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2013-08-15刘永浩

电子测试 2013年18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网络化阶段

刘永浩

(西安工业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32)

0 引言

体育是通过身体的活动以达到强身健体作用的体育形式。而体育行业的发展已经随着各国间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而成为了一种衡量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志,同时也成为各国家间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动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并且,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体育的概念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体育对于国家乃至人民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各国交流的重要文化之一,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而实现网络化的体育系统也是时代和体育事业进步的需要。

1 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很多个阶段,而这些阶段的每一次过渡都代表着体育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具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后。

1.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第一个阶段,体育事业得到重视,时间是1949年到1954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第二个阶段,体育事业得到政策的保证,时间是1954年到1966年,体育方针政策的出台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证;第三个阶段,体育事业出现了发展停滞,时间是1966年到1977年之间,原因是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出现发展停滞。

1.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体育事业再次得到重视,时间是1978年到1984年,标志是国际奥委会恢复了我国在奥委会中的位置;第二个阶段是体育事业的体制改革阶段,在1984年到1994年,因为汉城奥运会的失利使我国认识到了体育体制的不足,进行了体育体制的改革;第三个阶段,也就是1994年到今天,是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体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前,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隐藏阶段就是体育系统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表明体育事业已经进入到了系统化的阶段。体育系统将体育事业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完善,使体育体系得到了强大的巩固和多元化形式的健全。而体育系统最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的特点,它是为我国的所有体育形式服务的,是促进全民体育运动的重要开放平台。而这个过程虽然已经随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处于相对发展迅速的阶段,但这个发展具有局限性,不能够体现出体育系统所具有的开放性。网络化从1994年进入到我国,再到现在的广泛普及,其开放性的特点与体育系统所具备的开放性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网络化所具备的开放性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为体育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一缕春光。随着网络化的普及,体育系统进入到了网络化的初步构建阶段。这个阶段充满着网络化体育系统发展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存在着构建范围的局限性和不完善等特点,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解决。

2 网络化体育系统发展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

2.1 党和政府的重视

党和政府是站在经济发展的前沿,他们对于国家发展的迈向和经济发展的走势都能够进行宏观的把握,而这个宏观的把握中就包含着信息化的建设。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具有经济的前瞻性,他提出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这一重要理念,信息资源的建设在现在就成为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而在1997年,国家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更加细致和明确的指导方针的制定:“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这一指导方针的出台,则代表着国家信息化建设意识的形成,而国家政务信息化形式的形成则更加的代表了党和政府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正是基于党和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可以看见体育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体育系统进行网络化构建的前提保证。

2.2 政府的上网工程进一步的推动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

在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政府的上网工程,而这一个工程的推动是信息化建设更深入的发展。若果将信息化建设进行狭义的理解,只是实现办公方式的信息化,而不是实现网络化的建设,其信息化建设仍旧局限在办公和小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上。而网络化的建设则是打破可信息化建设的局限,实现社会区域范围以致国际区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信息的互联互通。网络化建设才是信息开放性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政府的这一工程的推动,带动了我国的网络化建设,促进和推动了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使网络化建设的网站、网页能够实现体育信息的资源共享,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更广泛的体育信息资源,优化体育资源的配置,使体育信息传递和接收变得更加的快速、便捷、广泛深入以及获取方式的低成本等。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化的体育系统不仅仅是资源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获取信息的接收者,这是基于网络化的双向性特点而来的。它不但将体育系统的开放性进行了扩展和深入,还为体育系统获得了资源信息获取渠道,使体育系统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实现了其开放性的特点。

2.3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网络化体育系统构建的基础保障

互联网在我国应用的时间非常短,但其发展的速度却是惊人的,而这个快速发展的速度代表着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是非常大且是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面对于互联网发展所具备的优势,以及时代发展的趋势,将体育系统的平台在互联网中进行应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且随着互联网快速的发展,相继的现代信息技术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上,这也为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的保障。

