼大厦的构成要素往往是钢筋、水泥、塑料、木材等;一个社会的构成要素往往是自然环境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因素等。正是由于这些基本构成要素在系统整体内部经过有机协调和稳固结合而不是杂乱无章地随意堆砌和简单地拼凑,才形成和保持了系统的完整性、功能性、价值性和独特性。

其次,关于要素与系统的关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蒋笃运教授在《德育系统论》(第2版)中指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构成的统一整体。现代科学表明,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与要素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系统同要素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离开部分的整体是不存在的。系统是整体或全局,要素是部分和局部。二者是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互为条件,没有系统就无所谓要素,没有要素也无所谓系统。2.系统与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帅、决定的作用,协调各部分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一方面系统对要素起着决定和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素对系统也有相对的反作用,要素的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变化,有时会引起系统的震荡或巨变。3.系统与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每一个系统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而相对于更大一级的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所以有时又称要素为子系统。所以,相对于集体系统而言,人是要素,相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而言,人又是系统。其他系统也是如此。”[5]我们对蒋笃运教授的论述是深为赞同的,不仅如此,蒋笃运教授所揭示出来的要素与系统之间的这种内在辩证统一关系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整体内部各要素自身的关系、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系、要素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关系拓宽了研究视野,打开了研究思路。

最后,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要素构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我们进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结构分析,其主旨就是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复杂辩证关系和有机组合方式,进而以便较为详尽地阐释这些要素是如何在相互运动和发展变化中来协调和维持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特有的架构和功能的。因此,要想在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找准当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规律和基本特点,切实改进和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我们就必须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整体的要素构成及其各组成要素间的复杂辩证关系,并通过不断优化各要素的功能和作用及其彼此之间的联系,使之处于整体优化的最佳状态。正是基于以上思路和分析,我们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主体内在所具有的知、情、意、信、思的角度出发,初步提炼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社会主义认知、社会主义情感、社会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意志。这四大要素共同处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系统整体之中,并在其各自的组成部分中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同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构架体系。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结构方式

社会主义认知、社会主义情感、社会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意志作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整体内部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果按照不同的方式相互连结、相互组合,就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结构。这四大要素间的结合方式不同,形成的基本结构也就不尽相同,对于大学生个体行动和群体行为产生的功能和作用也不同。

