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当中出现的原因和具体的管理控制办法

2013-08-15何淑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3期
关键词:病区神经内科病患

何淑梅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民医院 514299

病患在医院治疗期间出现了摔倒、错误用药、窒息、烫伤、迷失等等一系列和病患的安全相关因为不正常的护理而出现的意外情况,全部归类为护理的不良事件。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在医院各个科室当中发现不良护理事件的属内科最多,在我院当中,神经内科发生不良护理事件的频率是最高的。从2011年开始,我院开始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加强监督管理,希望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频率,加强病患的安全感,从而获得最好的效果[1]。具体内容如下。

一般资料:在本次的研究工作当中,选取的数据是我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神经护理,总共出现了护理不良情况的68起事故,当中内科有38起,神经内科13起,占总体比例的34.2%,心内科事件8起,占总体比例的21.1%,呼吸科5起,占总体比例的13.2%,消化科出现的事件5起,占总体比例的13.2%,其他的内科病区总共7起,占到了总体比例的18.4%,当中出现的主要情况就是没有准确的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工作、液体外渗、从床上摔下、摔倒、病患在医院当中走失等等。因为操作处理及时,所以没有出现家属的纠纷和投诉的情况。

出现的原因

年纪情况:神经内科的病患一般都有很严重的病症情况,而且一般患者的年纪都比较的大,像是脑出血、脑梗死的病患,一般都没有什么自理能力,而且在沟通上面也有一定的障碍;而脑萎缩、老年痴呆的病患基本上没有什么辨认得能力,很容易就会走丢[2]。

护理人员的情况:在医院方面,没有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造成护理人员同时要护理几个病人,工作任务非常的重,而且有些时候还要承担很多不是护理当中的工作,比如记账、送药领药、设备送修等等,造成护理人员的辨别能力减弱,无法及时的进行输液巡视的工作,也没有办法及时的照顾到病人的心理和健康教育,造成病患的家属信息匮乏,没能对护理的手段办法了解清楚,从而无法和护理人员进行配合的治疗照顾,就会出现液体外渗和管道滑出等等一系列护理不良的状况出现;护理经验薄弱的人员人数较多,没有做到新老搭配的模式,交流方式欠缺,没有办法做到与患者的家属有良好的交流,患者家属也就不明白事故的危险性;一些基本的护理工作没有贯彻实行,而是变成形式一般存在[3]。

沟通不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对患者没有充足的了解和交流沟通出现障碍,对一些有高危情况出现的病患没有前瞻性,患者入院之后没有进行仔细认真的评估工作。大多数的神经内科患者都有昏迷的情况,而且几乎没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肢体活动当中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皮肤的情况很差,护理人员没有对病患的家属有清楚的教导,造成保护性的措施有漏洞,比如各种用于警示的标志十分的不显眼,很容易使患者出现压疮、摔倒和从床上翻落下地的情况。

核心制度执行力度欠缺:比如说医生叮嘱的事情没有掌握清楚,或者直接弄错,造成执行的过程当中出现很多的错误情况;没有根据相关的规定佩戴腕带或者进行科室转换的时候没有更换相应的腕带;危险性极高的药物没有清楚明显的标志、存放的位置随意更换,造成用药出现错误;在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没有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杀菌消毒的操作,不按照程序一步一步的操作,使得静脉炎出现以及输液输血的情况出现。

危险性极高的阶段:比如说节假日和交接班的时间段,还有就是大夜班的阶段,这些时候尤其容易发生护理不良的情况。

管理与控制

出现事故及时上报:上报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加强对病区的监督。在发生了不良事件之后,该病区的护士长需要在48个小时之内就将详细的报告呈交上去,并且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原因分析讨论会,及时的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办法;上级接到报告之后组织各个病区的护士长进行讨论,并且把讨论的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发到每个病区当中,如果发现有人隐瞒,要予以通报批评,并且和绩效直接相关。

培训工作做到位:在新的护人员正式工作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工作,合格者才能够上岗工作。

仔细对待评估工作:对于刚刚入院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找出安全隐患的所在,在发现高危情况之后填写清楚表格,并呈交上去,然后通过护理部门的研究,制定出一条有效的护理办法,有异常状况的病患,要派专人进行严密的观察,交接班工作要做好,并且和患者家属做好各类危险性因素的沟通工作,让家属配合工作人员一同进行护理操作[4]。

防范严密:在显眼的地方放置警示标志,像是勤翻身、防摔倒等,在厕所和走廊当中也要安装保护患者的手扶设备。高危时间段,尽量的多安排几个工作人员,开展弹性当班的制度;一些危险性极高的药品要有显眼的标示,并且放在固定的地方,一旦有任何的改变要及时的通知患者家属,保证药品的服用安全。

讨 论

对高危病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护理的工作人员对护理的不良事件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一旦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大家要共同讨论,研究出解决办法,同时其他的病区要引以为戒,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出现。

对一些危险性很高的病区要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护理人员要有高危意识,从未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尤其是一些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更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减少护理风险的出现频率。

1 朱小芳.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26-38.

2 邓艳莉.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3(14):18-19.

3 李漓,刘雪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9(11):38-39.

4 焦艳东,颛莉莉.门诊注射室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防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0):49-50.

猜你喜欢

病区神经内科病患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