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Pinterest引发的对图片门户网站的思考
2013-08-15刘颖
刘 颖
(新华通讯社技术局,北京,100803)
随着技术的革新,软硬件设备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经历了三次创新的高潮。从1996年雅虎的IPO迎来第一次创新的高潮,满足了互联网的最初诉求,由专业人士创造内容,这是门户网站时代。第二次的创新高潮与互联网上充斥的海量信息密切相关。Google界面简单,搜索快速,可以帮助人们定向筛选内容,按需获取资料。2004年Google的IPO代表了搜索引擎时代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信息开始爆炸式发展,互联网上一天产生的信息多到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完全消化吸收,于是个性化的筛选需求越来越强烈。基于facebook的利用用户的线下关系,建立线上分享机制的社会化网络引爆网民的兴趣点,开启了社交网络的新纪元。互联网下一个创新的高潮在哪?数据研究与营销服务机构艾媒咨询今日发布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2Q2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达到2.90亿人,环比增长15.1%。每个智能手机都是一个高像素的照相机,真正的“读图时代”来了!
1 “读图时代”的Pinterest
所谓的 “读图时代”(PhotoReading Time) ,即通过信息图表浓缩数据精华,用最精炼的语言诉说理念,用最优雅的图形阐释数据的图片阅读时代。
随着互联网内容的丰富,人们的阅读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的互联网用户是三不人群 -“不看、不读、不写”,上网的概念正在被 “浏览” 一词占去大部分时间。人们越来越没有耐性来心平气和的进行 “深阅读” ,甚至连 “浅阅读” 都是浅尝辄止,兴趣殆尽。相比于文字,图片有其天然的优势:可以最为便捷的感知事物和阐释显示的方式展现内容。那些一看到文字就厌倦的人,需要不断由图片来刺激眼球,激发和触动麻木的神经。这些人或许将在“读图时代” 获得救赎。
无可否认,图片正在成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越来越重要的内容和应用,2011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的手机拍照图片已经达到2280亿张。在苹果的AppStore的“摄影”分类中,已有6000多个应用程序,摄影增强或图片编辑功能层出不穷,与主流社交网络平台的账号直接登录和一键分享,成了图片应用获取用户的关键。另据调查,在2010年底,Facebook里的图片数量有600亿张,而到了2011年的夏天,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000亿。平均日上传超过3亿。在国内,QQ相册图片总量已超过1500亿张,日上传峰值突破3.6亿张,可以说图片是社交网站最核心的提样和功能之一。
有研究表明,人们获取的信息中有60-70%通过图片。总所周知,门户网站拓展了存在空间,垂直网站深化了信息空间,社交网站丰富了沟通空间,搜索引擎优化了知识空间,电商网站拓展了商业空间——而所有的空间中,都有一张张的图片等待着被阅读、分享和消费 。这也正是今年图片蕴藏着的潜力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大方异彩的原因。
2 Pinterest的特点
Pinterest是一个号称“个人版猎酷工具”的美国热门图片分享网站。其设计理念来自Pin(图钉)+Interest(兴趣),可以让用户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钉”在钉板上(PinBoard),其页面底端自动加载无需翻页功能,让用户不断发现新图片,为用户提供了网上浏览、在线收藏和即时分享等一系列服务。
Pinterest为什么这么火?