1.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要素分析

社会主义认知、社会主义情感、社会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意志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系统结构中既彼此紧密联系又各自发挥功能,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是一个内在有机联系的稳定统一体。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感、社会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意志是在社会主义认知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伴随着社会主义认知过程的逐步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同时,大学生社会主义认知活动又总是受到社会主义情感、社会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意志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运动变化。此外,社会主义情感、社会主义信念又是社会主义意志和具体社会主义实践行动发生变化的动力因素。同样,社会主义意志和具体社会主义实践行动又丰富、发展和充实着社会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知。认知是人类大脑皮层中所固有的一项高级功能,是主体认识周围客观世界和外部环境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人的意识的集中表现。由于认知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国内学术界对认知的定义至今仍众说纷纭,尚没有达成普遍共识。其实,认知是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的认知主要是与认识的含义基本相同,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狭义的认知与记忆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6]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知则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结构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要素,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现实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于社会主义这一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与初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这一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如果能够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就形成了具有某种作用和功能的系统,从而完成了对主体认识客观事物活动的调节作用。但是,认知与情感、信念、意志、思考等心理活动要素之间还具有相互作用与能动的反作用,它对人的思想情绪、实践行为、心理感受同样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结构中,根据社会主义认知要素所形成的对于社会主义这一客观事物的第一印象或最初反应,是当代大学生据以形成某种社会主义情感并萌发出一定社会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意志的前提和依据。如果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知是错误的或者是片面的,那么,就肯定不会形成高尚的社会主义情操和美好的社会主义情感,更不会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坚强的社会主义意志,也就更不可能奢望产生出科学的和有益于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实践行为。所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认知要素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系统结构中处于最基础性和最关键性的地位。当大学生真正感悟到自身的成长和良好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时,他们就会萌生出热爱社会主义、拥护社会主义、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向社会主义情感,并且随着社会主义认知程度的拓展与深化,社会主义情感就会愈加浓厚,社会主义信念就会愈加牢固,社会主义意志也就会愈加坚强。由此及彼,如果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认知是肤浅的或者说是不正确的,那么,强烈的社会主义情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坚强的社会主义意志也就无从谈起。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感。黑格尔指出,“冲动与激情是一切行动的生命线。”[7]“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8]所以,“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的力量。”[9]我们知道,人们在认识外部客观世界和改造现实客观世界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对所接触到的事物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要么是积极正向的心灵体会,要么就是消极反向的内心感受。而这里所说的情感主要就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态度的体验,是人对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0]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说,“人是容易受感动而有同情心的生物。”[11]当人们在具体接受和处理所获得的外部世界信息时,人们不仅要知道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把握客观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更要深刻洞察客观事物所带来的各种信息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就会产生对客观事物的基本看法和主要态度,从而引起观察者、研究者主观上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与之相应的行为反应。可以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感主要就是在这种社会主义认知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培育并形成发展的,它所反映和揭示的主要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这一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感受。我们知道,情感是人们在具体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伴生物和衍生物,它主要是通过强有力地、稳定而深刻地、长时间地影响人的整个思想和行为的热情表现出来。在具体的大学生社会主义认知和社会主义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所持有的内心体验和心理感受往往大相径庭,产生的社会主义情感自然就会因人而异,呈现出不同特点。但在通常情况下,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持更多的正面肯定认可的态度时,他们往往就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去,并产生喜悦、高兴、幸福等积极、正面的社会主义情感;而反之,当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持更多的反面否定抵触的态度时,他们就会对参加有关社会主义实践的活动兴味索然,产生消极甚至排斥和对立的反向社会主义情感。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信念是认知与情感的升华和超越,是意志与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体意图目标与群体长远目标辩证的统一和有机的结合。骆郁廷教授在《精神动力论》中指出,“信念是在对理论反映的规律性与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坚信不疑的基础上形成的坚定信奉的观念。信者,真也。信念,就是一种真实可信的理念、观念。人们惟有相信理论、理想的真实性,才能形成为一定理想而奋斗的牢固信念,增强信念的坚定性。”[12]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起码的信念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的实践行为。然而,信念虽然仅仅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功能,但其在主体外、在具体实践行为上的作用则在于通过以一种精、气、神来激发人们潜在的体力、智力、精力和能力,进而实现与其基本需求或者是欲望、信仰相适应的行为志向。据此,我们可以定义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主要是指通过激励、鼓励、支持当代大学生那些自己坚信不疑的社会主义准则和毫不动摇的社会主义信仰,支配着他们在具体社会主义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倾向和价值取向。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结构系统中,社会主义信念与社会主义认知、社会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意志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因而其能够成为当代大学生从事具体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指南。我们知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个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人,一个具有执著的社会主义信仰的人,一个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心的人,对其所必须捍卫和遵守的社会主义科学原理与基本原则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并且能够在面对任何困难和艰难复杂的情况下忠诚并捍卫自己的事业。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想保持高度统一的思想,就必须要有共同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信念,否则,就会因失去凝聚力、内聚力和向心力而崩溃或坍塌,就会像“麻袋中的马铃薯”而不是“藤架上的葡萄”,成为没有任何联系的独立个体。与此同时,如果当代大学生一旦明确并坚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那么,就会相应提高他们自身的社会主义认知,从而,对社会主义产生理性的判断,激发出积极的社会主义情感,进而产生稳固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志。意志主要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13]人们习惯上常常把受意志自觉地支配与调节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正如康德所说:“意志是一种根据某种规律的概念而自己决定行动的能力”,[14]“是指导一切有理性者所具有的起因力。”[15]这也就是说,意志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反映的集中表现,是人在追求和实现一定的目标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坚毅精神。”[16]有基于此,社会主义意志主要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自觉克服行动中一切困难和主动跨越前进中各种障碍,进而有效实现预期目标的毅力。我们知道,人们在具体接受和反映外部客观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不仅会接受内部和外部等因素刺激的作用,产生出认知、情绪、情感、信念和思考等心理体验,而且更为主要的则是会采取具体的实践行动,通过行为展现来反作用于外部客观世界。这也就是说,认识主体通过其自身内部的意识活动后就会进行外部行为的转化,进而最终达到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一旦有了意志,是能够积极地改造客观世界和完善主观自身的。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志既是社会主义认知、社会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等诸多要素协同运作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主义行为付诸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力杠杆。如果当代大学生有了深刻的社会主义认知、深厚的社会主义情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却没有顽强的社会主义意志,那么在知、情、意、信、思、行的动态转化过程中就不会平稳顺利,进而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客观要求的正确的社会主义观也就无从谈起。

