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电力规划重大问题浅析

2013-08-15保定供电公司楚惠亮

电子世界 2013年3期
关键词:十二五电力企业电网

保定供电公司 楚惠亮

一、“十一五”时期国内电力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电力快速增长

“十一五”期间,国内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直到“十二五”前期,我国的电力发展水准,已经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虽然这样,但是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掉导致电力发展不平稳的一些重大问题。拿“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来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电力装机四点三亿千瓦之多,总装机量接近十亿千瓦,位列世界第二,电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虽然是扭转了“十五”末期电力紧张的局面,但因为过分的重视规模和速度,导致了无规划无效益的无序发展问题,无法应对突然发生的事故,面对震荡和波动措手不及。奥运会以后,电力的总体消费由高速增长迅速的进入了负增长。所以说,盲目无序的发展,是造成电力系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二)非化石能源发电发展迅猛

电源的结构方面虽然得到了调整,但是水电开发项目尚少;核电发展面临的核心技术未完全掌握等问题严重;还有一些新能源发电设施的开发方面欠佳。总体来说是发展速度快而效益低,资源和金钱消耗严重,却引来了一大堆发展后带来的问题。

二、“十二五”期间电力发展的政策措施和问题

(一)电力工业发展的特殊规律,要求电力规划把结构调整放在首位

电力工业因其独有的特殊性、重要性以及危险性,而让电力系统不得不被我们重视。它特有的“发、输、配、用”环节同时进行式,促使电力系统的规划必须建立在科学预算生产和需求的基层上。只有在明确了发展战略才能站在发展基点上,预算国内生产和发展以及资源使用的情况,然后最大努力去协调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包括农村电力发展的关系。然后对近几年的电力规划合理的部署和周密的安排,欠发展的快速发展,正在发展的结构优化。在整个部署中,要充分的考虑内部外部因素,统一协调,量化目标,让电力发展和能源量、国民经济总值等相关方面充分的协调,唯有这样,才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保障规划的权威性,确保结构调整目标落实到位。

(二)电力工业发展与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

在电力系统中,发展时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其实归根结底都可以归纳为体制问题。我们在一次次的改革里探索和改造,唯一的目标就是打破垄断的市场,然后引入先进的竞争力,健全我们的机制。唯有这样才能够科学的发展,才能够有效的推进电力系统的体制改革。然而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我们的监管机制落后,电力系统仍旧是垄断状态,这些体制问题阻碍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困扰了电力市场化的进程。诸多因素导致了改革一直停滞不前,无法形成统一模式,不利于新能源发电的开发和广泛使用。

对于当前的矛盾和问题,站在另外的角度来看也不失是一个深化改革电力系统的良好契机。因为诸多问题迫使大家破除体制障碍,竭尽全力去构思和探讨如何改革。而改革并不是一句话,一个想法,需要完善的措施,严密的部署,首先是加强电力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明确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加快主辅分离步伐,降低和明晰电网运营成本,为电价改革奠定基础;其次是要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改革电价形成机制,建立同网同质同价的新的电价体系,加强配售电市场监管,形成电网吸纳新能源的新体制。

(三)保障电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经营业绩考核方式的根本转变

对于国内的电力企业来说,我们的产业虽然算不上是支柱产业,但却毋庸置疑能算得上是基础产业。电力系统的发展,应该最大程度的满足总体需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并不是茫无目的的做大做强。

转变就要彻底,彻底就必须改变国有电力企业业绩考核内容的盲目评定方法,杜绝为了追求业绩而急功近利,张扬政绩的行为。在考核中,不仅仅要考核总装机容量排名和总利润等显而易见的东西,必须要深层次的去考核电力企业的资产、利润率水平、以及资产负债率水平和节能减排成效等一系列成绩。唯有全面的考核电力企业的各环节、各工作内容,才能让发电企业改变以前只追求盲目做大做强的工作作风,而是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把经济效益和投资安全水平放在第一位。

三、立足国情,合理的对电力结构进行发展布局

电力企业的发展,要适合我们的国情和国策,在发展和布局当中,一定要合情合理,妥善安排。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地域广大和资源分布以及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发电基地的建设和远距离输电不能形成唯一的发展方式,所以对于中国国内的电网管理,要时刻因地制宜,保证资源不被浪费,能够有效的利用好。

首先,是按照近送电,远送煤的客观规律,采取煤电并举、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受电地区电网结构的坚强合理。同时大力发展核电等清洁高效项目,减少负荷中心对煤炭的依赖。其次,要把中式大电源继续合理的运用好,同时把分布式电源用在合适的地方。这样一来,就能够保留大电源的节能、环保;又能依靠各小电源来满足一些偏远地区的用电需要。

[1]王葵,孙莹.“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力系统自动化(第3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国家能源局编写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及解读[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程时杰,张伯明,夏道止.电力系统分析(第2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金义雄,王承民.电网规划基础及应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十二五电力企业电网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穿越电网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