纽约时报作者 Carina Chocano 认为,像 Pinterest 和Tumblr 这类基于视觉分享的 SNS 会对激发用户一种对漂亮图片原始的欲求,从而上瘾,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了这个观点。
Chocano 在 20 多岁的时候家庭破裂,或许是孤僻的性格和感伤的心境使他对图文并茂的杂志逐渐产生了兴趣,他在机场曾读过一本家居设计杂志 Elle Decor,顿时有种身临“纳尼亚”的感觉。此后 Chocano 开始收集各种室内设计杂志,这种习惯也培养了他对视觉体验的极致追求——每次搬家,Chocano都尽可能复制原住所的风格。
后来,Chocano 的一位朋友需要装修新房,便找他借这些杂志。尽管 Chocano 非常不情愿,但还是勉为其难,但要求朋友除了对杂志进行拍照不能做别的手脚。然而,归还的时候,Chocano 发现有几页已经被撕掉了,他出离愤怒,最终和那位朋友疏远了。
不过这件“小事”引发了 Chocano 的思考,他认为如果当时出现 Pinterest 这种尴尬的局面就可以避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原始的“猎酷”、“收藏”欲,这就好比总有些人喜欢在图书馆里偷偷撕下喜欢的杂志图片。
Chocano 认为杂志虽美,但是由于时空上的局限、严谨而线性的结构使它无法像注重意识流图片博客那样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Chocano 一度以为只有自己痴迷图片,但他发现他认识的每个人几乎都花费大量时间在网上查看图片博客,以此进行逃避、解压、冷静和调节。而这些网站给人创造了远离尘世喧嚣的另一个世界,美丽新奇而引人入胜。
参与门槛低
这个工具做的事情非常简单:收藏图片。你可以选择性的为图片进行分类、下注解,以图片为主的视觉享受远超过文字的阅读。
Pinterest上面最棒的是你随便输入一个单词就可以找到一堆漂亮的照片,更棒的是你可以找几张特别好看关注的Repin(转贴到自己的收藏),或是看看到底是哪个高手收藏了这些照片,接下来就去追踪这位高手,一个社群就这么自然而然的诞生了。
同样的事情,在 Google Image Search 或是 Flickr 上我们也可以做,但很不一样的是:Google Image Search 上没有社群,而且搜索结果是无差异化的,那是全世界的图片,而不是某些人挑选过的。
Flickr 上通常是大家的照片、摄影作品,自己上传到Flickr 上,但 Pinterest 是社群、人们主动收藏的,前者的参与门槛高、后者则低,相对产量上会多出许多。
基于兴趣图谱的关系更具有用户粘度
以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模式,实现的是一种以人际关系为导向的浅交流,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干扰度较大。Pinterest则是基于个人兴趣图谱展开的社交网络模式,用户在社区中发现感兴趣的图进而发现感兴趣的人,相互建立联系。 它提供了一种模式,让用户积极去贡献有质量的内容,这种模式刚好在用户开始对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模式感到疲乏和厌倦的时机应运而生,Pinterest甚至成为了迄今为止用户数增长最快的网站。与Facebook和Twitter的模式相比,Pinterest的模式更具用户粘度。因为用户是基于内心共同兴趣,更容易在交流中寻求到共鸣,去建立‘志同道合’的社交关系,而这与基于同学、同事、朋友的社交网络是截然不同,是更具持久性的。
瀑布流展示形式使信息获取更加随意
在网络上我们常常会有这三种行为:第一种是有目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做什么事;例如想听最炫民族风,搜索引擎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第二种是泛目的的,知道要做什么,但是不是很明确;例如就想听音乐,具体什么歌,不知道;音乐电台的随便听听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第三种是完全没有目的的,随便看看,看到哪是哪。
Pinterest打破了以往信息的获取模式,如列表或者田字格,人的视觉需要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的逐块浏览——全部都看,然后大脑再筛选过滤——这更适合有目的性完整性的信息获取,例如搜索结果;瀑布流的模式用户可以随意的、蜻蜓点水式的信息获取,更适合在大量信息中漫无目的的随意获取;相对来说用户获取信息的感觉上会更轻松,只要感觉好看就可以停留下来(获取);更棒的是,Pinterest 有很棒的瀑布流布局,瀑布流布局就像是一道瀑布,让所有的图片排排站之后倾洩而下,你除了可以看到满满的图片之外,还有卷不完的网页,你不需要再点选下一页,就可以无尽的看到更多的图片。这种展示方式更加适合呈现大量的毫无关联的图片。
Pinterest眼动研究情况
据mashable报道,EyeTrackShop是一家提供眼动研究的公司,近期其使用摄像头,以10秒为间隔追踪用户眼动情况,共调查了600位用户在浏览Pinterest页面时的眼动情况,调查结果发现用户在浏览Pinterest时,其眼动情况与其他社交网站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有趣的发现,在Pinterest上:
网页上部和中间拥有最高关注度:从热点图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位于上部和中间的图片获得最高的关注度。用户打开网页的第一眼,最先关注的是最中间的图片。
先看图片再看信息:在Facebook上,用户的照片和个人信息属于浏览者重点关注的区域,而在Pinterest上,用户很少关注信息,大部分时间都在浏览图片。这点开发者需要加以注意。
Devops模式在Pinterest爆炸式增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DevOps指的是什么?传统的工作流程中,开发和运维之间存在很多的沟通错位而造成部署上的问题,由此,DevOps理念应运而生。DevOps是“开发”和“运维”的结合体,它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 它的出现是由于软件行业日益清晰地认识到:为了按时交付软件产品和服务,开发和运维工作必须紧密合作。