本系统的开发软件为Delphi 7.0;数据库管理系统为oracle 9i;辅助处理系统为office2003Photoshop 6.0。计算机操作系统选用:Windows9x2000NTXP或更高级的操作系统都可以安全运行本系统。

2.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结构类型分析

社会主义认知、社会主义情感、社会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意志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结构中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类型也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体现了特色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但在有的时候,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结构的诸多要素中却仅仅是其中某一种因素发挥着较强的主导和支配作用。而在有的时候,则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拓扑状,共同发挥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社会主义观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社会主义认知主导型、社会主义情感主导型、社会主义信念主导型和社会主义意志主导型。在这四种类型的社会主义观结构中,每一种类型都是由其中某个单一因素发挥着较为明显的制控作用或主要功能,而其他因素则发挥着次要的或较弱的影响作用。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这四种类型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结构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相互生成、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的。主要是通过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结构内在各个要素间的平衡和牵制来共同影响主体或左右群体的外在社会主义观结构,进而对人们的社会实践行动和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层次结构

所谓层次,主要就是指“系统在纵向结构纬度所体现的相属关系。也就是,事物内在结构和相应功能的等级,是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17]我们所探讨的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层次结构主要就是指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体系中处于较低层次的社会主义感受不断地向较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利益、社会主义观点和最高层次的社会主义理想逐级过渡、渐次递进的发展趋势。在这些环节中,我们不仅要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不同层次内的各个要素进行具体探讨,更为主要的则是要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不同层次间的层次关系和结合方式进行详尽的结构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不同层次

我们认为,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体系中,社会主义感受、社会主义利益、社会主义观点和社会主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结构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四个梯级层次。其中,社会主义感受处于最低层次,社会主义理想处于最高层次,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观点则处于中间层次。

首先,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感受。所谓社会主义感受,主要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在具体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不系统的、较为直接和朴素的、用原始看法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心态。因此,这一层次的社会主义观往往带有较为浓厚的感情色彩和强烈的自发倾向。可以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感受是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结构中处于最低层次的初级形态,突出表现为一定的社会主义直觉、社会主义体验、社会主义情绪和社会主义倾向。一般说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最先就是从对社会主义的直接感受和直观认识中开始萌生,进而不断发展的。

其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观点。当大学生主体的社会主义感受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不断强化,也就是说,其越来越深入地成为广泛认同和普遍认可的社会主义感受时,大学生主体就可以对这种反复出现的社会主义直觉、社会主义体验、社会主义情绪和社会主义倾向等社会主义感受进行提炼和概括,进而形成一定的社会主义观点。当代大学生的种种社会主义观点都是对社会主义感受和自发意识的超越和升华,是在具体社会主义感受的基础上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是以社会主义认识概念和社会主义判断形式来呈现的社会主义意识。它脱胎于社会主义感受但比社会主义感受对现实社会实践生活的认识更具体、更广泛、更深刻。

再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利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利益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宏观背景下,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与其自身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物质、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好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8]而且,当代大学生获得的社会主义利益的多少还是其衡量社会主义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获得的认可和利益越多,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感受就越强烈,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就越浓厚,进而,社会主义理想也就较为远大和牢靠。反之,当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具体的社会主义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后,却没有获得切身利益或者说自身合理利益没有获得应有的维护。那么,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他们对社会主义的排斥和反感,进而产生抵触和怀疑社会主义的心态。

