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2013-08-15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杨明光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杨明光
双语教育(亦称双语教学),指的是一种使用两种语言作为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语的教学方法或手段(Husen and Postlethwalte,1994),旨在培养和造就双语并用人才的教育模式。在双语教育中,语言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标。语言渗透于不同的学科,学生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自然习得双语能力。双语教育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这样,我国学校开设外语课程也属双语教育的范畴;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王斌华,2003)。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多以母语教育为主,兼开英语教学课程,应属于广义的双语教育。但笔者认为学前双语教育不同于一般外语教学,它是用两种语言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将双语教育与学前教育融为一体,促进儿童双语能力的初步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各领域的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1)。据此,学前双语教育理应注重双语实践活动,而丰富多彩的双语游戏实践活动,能为外语学习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这不仅适合儿童特点,符合其认知规律,还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学前双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一体化首先应该以游戏为主要形式。这既符合儿童“好玩”的年龄特点,满足儿童玩的愿望(唐燕群、胡芳,2006),又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通过眼、耳、手、嘴、脑等协调全身活动,受到启蒙教育,并自然有效地接受外语的熏陶。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游戏活动种类繁多,不妨可采用以下四种实践活动。
一、儿歌游戏
儿歌琅琅上口,利于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若将儿歌与其游戏相结合,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势必会倍增。有些儿歌其实就是很好的游戏。例如英语儿歌“Blind Man”:
Blind man,blind man,
Sure you can’t see?
Turn round three times,
Turn east,turn west,
Catch as you can.
Did you think you’d caught me?
Blind,blind man!(Purnell,1984)
做此儿歌游戏时把一名儿童的双眼用布蒙上扮盲人(blindman),先让他原地自转三圈后,便可开始去摸捉其他小朋友。教师领着孩子们边做此游戏边用英语高声诵此儿歌。该儿歌游戏也可分成两部分进行:蒙眼睛转圈时,其他孩子齐声用英语说儿歌的前四行;摸瞎开始后可反复说后四行,对盲人说“向东、向西,来抓我……”去“引诱”他,直至被盲人摸着或被捉住为止。盲人就与其交换角色,然后游戏重新开始。玩此游戏,孩子们能更快地学会这首儿歌。
还有些儿歌能配上伸手踢腿等动作,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例如,Hands up and down:
我们大众接触和了解相对较多的引进剧主要来自于亚洲和欧美的一些国家。首先,由于亚洲各国在地理位置上与我国临近,且国与国之间的价值体系及文化背景、人民大众之间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有相似之处,中国电视观众更容易接受亚洲电视剧。其次,欧美剧新鲜的题材、丰富的想象力、多彩的画面深深地吸引力中国的观众,尤其是中国的年轻观众。经常看美剧的人都知道,美剧的表现主题的方式和叙事角度常常很新颖,剧情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反常性,人物性格刻画淋漓尽致,使我们能感受到很多在国内电视剧和电影中不一样的体验。相比较美剧而言,英国电视剧通常表露出一种英式独特的诙谐感,剧情大多深沉、蕴藉,这当然与其底蕴深厚本土文化有关。
Hands up,one,two.
Hands down,one,two.
Hands right,one,two.
Hands left,one,two.
Hands front,one,two.
