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门诊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2013-08-15沈均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使用率类药物儿科

沈均兰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 毕节 551700)

由于特定的生理机制和发育情况的影响,儿童的免疫力普遍的低于成年人,导致大部分的儿科门诊人流量都比较大,在儿科门诊中运用最常见的药物是各种抗菌类药物。抗菌类药物使用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儿童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并且,不合理的药物使用还会导致很多的严重性问题。所以,医师在用药的时候要严格的根据病人的药理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误诊。由于目前抗菌类药物种类繁多,其使用情况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的使用。

1 抗菌药物及其分类

1.1 抗菌药物:抗菌药是指通过抑制或者杀灭某类细菌,来预防和治疗由某类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抑菌药只能抑制病原细菌的生长繁殖,但是不能杀灭病原细菌。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的喹诺酮类和抗生素。抗生素是各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增加自己的浓度,来吸取营养,从而抑制或者杀灭其他的病原生物细菌。

1.2 抗菌药物分类:抗菌药不是消炎药、感冒药,也不是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多越好,所以其使用标准要严格的根据适应症合理的掌握用药的时间和用药量。根据临床的分类,抗菌药大致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喹诺酮类等等。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老年人和儿童慎用、肝功能、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像儿科门诊应该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慎用克林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等药物。

2 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2.1 使用种类方面:儿科门诊的使用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因为这类药的毒性高低、抗菌谱广、出现的过敏反应比较少。其次是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因为青霉素类的药物价格相对低廉、抗菌力也强。用药频度最多的是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因为对儿童没有特殊的不良反应、对于很多由敏感细菌导致的口鼻呼吸道感染等有较明显和持久的疗效与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2.2 使用率方面:儿科门诊的抗菌类药物使用率基本合理,使用率大致在45%左右,符合国家卫生部门所要求的控制在50%以内。

2.3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及给药途径:一般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比较高,占用了抗菌药物处方的77%左右,其它情况属于联合用药[1]。这样尽量的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但是由于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单药物的使用如果达到了资料要求就该努力提倡。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在有关的用药方面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的儿科门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缺陷,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

3.1 抗菌药物使用意识存在偏差,应用起点高、盲目:目前研究表明,许多的家长盲目的使用级别高的抗菌类药物,这样增加了儿童感染上其他的病的风险。此外,80%以上的抗菌药物的处方完全是凭诊断医师的经验用药,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依据。

3.2 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量不合理:各类抗菌类的药物使用率呈明显拔高的趋势,大量和重复的使用抗菌类药物,容易造成层患者的菌群不平衡从而引发其他的细菌性疾病,并且会提高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有百害而无一利。要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和感染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细菌的培养、药物代谢和药敏试验合理的选择用药量和频度。

3.3 给药的方式不合理[2]:给药的方式有静脉注射、静滴、口服和肌注等。儿科门诊主要的给药方式以静脉输液为主,这与儿童特殊的生理机制有关,并且实行静脉给药药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药物的作用发挥迅速。其他的用药方式如静滴等适用于比较紧急的情况,但是危险性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对于一些轻度和中度的感染者,可以针对所感染的病原体选用口服的方式使用抗菌类药物。

3.4 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给药的频率高:由于大部分的儿童感染性疾病主要来自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3],并且大部分是来自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各种抗菌类和抗病毒类药物的用药指征和用药目的要明确。

4 改进建议

改进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和整体的工作,需要所有的相关人员和部门同步进行,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4.1 加强抗菌类药物疗效宣传:对于所出现的盲目追求高级别和最新抗菌类药物的情况,各儿科门诊的医师应该大力的宣传和普及各类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效果、用药指征和存在的风险,使得个患儿家长增强对药物的认识,从而购买和使用合理的药物种类。

4.2 护士给药培训:在给药方式方面、应该对所有的给药护士进行适当合理的培训,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适合患儿的给药方式和联合的用药情况,减轻可能产生的风险。使得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尽量达到科学、规范和合理。

5 结语

不恰当的使用个各种抗菌类的药物,情节轻微的会导致延误病情,严重的会危害患儿的生命。在儿科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出现问题的原因以相关的对策,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并做到经济有效,有关部门应该严格的按照当地的卫生标准和因地理情况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菌群的致病原理和病菌谱、细菌的药敏性实验,提高各类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合理性,加大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改善现今的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利用情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所有的有关技术和管理人员齐心协力,做好各个儿科门诊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使得每个地方的儿科门诊都严格的遵守国家有关的卫生和管理规定。提高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和科学性。

[1] 杨玉凤.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

[2] 李彦,吕丽娟,沈丹等.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 .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9(1):25

[3] 徐小芳,何艳斌.我院儿科门诊要用情况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2)

[4] 许恒忠,胡延水.我院儿科门诊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 .药物临床.2006(5)

猜你喜欢

使用率类药物儿科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