最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主要是指当代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历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实践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和思想的总和。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就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19]可以说,当某种社会主义观点提出后,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确实能够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这些社会主义观点经过无产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在具体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予以总结凝炼、逻辑论证和系统阐述,并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不断进行加工提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排除那些与实际极其不符的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提出新的经得起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的社会主义理论观点,这样就会逐渐丰富和形成系统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理论学说,这也就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最高形式和根本指向。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层次结构关系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感受、社会主义观点、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由低级层次渐进到高级层次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环节。这四个层次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感受是一定社会主义观点、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理想产生和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观点又会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感受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就是从较低层次的社会主义感受开始,逐步升华为较高层次的社会主义观点,并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看能否带来切身的社会主义利益,最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理想。在这个动态循环并且开放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感受、社会主义观点、社会主义利益和社会主义理想同样是四个基本的发展阶段,这四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及其四大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多方式,就构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层次结构。

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容结构

在详尽分析完上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结构和层次结构之后,我们还要具体分析和深入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容结构。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体系

培育并引导当代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正确的社会主义观点,真挚的社会主义情感,积极的社会主义实践行为,这些都取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体系。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体系主要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这一客观事物是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的问题。具体说来,这两大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四方面内容:

首先,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主要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科学原理和基本原则的认识。具体包括: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认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问题,如何认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问题,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问题,如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见等。

其次,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实现形式。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实现形式主要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关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方式、方法的认识。具体包括: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尤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二者之间的斗争与合作关系问题,如何认识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基本方式和战略策略问题,尤其是对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暴力革命和和平斗争等方式的认识问题以及如何认识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紧迫性、现实性和可行性问题等。

再次,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历史定位。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历史定位主要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对如何定位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问题的认识。具体包括: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客观评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如何深刻揭露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如何科学认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以及如何辩证对待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尤其是新时期构建和谐世界背景下的一球两制关系等。

最后,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主要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对如何建设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具体包括:当代大学生该如何认识列宁时期苏联共产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如何认识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如何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的失败和崩溃,如何认识东欧各国共产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以及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改革与发展等。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内容结构的优化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内容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有效重组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系统保持最佳状态,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等具体教育过程的管理和掌控,同时,更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和顺利实现。简要说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内容结构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社会主义观内容的整体突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实现形式,以及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历史定位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我们知道,自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2月联名公开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在1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制度的确立和实践的展开到各具本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实践的拓展。可以说,在这长达一个半世纪的不平凡历程里,社会主义理论博大精深、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主义制度各具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丰富多彩,这就内在地要求当代大学生在如何看待和怎样对待社会主义诸多问题时,要站得高、看得远,力争做到从整体性和一体化的视角出发,全面综合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系统考察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使社会主义观内容的整体不断优化。

一是社会主义观内容的丰富完善。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本身就是理论、运动和制度的综合统一体,社会主义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也要随之丰富与完善。可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当中尤其是有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虽然至今未变,但个别的结论却并不总是凝固不变的,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实践也绝不会是僵化静止的,这就迫切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予以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正如毛泽东同志同智利《最后一点钟》报社社长阿图罗·马特·阿历山特里的谈话时所说:“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20]这些各具本国特色的诸多问题,如果能够合情合理地解决,其本身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最好注解。所以,社会主义观的内容要与时俱进,要在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综上所述,研究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是不能够回避和忽视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结构的论证和分析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基本结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的三维视角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培育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和正确的社会主义观,更好地引导当代大学生笃信社会主义理念,践行社会主义实践。

[1]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

[2] 吴增基.现代社会学(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9.

[3]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5.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1.

[5] 蒋笃运.德育系统论(第2版)[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48.

[6] 姚本先.心理学新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2.

[7] [德]黑格尔.精神哲学[M].斯图加特,1929:377.

[8] [德]黑格尔.精神哲学[M].斯图加特,1929:375.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

[10] 黄金辉,韦克难.实用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73.

[11]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10.

[12]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61.

[13] 姚本先.心理学新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33.

[14]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70.

[15] 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75.

[16]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70.

[17] 熊建生,孙颖.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33.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19] 高尔基.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40.

[20] 毛泽东文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

猜你喜欢

信念要素情感
为了信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发光的信念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信念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