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固达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08-15杨永胜孙兰英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3期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

杨永胜 孙兰英

1.解放军第44医院体检中心 贵州贵阳 550009 2.解放军第44医院高干病房 贵州贵阳 550009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当今全球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最具危害的慢性疾病,是引起老年人卧床率和伤残率增高的主要因素。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是口服钙剂、活性维生素D和抗骨吸收药物(如双磷酸盐或降钙素)。然而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定期取药不方便,或因为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需要服用许多其他药物,擅自停用或漏服双膦酸盐等情况,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不佳,抗骨质疏松疗效差,不能坚持治疗。密固达(唑来膦酸)是近年来在我国新上市第三代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物,其在体内脱落率少,具有强效的骨组织结合力和抗骨吸收作用,1年只需给药1次,方便患者用药。本研究拟探讨密固达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6例,其中女性29例,男性17例。年龄65-75岁,平均年龄71.6岁。入选者均符合WHO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至少有一部位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量峰值-2.5标准差或以上,并排除下列情况:①患有内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药物性骨量减少、营养缺乏性疾病(如维生素D缺乏症等)、慢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继发性骨质疏松;②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或精神病患者;③合并3个月内的新鲜骨折;④脊柱结核、肿瘤患者。

研究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及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钙尔奇D 600mg 1年。治疗组:在每天服用钙尔奇D 600mg的基础上,使用诺华公司生产的密固达(唑来膦酸)5mg注射剂静脉滴注1次。观察用药1年后骨质疏松症相关检验、检查指标,及时监测各种不良反应。

观察指标:共设置治疗前、治疗后1年两个观察时间点。骨密度检测:采用美国GE Lunar Prodigy Advance PA+300164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全部受试者腰椎前后位和单侧侧股骨颈BMD值。每日测量前用标准体模校正后进行,精确度误差1%,准确度>98%。骨代谢标志物的检测:治疗前后测血清骨钙素(BG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

统计方法:采用SPSS13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与治疗前后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入组与基线比较:本研究原有46例患者,治疗组入组22人,最终随访22人,随访率100%。对照组入组24人,最终随访20人,随访率83.3%,4人因出现骨质疏松临床症状而使用药物治疗。两组一般情况及基线指标的比较,性别、年龄、身高、身体质量指数等一般情况、腰椎和股骨颈部位BMD及血清BGP、TRACP-5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象基本情况构成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研究前两组人群一般情况比较()

表1研究前两组人群一般情况比较()

3.30 ±0.71 3.29 ±0.75 71.4 ±5.2 71.8 ±4.9男女比例 1:1.44 1:1.41身高(cm) 158.6 ±4.0 159.2 ±3.8身体质量指数 23.9 ±1.7 24.0 ±2.1腰椎 BMD(g/cm2) 0.879 ±0.091 0.881 ±0.084股骨颈 BMD(g/cm2) 0.843 ±0.098 0.841 ±0.094 BGP(ng/ml) 5.52 ±1.31 5.51 ±1.29 TRACP-5b(U/L)年龄(岁)

骨密度变化:两组治疗前腰椎和股骨颈部位BMD无明显差异,经治疗1年后,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 BMD升高了3.1%(P <0.05),股骨颈 BMD 升高了 2.6%(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腰椎BMD下降了2.1%(P<0.05),股骨颈BMD下降了2.4%(P <0.05)。见表2。

表2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g/m2,)

表2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g/m2,)

注:a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 <0.05。

治疗组(n=22)对照组(n=20)项目L2-4 Neck治疗前 0.879 ±0.091 0.843 ±0.098 0.881 ±0.084 0.841 ±L2-4 Neck 0.094治疗后 0.906 ±0.083a 0.865 ±0.103a 0.862 ±0.113a 0.820 ±0.111a

骨代谢标志物变化:治疗前两组血清BGP、TRACP-5b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治疗1年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BGP水平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TRACP-5b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 TRACP-5b水平明显升高(P <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骨代谢标志物比较

讨 论

唑来膦酸是一种经静脉注射的第三代双膦酸盐,其抗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理机制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及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它具有高度骨亲和力,静脉注射后大部分唑来膦酸盐与骨结合,然后药物缓慢释放入血,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1]。一个国际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2]:与安慰剂组患者比较,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3年时椎体骨折风险降低70%,髋部骨折风险降低41%,多发椎体骨折风险降低89%;与安慰剂组比较,腰椎BMD增加6.07%,股骨颈BMD增加5.06%。另一项同等效力研究表明[3],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髋部BMD在12、24、36个月时分别增加 2.6%、4.7%和 5.5%。国内赵方等研究发现[4],唑来膦酸注射无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还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均具有同样的效果,在治疗6个月内骨量增加不明显,到12个月时骨量增加较明显,腰椎骨密度提高约5%,有效率97%。

本临床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经唑来膦酸注射1年后,腰椎BMD升高了3.1%,股骨颈BMD升高了2.6%(P<0.05);而单纯口服钙尔奇D的患者腰椎和股骨颈BMD分别下降了2.1%和2.4%。血清中 TRACP-5b与 β-CTX均是一个较好的抗骨吸收的检测指标,有研究发现[5],唑来膦酸能明显降低老年性骨质疏松β-CTX水平,在本研究中治疗组TRACP-5b明显下降,对照组反而明显升高,这反映了唑来膦酸可显著的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降低骨转换。BGP是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的非胶原蛋白,不受骨吸收因素的影响,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血清中BGP水平均无明显降低,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反映了唑来膦酸对成骨细胞影响较少,这可能与唑来膦酸的药理作用主要以抑制骨吸收为主有关。

国外大样本研究表明,唑来膦酸注射容易出现短暂的不良反映,初次注射后有短暂的流感样症状,其中最常见症状发生率为发热15%、肌痛8%、头痛6%和关节痛5%。这些症状常发生在静脉输注后3d内,3d左右缓解,再次注射后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第一次减低。本研究中5例出现发热症状,发生率22.7%,最高体温39℃,服用解热镇痛剂后可消退。另有3例出现肌肉酸痛,发生率13.6%;2例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生率9%。这一结果与国内报道相似[6],但较国外报道高,可能与选择的样本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可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1年注射1次,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高,能有效地降低骨吸收,提高骨密度,但由于所观察的病例数与时间有限,长期随访研究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 张晓梅,刘忠厚.唑来膦酸盐与骨质疏松症[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11):857-867.

2 Black DM,Delmus PD,Eastell R,et al.Once-yearly zoledran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J].N Engl J Med,2007,356(18):1809-1822.

3 Lyles KW,Colon-Empetic CS,Mngaziner JS,et a1.Zoledronie acid and clinical fractures and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J].N Engl J Med,2007(357):1799-1809.

4 赵方,丛宝华,宋飞.密固达(zolesronic)治疗女性绝经后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0):915-916.

5 许翎,邓海鸥,智喜梅,等.唑来膦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9):1287-1289.

6 费琦,王炳强,唐海,等.密固达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3):68-70.

猜你喜欢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