3 网络化体育系统构建的现状

3.1 网络化体育系统的目标群不明确

在进行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时,应该根据目标群的不同进行相适应的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体育根据其服务人群的不同可以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等。所以要进行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就应该明确这个网络化的体育系统应该服务于哪一个目标群,还是全部都是目标群。而在实际的网络化体育的构建当中,根本就没有将目标群进行分类,使信息的传达流程并不明确,是网络化体育系统的应用得到不应有的效果。

3.2 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缺乏调查

在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中普遍存在着缺乏调查的问题。在进行网络化的体育系统构建前,需要进行一些调查,像之前所说的目标群调查、体育系统要实现的作用的调查、体育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的调查以及信息资源的来源可靠性调查和体育政策法规等等的调查。这些都是在进行网络化体育系统构建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而在实际的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中,常常是以其他网站和常见网站作为模板,或是找专门的网站设计公司进行设计,使网络化的体育系统摆设作用多过于使用价值。

3.3 网络化体育系统构建的目标和目的不明确

可以知道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是基于现实和实际的体育系统和体育应用而来的,它是服务于物质形式存在的体育而进行的网络上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但在实际中,网络化体育系统与实际的体育情况存在严重的脱节,使网络化的体育系统与实际体育成为两个独立的体系。因此,可以知道目前的网络化体育系统构建存在着构建目标和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3.4 网络化体育系统构建的框架不合理

体育根据其服务人群不同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等;而根据体育的文化可以分为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以及体育科学等;根据活动形式可以分为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其次还有体育设施以及体育组织的分类等。而在网络化体育系统中,应该根据其服务对象、目标人群以及自身优势等特点进行框架的合理构建。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模式都属于模仿的形式,使其自身的特点无法展现,而没用的功能和无法实现的功能形成了摆设,使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存在框架构建不合理的问题。

3.5 各个网络化体育系统仍存在着局限性

我国的网络化体育系统仍存在着局限性。当然,这不只是针对于网络化的体育系统,其他的一些网络化系统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就是各个体育系统都具有着独立性和无关联性,使网络化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特性不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而且在体育资源配置上也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使网络化体育系统的理想目标无法得到实现。

3.6 网络化体育系统的管理不到位,信息更新不及时

尽管有些网络化的体育系统已经构建并进行了应用,但其管理却实现的并不到位。甚至有些网站的信息还停留在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前,使网络化体育系统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摆设,毫无用处。

4 网络化体育系统的完善

4.1 加强网络化体育系统构建的调查研究

这是基于应用中的网络化体育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而这个调查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网络化体育系统构建前,也应该体现和应用在网络化体育系统信息获取和管理当中,以保证网络化的体育系统能够实现体育信息资源的实时更新,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传递的高效性、获取准确性等。

4.2 合理构建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框架,增强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

目前常见的网络化系统构建方式都是由专业的网站设计公司来完成的,所以网站的应用与实际所需要的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与网站设计公司进行良好的沟通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专业计算机人员加入到网络化体育系统管理中来实现。而且专业化的计算机人员的加入不但可以构建网络化的体育系统,还可以在后期进行系统的维护,以及进行平时的操作。且其他非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提升。

4.3 增强对网络化体育系统的管理

构建完网络化的体育系统后还需要对体育系统进行管理,这个管理工作需要得到重视,需要丰富管理层次和管理分工,将每个系统实现功能以及信息的发布以及资源的调配等都进行合理的分工,使网络化体育系统的管理无死角,使网络化体育系统能够实现其真正的作用。

5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网络化体育系统的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加大力度来进一步的帮助其完善,以实现网络化体育系统的理想目标和效用。

[1]张小航;皮划艇(静水)主要关节肌肉及力量练习手段多媒体软件的研制与评价[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2]王灿;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叶峰;多媒体CAI课件对学生体育情境兴趣影响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网络化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