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胡桃夹现象的临床诊断及意义

2013-08-15陈小霞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3期
关键词:胡桃夹角肠系膜

陈小霞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527400

胡桃夹综合征(NCS)亦称胡桃夹现象,是儿童非肾性血尿常见的原因之一,为左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行程中,因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形成的夹角受到挤压,而产生的血尿、直立性蛋白尿和胁腹痛等一系列征候群[1]。临床上往往借助于超声来诊断,本文对36 例胡桃夹现象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声像图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彩超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收集2009 年7 月~2012 年7 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患儿36 例,其中男26 例,女10 例,年龄3 -14 岁,平均6.8 岁;患儿均体型较瘦,反复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20 例,精索静脉曲张6 例,直立性蛋白尿8 例,盆腔淤血综合征4 例,所有患儿均无高血压及肝肾功能异常。

方法:采用ALOKA5500 及ALOKA35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取患者仰卧位,经上腹部正中纵横切面扫查,测量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O)夹角,观察左肾静脉(LKV)在AAO 前方与SMA 之间及左侧的狭窄部和扩张部位内径,并行彩色多普勒观察其血流变化情况,测量并记录。

结 果

本组36 例患儿均见左肾静脉受压征象,SMA 几乎贴在AO的前壁上,使该段左肾静脉于此通过受压呈扁条状无回声暗区,前后径明显变小为0.10 ~0.24cm,平均0.12cm;左肾静脉扩张段直径范围为0.59 -1.22cm,平均0.72cm。左肾静脉纵切图像可见左肾静脉远端即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左侧的肾静脉明显扩张,位于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左,肾静脉明显变窄[2]。左肾静脉扩张处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右侧肾静脉,反流血液呈晴红色,受压段狭窄处其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血流频谱包络不整。

讨 论

胡桃夹综合征好发于青春期至40 岁左右的男性,儿童发病分布在4 -7 岁,多发年龄见于13 -16 岁,正常情况下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为45° -60°,此间充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和腹膜等组织,使行经其间的左肾静脉不致受压,但某些情况因上述结构发育不完全,直立时常引起左肾静脉受压变窄,使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肾充血,出现血尿[3]。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诊断本病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十二指肠瘀积症,女性月经不调等,并及时作出诊断,以免延误治疗。一般认为本病预后较好,无需特殊治疗,随年龄增长,身体发育的成熟,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脂肪组织及结缔组织充填,使其夹角变大,左肾静脉受压逐渐解除及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血尿、蛋白尿逐渐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实时显示LRV 及其走行,并能实时显示LRV 扩张程度及其血流动态变化,是诊断胡桃夹现象的直接、简便、有效的方法。超声诊断要点:在左肾静脉扩张部位内径比狭窄部位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0.2cm 后左肾静脉受压明显。左肾静脉扩张部位内径比狭窄处部位内径宽4 倍以上,诊断更可靠。

颜祥卿等先用二维超声找到腹主动脉(AO)和肠系膜上动脉(SMA)分支时所形成的夹角及横跨其的左肾静脉(LRV),估测其夹角及左肾静脉扩张段和狭窄段的内径。结果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9°可作为诊断参考,左肾静脉内径扩张段/狭窄段>2 -3 有诊断学意义,说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较客观地体现此三只血管的解剖关系及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指数,应作为诊断此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检查方法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强,结合体位改变动态观察肠系膜上动脉、左肾静脉及腹主动脉三者间关系,依据血流动力学改变,更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因而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的血尿、蛋白尿患者应考虑到本病,而超声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1 杨红,康瑾,王丹.胡桃夹现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6):457 -458.

2 刘娟,吴凤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胡桃夹综合征的价值[J].医学信息,2011,24(8):4939 -4941.

3 董淑兰,华青,董争呜.胡桃夹现象的诊断标准及随访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1996,14(1):43.

猜你喜欢

胡桃夹角肠系膜
探究钟表上的夹角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五大场景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胡桃夹子
直线转角塔L形绝缘子串夹角取值分析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