Hands back,one,two.(教育部考试中心中英教育测量学术交流中心,2000)
做此游戏时,孩子们站成一个圆圈或一行,边说儿歌边做相应动作:举起手拍两下,放下手拍两下,手放右拍两下,手放左拍两下,手伸前拍两下,手伸后拍两下。这样,儿童很快学会“上、下、左、右、前、后”这些英语方向词。
二、全身反应游戏
全身反应游戏能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样也能让孩子们学习英语口语,因而广泛受到学前儿童的喜爱。笔者尝试了“Who starts first?”这样一种全身反应游戏。
该游戏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圆圈,然后带领他们边做动作边说出相应的英语表达。例如:拍着手说Clap,clap,clap,Iclapmyhands.Clap,clap,clap,Iclapmyhands….当所有孩子做出的动作与其英语表达节奏一致时,教师可变换动作——搓着双手说Rub,rub,rub,I rub my hands.Rub,rub,rub,I rub my hands….再摇摆着单(双)手说Wave,wave,wave,Iwavemyhand(s)….然后伸开双臂做好似鸟飞的动作说Fly,fly,fly,I fly high.Fly,fly,fly,I fly high….当孩子们学会游戏的各种动作之后,就让其中一名儿童进入圆圈中进行观察,让另一名儿童在尽量不让前者发现的情况下变换正在做的动作。这时其他儿童看到动作变了就应马上跟着变换,并同时说出相应的英语。一旦圈中的哪名儿童发现带头变换动作者,就与其交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此游戏所做的动作还可延伸到身体其他部位,如双手拍肩说Tap,tap,tap,I tap my shoulders….跺着脚说Stamp,stamp,stamp,Istamp myfoot/feet….做洗脸的动作说Wash,wash,wash,I wash my face….如果活动场所有限,也可在课堂座位上进行。该游戏较好地培养了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让儿童从语言理解和动作协调发展到语言自然运用,学会做到“言”“行”一致。
三、竞赛游戏
竞赛游戏有输赢之分,能培养学前儿童的竞赛意识,从小养成他们的良好心态。例如图片识别记忆竞赛游戏:
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然后向他们分别展示各种分类图片。比如水果类图片,可指着苹果图片说:Apple.This is an apple.然后指着梨子图片说:Pear.This is a pear.再指着香蕉图片说:Banana.This is a banana.让孩子们跟着重复说几遍之后就把这三张图片翻个面换换位,然后指着其中一张图片问:Is it an apple or a pear or a banana?让各小组猜图,凡猜对的小组可赢得一分。根据情况还可增加水果品种图片,如:orange,peach,mango等。此类游戏也可用动物类、文具类、交通工具类等图片。
猜谜也可用于竞赛游戏,例如:
It is like a stick,
A straight line down.
That’s very quick!
What number is it?(张秋丽、杨明光,2007)
教师边打谜语边用棍子做道具,先猜中的小组为胜者。
竞赛游戏种类繁多,如传话和宾果游戏(bingo)等,但开展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除上述小组对小组外,竞赛游戏还可分个人对个人、男孩对女孩等。
四、语音游戏
语音游戏是利用游戏形式训练孩子听音、辨音和拼音的综合能力。学前儿童处在学习语音的最佳时机,即“语音习得的临界期”(董宵云,2008),他们听觉灵敏,辨音能力强,语音学得快。因此,开展语音游戏可为他们以后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
在做语音游戏时,教师按单词音节展示,例如ta…ble,并发出音节/tei//bl/,然后问是什么单词,让学生按音节拼读出单词table。教师可根据单词发音分类让学生拼读。如:s…ay,r…ay,m…ay,d…ay,m…ake,r…ake,b…ake,l…ake(Blevins11)。教师也可说出单词,让学生听音辨音,说出该单词的首音或尾音。如:goat:问学生这个单词是什么音开头,让学生说出/g/。top:问学生是什么音结尾,让学生说出/p/(Blevins25)。语音游戏还可延伸到比较辨音,如lake,make,nake,让学生判断出三者不同的首音/l//m//n/或相同音/eik/。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语音内容加以删减或扩充。教师可说一句英语,把其中一个单词用音节说出,让孩子拼读出该单词。例如:The little girl danced out of/b//e//d/.Danced out of what?让学生拼读出bed。又说Isawabig,black/d//o//g/.What did I see?让学生拼读出dog。再说I put on my/r//e//d/dress.What colour was my dress?让学生拼读出red。最后说:Thelittleboywas/s//a//d/.Thelittleboy was what?让学生拼读出:sad(Blevins,1999)。语音游戏旨在鼓励儿童大胆开口发音,培养他们的语音意识。此语音游戏活动实践可以启发学前教师的语音训练意识。
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以游戏为主的双语启蒙教育。本文所述的儿歌游戏、全身反应游戏、竞赛游戏和语音游戏,不仅能锻炼儿童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还能培养学前儿童的语感,协调他们的言行,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加强他们的语音意识。需注意的是:不论何种游戏实践活动,教师都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注意所学语言的前后衔接、连贯,做到循序渐进,夯实孩子们双语能力发展的坚实基础。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1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30.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英教育测量学术交流中心.(2000).剑桥少儿英语预备级上册.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7.
董宵云.(2008).文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37.
唐燕群,胡芳.(2006.3).浅谈幼儿英语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桂林师范高等师范学校学报,107.
王斌华.(2003).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4.
张秋丽,杨明光.(2007).四季少儿英语:夏天的英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0.
Blevins,Wiley.(1999).Phonemic Awareness:Songs&Rhymes.New York:Scholastic.Inc.,17.
Husen,Torsten and T.Neville Postlethwalte.(1994).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Vol.1[M].2nd ed.England:Elsevier Science Ltd.,531.
Purnell.(1984). Purnell's Book of Nursery Rhymes.Northbrook,Illinois:PurnellPublishers Limited,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