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9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药敏分析

2013-08-15翟丽芳王治恒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喹诺酮

翟丽芳 王治恒

(解放军25医院检验病理科 甘肃 酒泉 735000)

近年来,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患者对支原体感染缺乏正确的认识及多考虑到自己的隐私,自用药、乱用药等不正规治疗较为普遍,进而导致支原体耐药现象日趋严重,为临床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了解我院患者支原体耐药现状,我们对690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株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1902例标本均来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门诊、妇科就诊的有泌尿道感染症状的患者,这些患者主要来自酒泉市区、嘉峪关、玉门、金塔、瓜州等地,其年龄分布在18岁至67岁之间,中位年龄28岁。

1.2 标本采集:男患者用无菌棉拭子轻轻插入尿道口深约2-3c m,360°轻轻旋转1圈,停留片刻取出,女性患者用阴道内窥器扩张阴道后,先用棉拭子拭去宫颈口分泌物,再用另一支棉拭子插入宫颈口内深约1-2c m处轻轻旋转一圈,停留片刻取出,放入无菌试管立刻送检。

1.3 试剂和方法:采用珠海丽拓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药敏鉴定一体化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和结果判读。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支原体培养阳性结果:1902份检测标本,培养出支原体阳性690株,阳性率为36.28%,详见表1。

表1 1902例支原体阳性培养率(%)

表2 690例支原体阳性标本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n=690)

2.2 支原体药敏分布情况

a.690例支原体阳性标本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率详见表3

表3 690例支原体阳性标本对12种抗生素的药敏率(%)

b.不同支原体感染类型的药敏分布详见表4。

表4 不同支原体感染类型的药敏分析(n=690)

3 讨论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形态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1]。目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已发现有7种,其中以解脲和人型支原体最为常见,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致病菌,可引起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并可导致流产,在男性可引起前列腺炎或附睾炎[2],近年来,随着性病的流行,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支原体感染自用药、乱用药等不正规治疗较为普遍,导致支原体新的耐药株不断出现,而且不同地区耐药株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地区支原体的耐药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年3月以来1902例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支原体总阳性率为36.28%,其中Uu阳性占总阳性率69.42%,Mh阳性占总阳性率2.03%,Uu合并 Mh阳性占总阳性率28.55%,单纯Uu感染显著高于 Mh感染及Uu合并 Mh感染,这和国内其他地方相关报道基本一致[3、4、5],说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感染为主,单纯Mh感染少见。临床上主要应用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由上表-3可以看出,药敏敏感率大于50%的抗生素只有四种,依次为:美满霉素(65.8%)、强力霉素(64.8%)、克拉霉素(54.2%)、交沙霉素(50.9%),由此可以初步认为四环素类抗菌药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依旧是酒嘉地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四环素类药物中的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耐药已经相当严重,耐药率分别高达80.4%、71.0%。有研究发现Uu和 Mh携带有耐四环素基因tet M,因此导致Uu和 Mh对四环素耐药[6],Mh的23s-RNA区基因突变导致其对红霉素耐药[7];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光,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从本次研究可知,本地区的支原体已经对喹诺酮产生了严重的耐药,四种药物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7.2%、56.1%、61.2%、86.8%,其中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药敏中介率分别高达30.0%、33.2%、29.3%,说明喹诺酮类药物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抑菌效果,已不适合作为支原体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由上表-4可以得知,Uu合并 Mh感染耐药现状尤为严重,这可能与Uu和Mh具有不同的代谢机制及患者可能反复感染并长期滥用抗菌药所致。

综上所述,本地区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经验用药以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为首选,但有泌尿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做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当前减少新的支原体耐药株的产生和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1]孟科娅,何莉,陈渝宁,等.857株解脲脲原体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1):5051

[2]曾海露.1092例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174-1177

[3]舒向荣,湛学军,谢大泽,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其耐药性的实验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1):29~30

[4]邹翠文.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结果分析.中华中西医杂志,206,7:16

[5]许阳,骆丹,孙蔚斌,等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中喹诺酮类耐药株的筛选及其耐药基因的研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54(1):7

[6]陈东科,陈丽,胡云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趋势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29(2):170~172

[7]陈潋,程大林,王淑琴.849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1):127-130

猜你喜欢

泌尿生殖道喹诺酮
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泌尿男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思考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泌尿生殖系肿瘤诊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