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方法探析

2013-08-15国网安徽定远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范祥斌

电子世界 2013年16期
关键词:装设主变变电

国网安徽定远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范祥斌

随着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整个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电力供应的中枢——变电站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由于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事关工农业生产的安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提高变电运行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是控制变电运行设备异常及事故发生的保障。每个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可见,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变电运行的安全状况。

1.运行模式

1.1 正确理解“无人值班变电所”

(1)无人值班变电所是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并不是不需要任何技术措施的无人管理,相反而是更需要充实训练有素的高素质人员,利用先进的设备,互相协调共同搞好管理工作,以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2)就现实来说,有些改造后的变电所,从安全角度看,一些具体操作必须有人员到现场,有些设备隐患并不能通过自动化系统完全显示出来,为此必须配备人员在场。

1.2 明确运行管理的职责分工

责任不明确就易形成无人负责的局面,我们真正做到了职责分明、政策合理、协调配合共同搞好运行管理的目的。

(1)现场运行人员负责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两票管理和办理工作许可手续等工作。

(2)调度值班员是电网安全运行的操作指挥人,独立完成对设备的运行监视、抄表记录和开关操作等任务。

(3)试修人员的职责是对变电所一、二次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定期预防性试验和调试,并完成电气设备的大小修,消除缺陷及事故检修。

(4)在进行倒闸操作的时候,监护人由工作负责人担任。

2.运行管理

2.1 明确运行管理的职责分工

根据已运行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运行管理方式,原变电值班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运行监视、抄表记录和断路器操作,由调度运行值班员通过远动自动化实施;一部分为设备巡视、运行维护、隔离开关操作、安全措施和事故处理,由新成立的操作队到现场实施。

2.2 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

(1)岗位责任制。运行值班员、操作队队员、电气检修班成员及通信自动化维护人员必须遵照执行各自的岗位责任制度,做到分工清楚、责任明确。

(2)设备专责制。无人值班变电所的一、二次电气设备,通信和远动设备均需专人维护并填写记录。

(3)运行值班制和交接班制。运行值班员实行二班制或三班制,一般应禁止连班工作。交接班应准时、认真、前后衔接、手续清楚、责任明确。

2.3 加强变电运行技术维护管理

(1)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保证安全经济运行和人身安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是多年来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尤其对于两票三制(工作票、操作票、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2)做好设备台账、缺陷记录、检修记录、大修周期等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加强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准确、迅速地排除设备故障。

3.设备检修是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3.1 验电

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必须进行验电,通过验电可以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人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发生,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侧各相应分别验电。高压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若因电压高,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代替,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断。

3.2 装设接地线

(1)装设接地线的目的:为了防止工作地点突然来电;可以消除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和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由可能来电的部位和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部分。

(2)装设接地线的方法: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用接地隔离开关接地也必须有监护人在场;装设接地线必须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连接接触要良好。拆接地线顺序则与此相反。

(3)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走错位置,误合断路器及隔离开关而造成事故,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工作,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时与未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在临时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在工作地点处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在工作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临近其他可能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4.跳闸故障

4.1 10kV(35kv、66kV)线路跳闸

线路跳闸后,应检查保护动作情况,检查故障线路检查范围从线路CT至线路出口。若没有异常再重点检查跳闸开关,检查消弧线圈状况,检查三相拐臂和开关位置指示器;如开关为电磁机构,还要检查开关动力保险接触是否良好,如为弹簧机构要检查弹簧储能是否正常,如为液压机构要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检查所有项目均无异常方能强送电(强送前前要检查保护掉牌是否已复归)。

4.2 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有三种情况:母线故障、越级跳闸(保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开关误动。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通过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检查来分析判断。当主变(一般为三卷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可通过检查保护动作情况和对所内设备的检查进行初步的判断。检查保护时,不仅要检查主变的保护还要检查线路的保护。

4.3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原因:1)主变内部故障;2)主变差动区故障;3)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或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而造成越级;4)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连接线路发生故障,因本线路保护拒动或是保护动作而开关拒动,同时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拒动或是主开关拒动造成二级越级。具体故障原因应通过对保护掉牌和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来分析判断。

5.要控制好各个危险点

(1)结合大修(改造),针对性预控。年度大修(改造)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工作票执行较为集中、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也是安全运行的关键时期。大修(改造)预控主要包括在大修(改造)开始前,积极配合检修部门对变电站进行摸底,了解设备的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周密安排计划,做到“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三落实。利用班站例会,讨论三措,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对需进行技改的工作进行重点学习;明确三措中本次大修(改造)主要存在的危险点。如何加以防止或消除。大修(改造)期间每值在相关记录薄册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线的数量及装设地点,从而保证在复役操作时不至于因遗漏接地线而造成带接地线合闸。同时也可利用大修(改造)对平常难以整改的进行整改。

(2)开展标准化操作工作,进行科学预控。在运行作业过程中查出装设接地线存在许多危险点,采用两端定位法来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恶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两端定位法”即依据同类型设备和接线方式,在相同检修模式下,接地线的导体端和接地端位置必须统一并固定。主要从下面几点作统一要求:对于长手柄接地线装设较困难的开关柜,应先将外侧相用标准手柄接地后,方可继续进行内侧相接地。闸刀一侧带电,在不带电一侧装设接地线时,选择导体端保证和身体与带电侧的安全距离,尽量选用远离带电部位的导体端。禁止在有一侧带电闸刀的中间位置处放置梯子后装拆接地线,不允许抱住一侧带电闸刀的另一侧瓷瓶装拆接地线。户外接地端应具有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和带接地线合闸功能,主变引线桥下方适当位置可单独设置一处接地点,同一部位所有接地点必须保证唯一性。户内接地端都应设置在开关柜、网门外,防止整副接地线在开关柜内,特殊情况设置在开关柜内必须具有防误功能。尽可能考虑导体端与接地端间防误闭锁功能,否则应尽量设置在值班员明显可视位置。

6.结语

总之,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变电运行班组的安全管理水平决定着整个变电运行的安全状况。不断提高变电运行值班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变电运行安全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是实现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零事故目标的重要举措。定期检修设备、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要想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只有不断提高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好设备的检修及保养工作,才能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健康、有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装设主变变电
浅谈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
一种接地线装设辅助伸缩装置的研制
110kV江油变电站1#主变故障跳闸原因分析及对策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站主变事故油池设计施工新思考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装设的必要性研究
电力工程中110KV电气安装工艺初探
变电设备差异化巡视优化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
一起风电场主变低压开关异常的保护动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