DevOps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更快速、更高效的交付所需的软件功能。更快的对软件进行更新并进行必要的修改,从而改善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下面来听听Pinterest的运营工程师Ryan Park为我们总结的经验之谈:
1)采用自动化
Ryan Park表示,你需要仔细对比现有的自动化工具,然后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进行使用。Pinterest使用的是Puppet配置管理工具,它可以将启动新服务器的流程自动化,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自动配置正确的参数。
Park表示,“在以前,需要人工去配置很多集成服务的参数。参数跟踪、检查每台服务器做了哪些事情、增添新用户的数据,这些都需要人工去操作。人工操作不但让工作人员苦不堪言,而且可靠性不强,一般100台服务器只有91台服务器可以正常运行,而自动话工具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创建单一可信来源
虽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轻而易举之事,但是通过使用Puppet或者Chef的控制面板,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哪些系统是在本地的服务器上运行、哪些又是在亚马逊的EC2的云服务上运行。
Park表示:“养成搭建可信来源的习惯非常重要,系统需要知道所有服务器的名称,并了解哪些服务器正在进行分布式缓冲、哪些在运行其他的服务。但是,要将所有重要的信息集中起来,你还得输入必要的数据才行。
3)尽量避免文化冲突。
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内容大相径庭,主要是因为他们要达成的工作目标经常发生冲突。一方面开发人员希望尽快部署产品,而另一方面运维人员需要确保正在运行的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两个团队通过沟通使目标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将对业务非常有帮助。
3 Pinterest对图片门户网站的启迪
大型媒体机构在互联网的每次创新高潮中都是其中的弄潮儿,在建立了提供站内企业级搜索的门户网站之后,顺应这次“读图时代”的到来,即将建设图片门户网站。建设的目标为建成覆盖全球、现代高效、国际一流的多语种全天候采、编、发、售网络平台,全面适应各类图片信息市场需求,成为全球资源量最大、技术平台最先进、用户覆盖面最广的图片库之一。此外,中国全球图片总汇应为图片公司经营和销售提供便捷的技术手段,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拓展新的营销渠道和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传统供稿模式和方式的基础上,拓展新媒体供稿等新的渠道和发展空间,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站点需要网罗人气,使其成为专业摄影记者、摄影爱好者、各类图片使用者和摄影器材经销商等群体有粘性、有依赖的图片网站。同时需要面向更多用户群和终端,吸引人气、营销品牌。
首先,可以参考Pinterest的展示形式,在图片门户网站原有的列表或者田字格展示形式基础上增添瀑布流的展示方式,并支持不用点击下一页就可以不断向下卷的图片浏览方式。
根据对Pinterest的眼动研究结果:位于上部和中间的图片获得最高的关注度、先看图片再看信息,因此,页面的设计上尽量尽量简洁,并将上部和中间的位置空出来给图片作品以吸引更多的眼球。
增强用户的粘性,借势而为。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空间等行为并不算创新,但是却通过更多的渠道让网站图片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利用它们相对成熟的用户关系,可以让最开始使用网站的那批用户不会孤独,可以导入更多的相关好友来烘托社区氛围。并且通过以上社会化媒体的传播通道,也可以以最短的速度在人群中扩散,而不必为此耗费庞大的推广费用。
增强用户的粘性带来的好处还有可以为图片增加相应的标签。由于人们知识水平的不同,认知的不同,给图片的标签也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考虑在编辑添加的富标签基础上,引导用户增添标签。例如:用户照了一张哈士奇的照片,只给了“狗”的标签,其他用户可以为其添加上“动物”,再由于图片的直观性,也可能会有外国友人为该照片添加上“dog”、“animal”的标签,如果最后这张照片很幸运的被编辑记者选中可以根据富标签体系直接利用用户提供的合法标签,为其节省很多标引工作的负担。当然,用户的标签应该完全与标准的富标签系统分开,只是对富标签的一种补充,方便其他用户发现其所要寻找的内容。
增强粘性会带来大量用户上传到网站的海量图片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的问题,而高端存储是很昂贵的。怎么避免这个问题,Pinterest也给出了答案,引入DevOps模式,通过使用Puppet或者Chef的控制面板,将那些由专业人士拍摄的摄影作品与普通自注册用户拍摄的图片分开存放。专业人士拍摄的摄影作品存放在本地的高端存储上,保证存储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将那些普通用户随手拍下来的图片放到相对便宜的企业级云存储上。即可吸引足够的用户,保证用户粘性也不用占用自有存储空间。
Pinterest的发展和遇到的问题可以为图片门户网站带来很多启迪,但最终,还要结合中国网民以及国内网络存储状况有选择的进行实现,合理利用好其中的优势,摒弃其劣势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图片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