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和处理

2013-08-15金广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头位胎头难产

金广艳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 130031)

头位难产是指非枕前位之胎头,因在盆腔内回转受阻,成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或因胎头俯屈不良,胎头呈不同程度的仰伸,遂成面先露、额先露、顶先露等。此类因胎头之最大径线与骨产道诸径线不尽相适应,导致难产。头位难产约占总难产发生率的65%[1],为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和母婴的安全,应及时识别与正确处理头位难产。下面,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诊治的共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相关资料与临床表现,总结有价值的经验,从源头上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1.相关资料与评分标准

(1)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共有476例位产妇住院分娩,其中有58例产妇发生头位难产,约占分娩总数的12.18%。头位难产产妇的年龄在21~38岁之间,孕周在37~42周之间,其中有24例经产妇,34例初产妇,产道异常15例(其中骨盆狭窄11例,骨盆畸形2例,盆腔包块2例),占25.86%,产力异常32例(其中原发性宫缩乏力17例,继发性宫缩乏力16例),占55.17%,胎儿异常11例(其中胎头位置异常4例,相对头盆不称4例,潜伏期延长2例),占18.97%。

(2)Apgar评分即阿氏评分、新生儿评分:指在孩子出生后立即检查他身体状况的标准评估方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皮肤的颜色、脉搏的速度与强度、呼吸均匀与否、肌肉张力及运动强度、反射反应等五项体征来评分。大多数正常新生儿评分为7-10分之间,患有轻度窒息的新生儿为4-7分,患有重度窒息的新生儿为4分以下。

结 果

1.处理方法:头位难产产妇共58例,其中38例(65.52%)通过剖宫产进行分娩,另有20例(34.48%)通过阴道助产分娩,其中32例为宫缩乏力,5例为产钳术,11例为胎吸术,10例为自然分娩。

2.对母婴的影响经过Apgar评分,其中有41位新生儿评分大于或等于8分,4~7分者15位,1~3分者2位。新生儿及产妇均安全,无死亡情况发生。在38例剖宫产产妇中,共4例发生子宫迟缓性出血,出血量超过了800ml,其中1例采取子宫次全切除术;在阴道助产分娩的20例中,有5例并发会阴切口延伸;有1例子宫迟缓性出血,并伴有500ml的出血,经过加强宫缩治疗后好转;有2例在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经及时发现及治疗后,新生儿一切状况良好。

讨 论

1.头位难产的早期临床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产程延长。潜伏期延长表现为产妇体力出现严重透支、衰竭,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致使宫颈扩张不足,导致胎儿内旋转与抬头下降困难从而造成第一产程延长或停滞。因产力严重不足,这使得胎头下降和内旋转困难增加,产生了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滞不前,严重者甚至发生难产。胎头延缓下降或停滞现象是头位难产的晚期临床表现,会在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中出现。胎膜在临产前破裂,称胎膜早破。胎膜早破一般是因为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如臀位、横位)而导致胎头入盆困难,使得胎头与骨盆入口之间无法自然适应,产生了较大的空隙,导致羊水自此流入前羊水囊,而当宫缩时因压力加大导致胎膜破裂,所以难产的先兆是胎膜早破。掌握、了解并识别头位难产的临床特点,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将降低围生期对母儿的危害[2]。

2.头位难产的处理方法,在于能够及时查清引起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骨盆明显狭窄、头盆不称、畸形及巨大儿的情况,结束分娩以剖宫产术最为适合,本次分析中就有20例行剖宫产术是以上的原因而致。产程中对于确认的严重异常头位(如胎头前不均倾势、胎头高直后位等)情况,应立即剖宫产,本次分析中就有18例。对于轻度头盆不称和头位异常,可以进行试产,但是要准备充足,如镇静剂的注射、人工破膜的准备、促进宫缩使用静脉滴注缩宫素、异常头位使用徒手进行旋转,试产过程中,可使产力增强,摆正了头部位置,部分能转为顺产,本次分析中就有20例经以上处理后最终顺产,但是在试产时要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要确保各产程中不可超过最大的时间,能及时使用剖宫产术使分娩结束,以免引起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在通过试产后,若有先露位于棘下3cm或更低而致使不能自行分娩的情况时,用产钳术或胎吸助产术而使分娩提前结束。对于宫缩无力的产妇,需要增加产妇的能量摄入,降低宫颈的阻力,让产妇适时适当休息以及及时给予催产素等等[3-4]。另外,助产人员的熟练方法和手术技能,可有效处理头位难产,避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3.头位难产的预防,其预防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1)怀孕期间要定时做产检,以便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尽量避免难产的发生。

(2)分娩过程中,助产人员一定要开导产妇,帮助产妇减少恐慌等心理压力,产妇的饮食不但需要医务人员的全程指导,还需要医务人员对产妇的表现进行仔细的观察,如难产信号的发生,要早发现,早处理,以保证产妇能顺利进行分娩,减少剖宫产、围生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1 张晓云.母体骨盆出口径线参数预测头位难产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2(11):157.

2 仝梅花.正确处理头位难产在产科临床的意义[J].中外医疗,2011(22):223-225.

3 曹玉莲,饶惠玲.头位分娩评分预防梗阻性难产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02):175-178.

4 王守玉,宋芬.临产后骨盆出口径线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04):97-99.

猜你喜欢

头位胎头难产
母牛难产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头位难产产妇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